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133页

耳。由仁民而下之。则数罟不入。斧斤以时。墙桑之树。鸡豚狗彘之畜。凡于物用其爱者。亦仁民之政所必及焉耳。董仲舒曰。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孟子言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而文王系易。首言元亨利贞。孔子文言。言利者义之和。又言利物足以和义。非特言利。且合利与义何哉。天生百物。皆以养民。故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天地之大利。即天地之大义。而即天地之大仁也。非利物而无以和义。非和义而无以为仁。故理财者圣人之所为利物。圣人之所为义以成仁也。夫后世之天下。犹古圣之天下。天地之生物。未尝息也。然而古常有余。后常不足。此无异故。惟理财之不讲也。理财之不讲。则以正辞与禁民为非之不讲也。大学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夫生众为疾。道之所为开其源也。食寡用舒。道之所为节其流也。以臣统观天下之大势。大约西北之财之不理。在不能开其源。东南之财之不理。在不能节其流。夫雍州之域。禹贡所谓厥田上上也。冀州之域。禹贡所谓厥赋上上也。虞夏殷周之疆理在焉。古称沃野千里。粟支十年。则以经理备而畜积多耳。降及后世。问所谓沟洫畎浍。尚有存焉者乎。蓄泄无资。灌溉无术。其民但知畜牧之利。不知稼穑之利。逐末者日多。务农者日少。其名为农者。于耕耘种植。大抵皆疏而不精。此臣所谓源之有未开也。东南之民。于耕稼之术工矣。山泽之利。皆尽争之。几于搜山而采。竭泽而渔矣。其所入每不足供所。出其弊曰好奢。曰尚鬼。如江之俗。非百金不能葬。吴下之俗。非百金不能娶。家无担石。而出必美其服。鲜其履。若服麤布之衣。即忸怩而不敢出。且有一小燕会。而费中人之产者矣。一有疾病。则巫师簧鼓之。谓某神为祟。醮酬祈禳。小则数十金。大则百金。有因一疾病。而饱暖之家。荡于一朝者矣。一人勤动。终岁所入。不过十金。而衣饰相耀耗之。虚文僭制耗之。祈禳祷祠妖诞之说又耗之。如此而财力不屈者。未之有也。此臣所谓流之有不节者也。要其补救之术。则易所谓正辞禁民为非者尽之。正辞者示之以所当行。重本业。劝农桑。定昏丧之制。严贵贱之等。使知勤之可慕而民乐于勤。知俭之为美而民安于俭。禁民为非者。示以逐末之不如务农。奢华之不如朴素。渎鬼神之不如尽人事。而倡之皆自贵者始。则因天地自然之利。而为之辅相。为之裁成。此利物之所以和义。以其大义。行其至仁。使物物各得其所矣。
记曰冢宰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臣案富国足民之道。具于曾孟两书。大学言生之者众。为之者疾。所以开其源也。食之者寡。用之者舒。所以节其流也。孟子言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所以储富于民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所以禁民使不趋于贫也。周礼以九职任万民。自三农生九谷。以及百工饬八材。商贾通货贿。嫔妇治丝枲。臣妾敛疏材。闲民移执事。而生之者众矣。以九式均节财用。自祭祀宾客羞服。以及匪颁好用。莫不各有定式。虽曰惟王不会。而要统于太宰。有不如式。太宰得以均节之。亦无滥费也。如是则用之舒矣。而犹恐九职之民。或惰。于力。故国语曰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而犹恐其或糜于用。故上下异服。老少异粮。未五十不衣帛。未七十不肉食。凡饮有诛。诗曰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此又为疾食寡之明证也。当其时内外男女。各修其职。各安其分。而又锦绣珠玉。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民生不见奢侈之可慕。而左道乱政者杀。又无妖淫邪诞之说。鼓惑其间。以故太和洋溢。疾疢不生。自无水旱。即间有水旱。而荒政十有二条。不过散利薄征缓刑弛力舍禁去几眚礼杀哀蕃乐多索鬼神除盗贼而已。初无汲汲不终日之计。若汉武移江南下巴蜀之粟以救江陵。唐西都不登。至幸东都之为者。诚以九年之余。其备豫者素也。后世王政不讲。于民听其自息自耗自富自贫。夫口欲甘味。身欲褕衣。人之同情也。趋奢则易。返朴实难。人之通患也。止知目前相夸相尚之为美。而忘意外后日之忧。又细民之所同然也。非上之人早为之所。俗安得不日弊。民安得不日穷哉。臣不敢远论。即目所见耳所闻以为论。大抵北人好惰。南人好奢。夫冀之北土。唐虞夏殷之都也。豳岐丰镐。周之所兴。关中之地。天府之国也。今之地利。犹古之地利。而古之雍冀富。今之山陕贫。则以三代之沟洫修。而今数百里无一畎浍。沃野半叶为石田也。其名为农者。耕耘收获之法。亦卤莽灭裂。曾不若江南之惰农。此错所叹为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其余游手者无限。古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男惰而女尤惰。三辅左右妇女。自吸烟嚼槟榔外初无一事。如此而求无冻馁。必不能也。夫人食谷不过一升。价十钱至二十止矣。而烟草槟榔之价且半之。人安得不日穷。至于馁以死也。南人好奢而尤佞鬼。一燕之费。动逾十千。乡里妇女。必曳罗绮以为容。夫白縠之表。薄纨之里。贾生所太息为极奢者。今且藐为俭素而不足观美也。一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