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1273页

复古。岂惟人事。亦若天时地利物性人心。皆有断断难复之势。何者。北方水利。始于虞文靖公。至明徐氏贞明。而大畅其旨。而卒不能行。然尚可诿之曰。上无圣明之君。下无贤达之臣。故至此。至我 朝   世宗宪皇帝。以圣祖文武之姿。主持于上。又得怡贤亲王与高安朱文端公。赞襄于下。选用才俊为属。大兴直隶水利。分设四局。经理三年。用银至数百万两。开田七千余顷。可谓千载一时。大有成效矣。乃自怡贤亲王薨逝后。曾不数年。而荒废殆尽。其故何哉。且夫小民之趋利也。如水之就下。难以严刑峻法防之。犹不能禁也。苟水利之有便于民。何致弃成功而不悔。乃旋作旋废。毋亦天时地利土俗人情。与夫牛种器具之实有未便者乎。何则。种稻必资雨泽。东南山多。春夏积阴。故常多雨。播种栽秧。可以按节而作。西北地皆平坦。春夏少雨。栽插难以及时。苟过其时。秧节已老。不便一也。稻须常得水养。非如杂粮之止须土润。便能发生也。东南土性坚实。随处可以开塘蓄水。西北则沙土浮松。水易渗漏。即曰凿深丈余。水亦不漏。而一遇大雨。四面之沙泥随下。塘易淤浅。愚民以常须挑浚为苦。不便二也。北方之不种稻。已千数百年。其民之心腹肾肠。皆不愿食稻饭。亦不愿种稻谷。即用南人教之。而非其心之所乐。则学亦不精。其收必不稔。彼觉劳苦数倍于杂粮。而收获反不如杂粮之多。则精神易倦。不便三也。稻田之工作较多。非如杂粮之可以卤莽而耕。亦卤莽而获也。每当耕耘收获之时。家中之父子兄弟。不敷工作。必须添雇。而四顾乡。无一熟者。即用南人往助。焉能处处给足。而南人侨寄于斯。心先猜疑。其无工作时。则又无以存活。不便四也。水田必须牛耕。非如陆地之可用驴马也。北方水草不便。蓄牛较难。购买自南。价值必贵。且又不善饲养。阴阳燥湿之间。易致倒毙。一家牛毙。则人人忧虑。父子怨咨。妻孥愁叹。反怪官司之苦以所难。不便五也。水田之农具多端。与陆地异。北方木铁之类。购买较难。匠作亦不熟习。即起南匠往造。而水火料物。不能一一如南。则迁地弗能为良。且如水车一件。乃家家必需之物。但使分寸稍差。即窒碍而不合用。频频修整。工匠难求。迟误已多。有悔心矣。不便六也。具此六不便。虽使南人数百家。往而耕之。未能事事如心。亦觉用力多而成功少。则退然返矣。然则西北本帝王沟洫之区。而古今之情形不同。水利之屡作屡废。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故居今日而欲于北方尽复沟洫。以收灌溉之利。是徒滋劳费。无益于事。且恐利未见而害已形。惟疏通川泽以除民害。则地无分南北。时无论古今。皆在所当行。亦在师古者之得其意而不必泥其迹而已矣。徐贞明所云。西北之人。方苦水害。而不知水利。水之在天壤。本以利人。非以害人也。聚之则害。散之则利。弃之则害。收之则利。此则不刊之论。水利且可缓图。而水患则不可一日不去。水患去而水利乃可徐议。但灌溉之利亦止宜于水泉之乡。恐不能如所云。西北而皆可行也。然徐公以竭忠尽知。不得一试之余。犹懃懃恳恳。不忘君国。以冀幸其言之可售而再疏以请者之或有其人也。非存禹稷己溺己饥之心。能若此乎。今直隶之水患深矣。孰是如徐公者。为  圣主一释忧劳耶。迂腐之言。是否有当。惟阁下进而教之。则幸甚。
查勘畿南水利情形疏雍正三年 
朱轼
钦惟我  皇上宵旰勤劳。无刻不以民依为念。兹因直隶偶被水涝。轸穷民。  命臣等查勘情形。兴修水利。务祈一劳永逸。所以为民生计者。至矣尽矣。臣等自出京至天津。历河间保定顺天所属州县。相度高下原委。谘访地方耆老。所有各处情形大略。谨为  皇上陈之。
窃直隶之水总会于天津以达于海。其经流有三。自北来者为白河。自南来者曰卫河。而淀池之水贯乎二河之间。是为淀河。白卫为漕艘通达之要津。额设夫役钱粮。责成河官分段岁修。而统辖于河道及直隶总督。迩年白河安澜。无泛溢之患。唯饬河员加谨防护。可保无虞。卫河发源河南辉县。至山东临清州。与汶河合流东下。河身陡峻。势如建瓴。德棣沧景以下。春多浅阻。一遇伏秋暴涨。不免冲溃泛溢。查沧州之南。有砖河。青县之南有兴济河。乃昔年分减卫水之故道。今河形宛然。闸石现存。应请照旧疏通。于往时建闸之处。筑减水坝。以泄卫河之涨。又静海县之权家口。溃堤数丈。冲溜成沟。直接宽河。东趋白塘口入海。亦应就现在河形。逐段开疏。于决处筑坝减水。均于运河有益。白塘口入海之处。旧有石闸二座。砖河兴济二河之委。应开直河一道。归并白塘出口。涝则开闸放水。不惟可杀运河之涨。而河东一带。积涝亦藉消泄。且海潮自闸内逆流。遇天时亢旱。则引流灌溉。沟洫通而水利溥。沧青静海天津。数百里斥卤之地。尽为膏腴之壤矣。至沿河一带堤工。大半低荡。应饬修筑高厚。仍令总督将玩忽河官参处。以警将来。此治卫河之大略也。至东西二淀。跨雄霸等十余州县。广袤百余里。畿内六十余河之水。会于西淀。经霸州之苑家口会同河。合子牙永定二河之水。按此系当日情形永定子牙皆不入今淀汇为东淀。水之所潴蓄也。数年以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