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1295页

既过之后。引注浊流于其中。而闭其入淀之道。河形磬折。而斜入于丁字沽。去三岔口海河。不过十余里。但于十余里间。开拓运河西岸之堤。使河身宽阔。足以容纳众流。而增培运河东岸之堤。广厚一倍。以防其震撼。则可保无虞矣。且于新开浑河二十里之外。顺河身延筑遥堤。使伏秋汛涨。有所游荡。则不致更有冲决矣。仆未尝身经其地。惟按图籍。循数推理。而建此议。不若吾友躬临目见。昭晰无疑。望审其形势。揭其情状。以开愚蒙。如或可行。即改前议而恳陈之。古之君子。功不必自己成。谋不必自己出。惟期分国之忧。除民之患耳。况兹事体大。实亿万人生死所关。而非一世之利害哉。昔   世宗皇帝。命怡亲王总理河道营田。首命别求一道。俾浑河直达海口而不入淀。  圣谟洋洋。一言而尽京畿之地势。究河道之源流矣。若能奉  先帝之遗意。除蒸民之剧忧。定此远谟。万世永赖。在  皇上则为辅相天地之实事。在吾友则为保障亿兆之奇功。而仆四十年胸中之痞块。一旦消释。亦可以死不恨矣。若大纲既定。其余节目。当续布之。
漳河源流考 
贺应旌
漳河之迹。肇于禹贡。详于水经。散见于诸子百家。其源有二。一出山西乐平县为清漳。一出山西长子县为浊漳。迤逶分流。以及林虑北钦山口合为一。故由彰德之西达于磁。折于临漳。而泛滥于成安以下诸县地。前则汇渚沁汾潞之水。后则集沙滏洺沱之水。抵天津入海。其大较然矣。自临漳以上。皆山陵确也。势建瓴不可停。成安而下。地皆平坦。故纵其性之所如。而弥漫停泓。流斯放焉。其经纪于肥乡也。在禹贡有至于衡漳之说。在唐史有韦令防漳之说。在宋金元传史与学碑。有修堤受漂没之说。是肥乡之有漳水。实与运会相终始者也。其去来迁徙不常。不见经传。无从考究。自有明三百年没城者凡五。浸城者不胜书。散而波荡村落者。则岁以为常矣。其在唐宋元以前。绕临漳县东。直达魏县元城之南境。正值黄河经小滩镇一带北流。漳入则尾闾泄之。而其余支。以及成肥永曲之间。其害小。及黄河渐次东南下。吕梁之险着。徐淮之道通。沿黄河旧址。淤塞成邱。漳咽而不能泄。而祸斯烈于诸县矣。其在嘉靖戊戌。由向王口经回隆镇艾家口入于。而肥之无漳者十年。及嘉靖癸卯。河决磁州以东临漳以西四十里。磁州守秦姓者。曲周人。遂极力筑务本堤。挽河由枯桃园趋苏胡寨以还入于。而肥之无漳者十五年。及隆庆己巳。决临漳。由成安达肥乡。直绕城下。数年而复南徙。或从魏之回隆经元城以达馆陶。或从石佛堂南决。泛滥广平西南。若柳林屯庞儿庄南温油房等村。而肥之有漳而不甚为害者。又几三十余年。突自万历戊戌。其素所经历者。几成高阜。势不能顺流南下。始不得不复入肥乡之西境焉。万历乙巳。知县曹公昕。沿城外一里许创立新堤。禺公廷搢。各加增筑。其外日积而高。其内日洼而卑。识者已有沉产蛙之虑。而署事者以膜外置之。壬戌六月。肥城遂遭沉劫之惨。不可救药。嗣是修葺十有余年。而迄今屋宇俭陋。委巷空虚。元气尚未大复也。其最甚而伤禾杀稼。荡产析庐。四望苍茫。城乡俱困者。一则天启之丙寅。一则崇顺之癸酉。一则顺治之甲午。以迄今康熙之壬寅。皆奇灾也。自万历戊戌以后。其势常在肥之西乡。自顺治壬辰以后。其势常在肥之东乡。今壬寅突决成安之野庄口。绕堤数匝。四园胥化稽天。而又有蚁穴溃于北。长流迅于西。薄肤侵。岌岌难保。书奕篇云。水以漳名者甚多。当阳有漳。灨上有漳。鄣郡有漳。亳州有漳。安州有漳。而皆不如晋赵清浊合流之漳。猛而烈。狂而肆。沮洳而善幻。肥何德于漳。而自开关以迄今兹。不舍昼夜之如斯也。善哉张雪髭之言曰。成安者。漳之门庭。曲周者。漳之邮舍。而肥乡者。则漳之腹心。又曰漳有十功。曰获稻。曰易膏沃。曰填污下。曰通舟楫。曰资莲藕。曰备旱干。曰增林木。曰省粪畜。曰聚鱼虾。曰广薪刍。又曰漳有十过。曰克城郭。曰溺性命。曰阻贸易。曰决堤防。曰没村落。曰坏封植。曰混阡陌。曰淤稼禾。曰苦栖息。曰悲迁徙。功不如过之多。功之及于民者。或以月计。或以岁计。而过之及于民者。则其量十世。其量百世也。故曰肥乡之有漳水。实与运会相终始者也。道不通乎漕运。平江之奇策谁闻。事难资于灌溉。西门之显迹不着。人居僻壤。祸惨黄河。敬述近代源流。以听当事采酌。其一切利害淤塞疏凿防浚。已见陈公盘防堤议中。不录。其自晋代以上沿革。已详郦道元水经注中。亦不录。
漳河分流疏畿辅通志 
李光地
臣等钦奉  皇上面谕。漳河现在分流。须令永久分流纔好。若并而归运。则与漕道有妨。并归子牙河。则民田受害。尔等再往详看来奏。钦此。臣等遵奉  谕旨。查得现在漳河分为四支。一支自直隶大名府之魏县元城县。流至山东馆陶县地方。归卫入运。一支由直隶广平县至山东邱县地方。复分为二。其称老漳河者。自邱县东北分流。经直隶之威县南宫枣强景州武邑阜城交河等地方。至青县杜林木村与完固口之支流合。至鲍家嘴归运。又有称小漳河者。亦自邱县西北分流。经直隶之巨鹿广宗平乡。至宁晋与滏河会。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