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1000页

陷以诱我师。此贼能用闲用奇。而我谍不周之失也。今宜不措重金。广募闲谍。必购知贼之腹心头目。为其谋主者几何人。为其任用者几何人。其粮草足供几时。其屯聚要害者几处。其精锐之众若干。其随声附和者又若干。其短长得失。亲睦猜嫌之情状若何。皆宜广搜博采。尽得其虚实。便可购用反闲。以迭出奇师。或声东击西。或阳退阴进。或昼静夜起。或合分。贼众虽多。心必不固。苟能数惊数误之。必可以制其死命。此在临时相机决胜。非能预言。汉赵充国但广用闲人以为耳目。复神明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二言。固已握全算矣。
一宜明约束以收人心也。贼之初起。诸彰虽破。人心未尽从贼。贼势犹未蔓延。特贼以势胁各庄。勒出供应之具。各庄惧其残破。不得不供应之。官军因其有交通之。于贼过后。颇闻乘势焚抢。以为破贼报功。其远隔城郭。拒守以俟命者。官军又不能救。各庄既无所依。所以从贼益固。贼势益张。今于军伍所到。务宜严申约束。凡来降者。秋毫勿犯。其大庄远隔贼乡。不能挈众而来者。但使先期送。申明不敢藏匿逆魁。官军到时。皆释兵闭门。自毁其一切营栅拒守之具。便可勿问。所全既多。亦易蒇事。昔朱一贵之乱。满制军令民于各庄门闾及出入之衣帽等。书有大清二字。便释不诛。今亦宜仿此意。示以生路。便足摇动其心。大信既昭。则人心自服。俟大势已定。斯时虽有贼魁逆首。或应缘坐家属。窜藏各庄。一经搜捕。不患不献。此特一吏卒之事耳。固不必其先汲汲也。此节虽系老生之常谈。实行军不易之要道。伏惟留意。
蛤仔难纪略 
谢金銮
古之善筹边者。却敌而已。开疆辟土。利其有者。非圣王所欲为。顾是说也。在昔日不可以施于台湾。在今日复不可以施于蛤仔难。其故何也。势不同也。台湾与古之边土异。故筹台湾者不可以彼说而施于此也。夫古之所谓筹边者。其边土有部落。有君长。自为治之。其土非中国之土。其民非中国之民。远不相涉焉。偶为侵害。则慎防之而已。必欲抚而有之。有其土而吾民不能居。徒为争杀之祸。故圣王不愿为。而为之者过也。若台湾之在昔日。则自郑氏以前。红夷踞为窥伺。海寇处为巢穴。及郑氏之世。内地之人居之。田庐辟。亩浍治。树畜饶。漳泉民利其肥沃而往者日相继。其民既为我国之民。其地即为我国之地。故郑氏既平。施靖海上言以为不当弃。 朝廷韪其说。遂立郡县。岂利其土哉。顺天地之自然不能违也。夫昔日之台湾。与内地远隔重洋。黑水风涛沙汕之险。非人迹所到。然犹不可弃。弃之则以为非便。乃至今日之蛤仔难则较为密迩矣。水陆毘连。非有辽杳悬绝之势。而吾民居者众已数万。垦田不可胜计。独咨嗟太息。思为 盛世之民而不可得。岂情也哉。况杨太守入山。遮道攀辕。如赤子之觌父母。而民情亦大可见也。为官长者弃此数万民。使率其父兄子弟。永为逋租逃税。私贩偷渡之人而不问也。此其不可者一。弃此数百里膏腴之地。田庐畜产。以为 天家租税所不及也。此其不可者二。民生有欲。不能无争。居其间者。漳泉异情。闽广异性。使其自自杀。自生自死。若不闻也。此其不可者三。且此数万人之中。一有雄黠材智桀骜不靖之人。出而驭其众。深根固蒂。而不知以为我疆我土之患也。此其不可者四。蔡骞窥伺。朱濆钻求。一有所合。则藉兵于寇。赍粮于盗也。此其不可者五。且其形势。南趋淡水艋舺为甚便。西渡五虎闽安为甚捷。伐木扼塞以自固则甚险。蛤仔难为贼所有。是台湾有近患。而患即及于内地。此其不可者六。今者官虽未辟。而民则已辟。水陆往来。木拔道通。而独为政令所不及。奸宄凶人。以为逋逃之薮。诛求弗至焉。此其不可者七。而或者曰。台湾虽内属。而官辖之外。皆为番土。还诸番可矣。必欲争而有之。以滋地方之事。斯为非宜。不知今之占地而耕于蛤仔难者已数万众。必当尽收之。使归于内地。禁海寇勿复往焉。而后可谓之还番。而后可谓之无事。否则官欲安于无事。而民与寇皆不能也。户口日繁。民见膏腴之地。而不往耕。其势所不能。我有弃地。寇伺隙而取之。又何乐而弗为也。故使今之蛤仔难可弃。则昔之台湾亦为可弃。昔之所以留台湾者。固谓郡县既立。使吾民充实于其中。吾兵防捍于其外。番得所依。寇失所踞。所谓安无事者此也。今之蛤仔难亦犹是已矣。或则又曰。蛤仔难之民。久违王化。其心叵测。骤欲驭之。惧生祸端。信哉是言也。夫君子之居官。仁与智二者而已。智者之虑事。不在一日而在百年。仁者之用心。不在一己之便安。而求益于民生国计。倘敬事以爱民。蛤仔难之民。即尧舜之民。何祸端之有。杨太守之入也。欢声动地。驱为义勇。则率以从。索其凶人。则缚以献。安在其久违王化哉。一方之辟。必有能者筹度乎其间。其见诸事者。蔚为功业矣。或徒见诸言。而其时不能用。后卒不易其言焉。如善筹台事者。陈少林蓝鹿洲二公者可以法矣。当康熙时。漳化淡水。未曾设官。政令巡防。北至斗六门而止。或至半线半骂。要不越诸罗辖内二百里之地。自半线以北。至于鸡笼七八百里。悉荒弃之。亦诿于番。即台邑之罗汉门。凤山之琅峤。皆摈弗治。当事者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