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之支。而不闻袭破冈上容之余智者。何也。彼固知此河之开而必废。有损于财而无益于民也。书曰。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敢私议之。以待采择。
三吴水利赘言
钱泳
徐贯曰。太湖之水。上流不浚。无以开其源。下流不浚。无以导其归。洵至言也。今五堰既塞。广通又废。而吴江长桥一带。亦淤垫几成平陆。然上筑周行。以通行旅。下开堰洞。以泄湍流。似可以为万世之利矣。而不知湍流不畅。则不达于枝河。枝河之水不达于三江。三江之水不达于大海。故遇旱则赤地千里。遇水则一望汪洋。而农田为之害。农田日害而下民穷蹙。下民穷蹙而赋无所出。皆听命于天时而实非也。
或有问于余曰。太湖之水。为长桥所塞。致三吴有漂没之忧。何不去之。以复古之旧迹乎。曰不可也。从来治水治田。两者相兼。舟行陆行。不能偏废。且病积日久。难以施功。岂去一长桥。而遂能为三吴之利耶。只求斩其茭芦。浚其淤积。相其地宜。顺其水性。修其堰洞。通其湍流而已矣。
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昔人有专浚吴淞。而舍刘河白茅者。亦有专治刘河。而舍吴淞白茅者。是未察三吴水势也。浙西诸州。惟三吴为卑下。数州之水。惟太湖能潴蓄。三吴与太湖相联络。一经霖潦。有不先成巨浸乎。且太湖自西南而趋东北。故必使吴淞入海。以分东南之势。又必使刘河白茆皆入扬子江。以分东北之势。使三江可并为一。则大禹先并之矣。何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也。
广通坝者实与五堰相表里。所以障宣歙广德金陵诸水。使之不入太湖也。明永乐元年。成祖迁都于燕京。苏州民吴相伍以水为下流患。引宋单锷书上奏。改筑土坝。设官吏。佥同溧阳溧水两县民夫四十名守坝。使宣歙诸水。不入震泽。正统二年。周文襄又为重修。增高土石。奉有钦降版榜。如有漏泄水利。淹没苏松田禾者。坝官吏皆斩。夫充军。如此其重也。今之议论三江。辄从下流开浚。而无有言及五堰广通坝者。是东坡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五代钱氏。不废汉唐治水之法。自今之嘉兴松江。沿海而东。至于太仓常熟江阴武进。凡一河一浦。皆有堰闸。使蓄泄以时。旱潦无患。而田自利。其时岁丰人乐。每米一石。钱五十文。范文正守三吴。大兴水利。斗米十钱。至南宋农政不修。水利不举。三吴之田。日渐隳坏。则石米一贯矣。以此推之。兴水利则如此。不兴水利则如彼。
农人之利于湖也。始则张捕鱼虾。决破堤岸。而取鱼虾之利。继则遍放茭芦。以引沙土。而享茭芦之利。既而沙土渐积。乃挑筑成田。而享稼穑之利。既而衣食丰足。造为房屋。而享安居之利。既而筑土为坟。植以松楸。而享风水之利。湖之淤塞。浦之不通。皆由于此。一旦治水而欲正本清源。复其故道。怨者必多。未为民便也。或曰兴举水利。正所以便民也。譬诸恶人不惩治。病者无医药。恐岁月寝久。日渐填塞。使水无所泄。旱无所溉。农民艰困。赋税无由。为三吴之大害。当何如耶。余则曰。方将兴利以惠民。何忍扰民以增害。然单锷有言。上流峻急则下水泥沙自然啮去。今能以太湖之水通泄三江之口不淤。则向之豪民占而为田为屋为坟墓者。可十坍其五六。此不待惩而自治。不待医而自药也。
范文正公曰。三吴水利。修围浚河置闸。三者缺一不可。余以为三江既浚。建闸为急。何也。水利之盈虚。全在乎节宣。今诸江入海之处。堈身既高。而又有潮汐往来。一日夜凡两至。前人谓两潮积淤。厚如一钱。则一年已厚一二尺矣。十年而一二丈矣。故沿海通潮港浦。历代设官置闸。使江无淤淀。湖无泛溢。前人咸谓便利。惟元至顺中。有废闸之议。闸者押也。视水之盈缩。所以押之。以节宣也。潮来则闭闸以澄江。潮去则开闸以泄水。其潮汐不及之水。又筑堤岸。而穿为斗门。蓄泄启闭。法亦如之。安有不便乎。
老农有云。种田先做岸。种地先做沟。高乡不稔。无沟故也。低乡不稔。无岸故也。是池塘为高乡之急务。大约有田百亩。必辟十亩之塘。以蓄水而防旱。堤岸为低乡之急务。大约有田百亩。必筑三尺之圩。以泄水而防潦。夫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也。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积荒田土。在在有之。江南四郡之中。惟常镇两府为尤甚。或以官逋为累。或以水道不通。或以古墓相连。或以瓦砾难种。兹欲区处农民。必其开垦而成熟之。事亦难矣。然亦有说焉。一以赋负民逃而不垦。一以粮重租多而不垦。一以其地窵远难于照应而不垦。一以小民穷困舍本逐末而不垦。是以荒瘠之地日多。而懒惰之民日积。使膏腴成弃地。粮税为积逋。所以府库日亏。而农民日困也。惟有专官而治。时时省察。就近招徕。轻其租赋。劝其开垦。勉其勤惰。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