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474页

冯桂芬
嘉平肃缮贺笺。亮尘青览。比承勋祉万安如颂。昨得季玉书。知减赋再疏。方伯有异议。执事犹属其就弟参怀。足征渊抱冲襟。不遗葑菲。且感且佩。方伯尝见访。弟以疾未之晤也。前者清丈事。已无足深论。至减赋。则关系我桑梓者甚大。福星在上。千载一时。机无可失。有不能不倾筐倒箧于大君子之前。而冀得一当者。窃以为此时所争者。在奏疏立言之体。而减分之多寡不与焉。何以言之。方伯曾示一单。大指谓遵照部议一百二十万之数。收回常镇所减一成。亦归苏松太。而常镇则止减银似未署银数。然有云原数与苏松太相仿。则减数自亦与之相仿。不减米。以前五七折较之。多征米约十万。连南米约十四万。少征银约十四万。连正耗。差足相当。故前书以此为调人之法。初不意方伯之犹未许也。若如方伯之单。诚恐有断不能准者。前书未尽欲言。愿为执事毕其说。所列漕数。部中失之多。全漕一百六十六万。今减余百二十万。盖连给丁等耗入算。方伯失之少。全漕一百四十八万。今减余一百七万。盖就交仓净米入算。皆与原折内比较单。单据漕督来文。虽不言全漕若干。然道光之初。连数年皆一百六十余万石。此即全漕之数。依此核算。前折应减五成半。与部文并不甚远。各自为算。不可强合。方伯竟谓前折请减并非六成。止四成有奇。是犹握官尺以绳匠尺。得数不符。谓人为误。而不知自己先误。已与局书究诘。覆词极为支离。岂可孟浪入奏。其不可一也。以减余为一百七万。便见为少。似乎办得到。岂知列入比较单。须申作一百十数万方一例。便见为多。断乎办不到。王雪翁所办。三年皆九十几万。而言有给丁耗在内。尚不满一百万。亦一证也。其不可二也。奏疏体裁。以直截了当为贵。所拟各节。出入支离。其不可三也。以前减余约之。苏松太亩征银六七分。米一斗以下。是为米多银少。常镇亩征米五六升。银一钱以上。是为银多米少。互有轻重。是或一道。无事更张。其不可四也。指驳部文过甚。恶声至。必反之。其不可五也。有人述乔鹤翁云。常镇赋轻。无减理。然久以七八折为常。今残破甚于苏松。岂能转办全漕。今得意外之减。可为大幸。是收回本非揆时度势之道。其不可六也。收回米五万七千。连南米。偿以银二十余万。连正耗。未免转亏。其不可七也。田赋以米为主。而银次之。减银不减米。民不感也。浮勒闹漕。皆因米而不因银。虽已过当。仍不免哗然失望。是有亏帑之实。而转冒屯膏之名。其不可八也。事关收回成命。必驳无疑。既驳之后。仍不足百二十万之数。归入苏松太耶。再请另减耶。其不可九也。至于诸史所记封还诏书。止闻行之于过举。不闻行之于德政。为屯膏。为反汗。岂可以此累中兴之盛。且亦非诸葛大名所宜有。其不可十矣。挹彼注兹。有诅有祝。常镇人且谓徇苏人之请。种种未妥。更在十不可之外。甚不愿执事之出此也。度执事亦无待鄙言。而未必出此也。又闻方伯以不减常镇。连类而及于次重各县。并及各县次重之则。凡原额一斗者。一概不减。在方伯意中。谓可不减常镇。不失为均平之道。而不知不减常镇之无其事也。既减常镇。则各县皆奉有三分减一之  恩旨。今议分别等差。已属通融办理。且原额固重于常镇。应视常镇多减。方为公允。
况各县向皆办灾三四成。经难后转办全漕。逼之使不得不出于苟且弥缝。非整顿之政也。又杭州赋额。无过一斗。亦将议减。若奏定凡一斗以下不减。浙江亦因之不减。是仁人之言其利溥之反也。如其不然。何越民之幸而吴民之不幸耶。机会难得。可令此数县独不被  尧舜之泽耶。至各县次重之则。五升以下。自可不减。高地荡田。亦有完一斗者。皆下瘠也。上腴既减至一斗以内。而下瘠如故。是上腴与下瘠同科。以言民间舞獘。难保必无。以言 国家立法。岂所宜有。二者均不敢附和。至减银为前所同。实以斡旋前疏遗漏。而措词之法。固尝熟思深计辗转踟蹰而后出之。惟仍以减米为重。而附入减银。词气较为浑融。是以前备陈偏枯困苦情形。跟定办灾成案。将银米并为一谈。不分两件。顺笔带叙。泯然无。或可邀准。若如方伯议。无须减米。尚须减银。是既准一项。又添一项。近乎更端之请。无厌之求。转难邀准。而尤所切忌者。减银不减米一语。此疏到部。方甚虑其将银米划开。岂可自己先行划开。以引其端。正好以减银不减米。翻作减米不减银。以矛陷盾。一概不准。作文之法。宜立定主脑。一线到底。此事总以赋重民贫援照灾案为主脑。即使将来部驳之后。仍可援案以争。如驳米。可援案将南米拨补为言。如驳银。可援二三年来成案从未办过全银为言总归一线。易于立言。若先以一百二十万为可办。又作减银不减米之语。自决籓篱。是不为将来进言地步矣。于是残破之视完善。米已增多。银更半倍。其为糜烂不堪设想。而不准报灾等。断绝出路之法。实自弟发其端。是弟于减赋大局。无一毫之助。而于断绝出路。有无涯之憾。此则寸心内疚。无术可以忏悔者也。每一念及。魂梦为之不安。不揣冒昧。辄复披肝沥胆。虔爇瓣香。为东南亿万请命。惟执事矜其愚诚。谅其苦衷。不胜幸甚。
三启李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