不肖。则报部之册即其作弊之薮。未见其果能杜也。且耗羡归公。
于今有年矣。报部核销。于今亦有年矣。则某省之耗羡仅足敷用。某省有余。某省不足。户部亦知之详矣。其仅敷与不足者。虽欲侵用而末由。所可作弊者。在有余之省分耳。今若将有余之省核敷用之数。其所余者减轻耗额。以予百姓。使百姓受轻赋之益。而督抚又无侵用之由。其法乃益尽善。并可不烦户部之查核。而所谓耗成正项之流弊。亦可以永杜也。故臣之愚意以为耗羡有所不可已。归公之法有所不可变。但当思其流弊而预为之防。伏愿 皇上核耗额之昔多今少。知其无不便于民。官吏之昔贪今廉。知其必有益于 国。而后查耗羡之有余者轻减之。使百姓益沐 皇仁。而官吏无由侵蚀。复年终奏闻之旧例。无使渎报于前。苛驳于后。以杜耗成正项耗外加耗之弊。则百姓长受耗羡归公之利。而不滋其害。不惟敷政宁人之切务。亦继志述事之大端也。
耗羡请仍归公疏乾隆十一年
御史赵青藜
臣查耗羡一项。行之自昔。未尝无其实。沿之至今。正不必辞其名。 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余年。民人乐业。上下相安。乃当日所为耗羡者。官吏不以显白于朝廷。而朝廷亦不以苛核官吏。第不令贪夫分外诛求。即民情帖然允协。间有一介不苟之士。矫矫然并此不取。此康熙年间无耗羡有清官之说所由来。但利之所在。其弊滋多。诚如 圣明洞鉴。所云上司苛索。京官勒助。因而借名乐输。按亩科派者。往往而有。我 世宗宪皇帝悉知其弊。举耗羡一项。轻其额而归之公。俾有司不得滥取以病民。上官不得苛求以病吏。养廉有赀。公费有赀。条分缕析。光明正大。固补救之权宜。实弛张之善道也。我 皇上恐或不便于官民。是用畴咨博采。期折衷于至当。所以殷殷致询者。必有不欲终安于归公者也。耗羡不归公。则归之民与归之官二说而已。为归民之说者。于义甚正。于利甚溥。而于时则有所未暇。于势则有所难行。 国家之经费有常。各官之养廉安给。臣愿 皇上时存此意。以徐俟之豫大丰享之后。无遽责成效于目前也。为归官之说者。谓以公济公。使上之人多此一布置。何如以私还私。使官吏自为之通融。此亦足动 明主之听矣。然臣不知其所通融者。将仍旧额而操之自督抚乎。果尔。则取之民者如故也。与归公何异。岂归公为加赋。而此遂不为加赋乎。其不可一也。则且泯其额以听之征收之县令乎。泯其额诚不为加赋。而听之州县。其果以何为贪。以何为廉。将必有肆无厌之求以剥吾民者。其不可二也。且归之州县。即为州县之私橐。遇有地方公务。必且按亩科派。封疆大吏亦心知其不合而徐原之。甚至上下相蒙。莫能究诘。其不可三也。且议归州县。则必议复上司之规礼。复上司之规礼。而一取一与。即为逢迎瞻之媒。彼藉端以苛索者。更无论矣。其不可四也。臣查耗羡视正税为等差。今使各州县私其耗羡。则正额多者俯仰有余。正额少者且展转维艰。同一牧民。而相悬不啻霄壤。政之不平。莫甚于此。其不可五也。然则归民则格于时势。归官则有不可者五。故臣愚以为照旧归公便。如以办公不足。至动正帑。断以损益之义。臣固知我 皇上之必不少为靳惜也。近者江省连歉。蠲赈并施。故公项微有不足。臣计歉后必获丰登。正供充盈。耗羡随裕。核筭藩库果有赢余。请照雍正十一年河南山东二省。量免正税。拨补还项。则上无亏于 国计。下有裨于民生矣。至官吏养廉。在始定诸臣。过于矜慎。诚有不敷。请仿汉制赐金以劝循良。则鼓舞其志气。而且优恤其私计。此所谓裒多益寡。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者也。外此而创劝输之说。立议叙之条。取富民以养穷民。意非不善。正恐挟余赀者得议叙。而一旦与 朝命同其荣。将益以动其相耀之心。倍珍其居奇之术。缓急不以相济。有无不以相通。乡里乏推让之风。宗族无亲睦之谊。又其甚者。父子异居。兄弟阋墙。虽以骨肉至戚。临势利而辄变。实积为风俗人心之隐忧。臣尤愿 皇上慎之。无轻议变更也。议者或谓此项不除。积久之后。必视为正税。而耗羡外又另生耗羡。然臣谓既存其耗羡之名。自不得求多于正额之外。岂画一之规模。反得以肆其巧。而无艺之征敛。竟莫以售其奸。此尤不待辩而知其说之非矣。臣是以再四思维。终无以易于归公之旧也。
条陈耗羡疏
钱陈
本月初七日。奉 旨办理耗羡一事。乃当今之急务。将此一条发于九卿翰林科道阅看。悉心筹划。各抒所见。具折陈奏。钦此。伏查正供之外。有耗羡一项。昉于唐之中叶。立羡余赏格。于是天下竞以无艺之求。为进阶之计。五代相沿滋甚。宋太祖干德四年。从张全操之请。罢羡余赏格。宋史美之。然入于公者虽罢。而出于民者未必尽除。明代征收。正赋之外。有倾销耗银。即耗羡也。有解费。有部费。有杂费。有免役费。种种名色。不可悉数。大率取之乡宦者少。取之编户齐民者居多。不特私派繁兴。亦且偏枯太甚。 本朝定鼎后。耗羡一项。尚存其旧。康熙六十余年。州县官额征钱粮。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收耗羡银一钱及一钱五分二钱不等。其或偏州僻邑。赋额少至一二百两者。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