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南北二局经费。将漕项米款。半解折色。以资办公也。
一海运全漕外。尚有海船耗米十二万石。到津应听其自行变卖。毋庸官为收买也。
一海运经费。但用漕项银米。即敷办漕。毋庸再提帮费。以滋流獘也。
复大学士蒋公论南漕书代
魏源
承谕以灌塘济运。事难经久。明岁当海运拨运兼行。以分济吴楚各漕。诚筹国万全之虑。窃谓明岁重办海运。与前岁情事迥殊。前岁创始试行。章程未定。不得不照常筹费。以为河运复旧之地。止以海运通河运之变。究无救于漕务之穷。非经久尽善之计。反本还原之策也。道光五年。举海运苏松常镇太仓百六十万余石。南北开销。皆出州县帮费。共百四十万金。其中尚可节省一二十万。较之河运帮费。每石几一两有余者。已大有省便。州县亦尚有赢余。然尚谓权宜非正策。暂行非永逸者。盖江苏粮道所属四府一州。岁给旗丁漕项银米。较他省最为宽裕。即使丝毫不提州县帮费。亦足以济全漕。计漕项银三十六万九千九百两。行月米四十有一万有一千八百九十三石。计米折价直银九十二万六千七百五十九两。共计给丁银米二项。为银百有二十九万五千七百五十八两。屯丁既不运漕。则以漕项作海运之费。绰有余裕。何必更留帮费之名。使州县借口以浮收于民。小民借口以挟持于官。不为一劳永逸之计。然必将此四府一州永行海运。方可举行。如仅试行一二年。仍归河运。则有所不可。即或常镇二府。不归海运。而苏松太仓三属。则舍此莫再生一筹。夫永行海运之议。人不敢主持者。一则军船之丁役难散。二则津通之收兑难必。三则海商之经久难恃。不知军船之难安置者。不在旗丁而在水手。盖旗丁自有屯田。多以运粮为累。军籍为苦。如令其不出运。正其所祷祀而求。计江苏通省各共若干帮。每年各有例造之船。改签之丁。但先将漕务最困之苏松太仓三属。改归海运。即以三属之丁船。移派于通省。以补他府改造改签之数。不过二年而派毕。既免造船之费。又免签丁之扰。事既两便。情必欣然。至水手随船去留。既省出他属造船修船之费。兼可拆材变价。以津贴安置资本营生。此可无虑者一。天津前岁收兑。全赖 钦差大臣主持全局。自后永行海运。安能常有此实心稽察之大臣。且由天津抵通州二百余里。拨船难免湿耗。反以海粮霉变为词。受仓胥之挟制。尤非口舌所能操胜。惟有仿明陈暄议建百万仓于天津以受海粮之法。船至直沽。仓场侍郎验米交仓。即与商船无涉。俟通州需米。由仓场随时拨解。其出纳稽核。则由江苏奏委同知二员专司其事。三载更代。由本省出考语。送部引见。庶可永免仓胥之挟制。今天津已有四百万石之仓。再建百万仓。以五十金建仓一间受粮三百石之为费。不过十五六万金。足受三府之粮。其可无虑者二。 国家严防海贼。曾禁商船出洋。自康熙中年开禁以来。沿海之民。始有起色。其船由海关给执照。稽出入。南北遄行。四时获利。百余载来。共沐清晏承平之泽。况 朝廷优给运价。视民雇有加。是以各商闻风鼓舞。争效子来。去秋上海增造沙船三百余艘。以备今岁海运之用。且大洋瞬息千里。侵漏无由。沿岛文武稽催。淹留不敢。如虑事久獘生。官刻价值。商情阻畏。此则人存政举。乃地方大吏力能整厘之事。有治人无治法。不得预以将来废目前。此可无虑者三。
昔人论河海并运。比于富室别辟旁门。然必行之有素。相习为常。而后船数之多少。价值之低昂。收兑之迟速。虽有不便己私之人。不得阴挠巧阻。今以苏松三属常行海运。即一旦浙江湖广各省之漕。或梗于河患。或惮于陆拨。欲假道于海运。咄嗟立办。 国家永无误运之忧。是所利在国。计军艘行二千余里之运河。层层有费。丁不得不索之官。官不得不索之民。致官与丁相持。民与官相持。已成百余年锢疾。今以海运易闸河。以漕项省帮费。州县既收清漕。吴民咸登乐国。但奏明将夏秋地丁钱粮。改钱收银。酌加火耗。绅民一律。以复乾隆钱价之旧。以资火耗申解一切办公之费。视收漕浮勒。相去倍蓗。民与吏必皆欢从。可免挟制赔累之积獘。傥再有藉词额外浮加者。上司执法而行。坦然无复丝毫顾虑之私。使每年藏富于民者百余万。省讼于官者百千案。省亏空于官者数十万。上下欢然一体。视周文襄汤文正之裁减浮粮。功且逾倍。是所益在吏治。在民生。故今言苏松海运。而但为变通河运之穷。此河臣知河而不知有漕者也。抑漕臣但知虑江楚之漕。而不知虑苏松之漕者也。苏松太仓运船轻。抵淮蚤。汛前尚可筹渡。非江楚运重程迟之比。即使漕不由河。河未必因此而治。即使河不梗漕。漕未必因此而清。两不相谋。各为一事。惟以钱粮最重之地。值漕务极困之时。议八折。议丁。禁浮收。禁闸费。舌敝唇焦。茫无寸效。仰值 圣主圣相。勤求民莫。天时人事。穷极变通。舍海运别无事半功倍之术。为救獘补偏则不足。为一劳永逸则有余。如蒙上达 圣聪。仰邀俞允。所有纤悉事宜。尚须与督漕诸公。会筹奏办。从此东南民。实永受其赐。
重修尹山桥记代
曹堉
道光六年。行海运。明年。元和令何君士祁。请以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