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照例定银数呈交免保举实银。由银库兑收。毋庸以半银半票核算。
一捐免考试
查八旗汉军候选官员。先令捐免考试。方准补用。其捐纳贡监报捐职官。亦令捐免考试。至由捐纳贡监出身道府直隶州州县五项正印。及劳绩保奏州县以上正印各官。比照汉员捐免保举新章。将应捐免考试银两。分别捐纳劳绩。令赴京局上兑。此次停止筹饷事例。除捐纳贡监之汉军不准报捐职官外。所有道府直隶州州县五项官阶。应比照汉员捐免保举之例。不分捐纳劳绩。悉照例定银数呈交实银。由银库兑收。
一离任
查离任一条。指应升人员而言。现在捐升既经停止。其因劳绩保升。及业经捐升现任人员。仍应令其报捐离任。方准离任。至各项武职捐升。业经奏停。所载例定武职离任银数。应请删除。
一职衔
查由俊秀贡监报捐文武职衔。各有各项例定银数。此系
顶戴荣身。无关治体。即实职各官报捐升衔。其意相同。应请嗣后实官捐纳升衔。无论文武。均准其报捐。仍附入职衔条下办理。至贡监肄业太学。为士子进身之始。既拟肃清流品。自当详加慎重。应令捐生报捐后。仍取具图片印结呈明。方准给照。其供事照衔议叙一节。亦请照例定实银办理。
一捐封典
查此条历经推广。均与实官无涉。应请照例定实银办理。
一捐分发
查常例祗载分发银数。其指省银数。系同治五年纂入。此次分发指省。仍应照例定实银办理。
请饬力筹节用永停捐输疏光绪五年
监察御史黄元善
奏为敬陈管见。请 旨饬下中外大臣。仰体 德意。寓生财于节用之中。俾捐输得以永停事。光绪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伏读 上谕。前因军务未平各省办理捐输行之日久种种獘窦不一而足于饷需有名无实自应实时停止等因钦此。又光绪五年正月二十一日。伏读 上谕。户部奏遵旨停止捐输一折有捐省分各督抚将筹饷事例概行停止等因钦此。凡在臣工。稍知政体者。读之无不感颂。捐输之害。人人知之。惟当此国用支绌之时。无人敢言。言之亦不敢尽。我 两宫皇太后 皇上毅然决计。内断于中。将捐输永远停止。仰见宵旰勤劳。精求上理至意。 国家保世滋大之鸿规。决本于此。各省督抚大员。皆系受 恩深重。此时势艰难。 宸衷干惕。断无不激发天良。仰体 圣意。特恐但顾目前。不筹久远。或不免藉词款项维艰。仍迫 朝廷以不得不再行开捐之势。臣不胜鳃鳃过虑。以为与其事后周章。不如事先筹划。与其开从前未有之利源。不如节从前未有之浮费。且于节用之中。即可裕生财之道。并使所生之财。皆为自然之利。所有应行酌减酌裁浮费。与节财生财之道。不一而足。该大臣等果能公忠体 国。自当随时随事。共济时艰。臣谨就管见所及。缕陈 圣听。一各局宜裁减也。查向来各省。祗有发审清查各数局。嗣后办理军务。设局渐多。曰防剿。曰捐输。曰牙厘。曰后。曰营务。曰忠义。曰书局。曰工程。种种名目。更仆难数。多一局即多一开销。多一员即多一薪水。在该员等以为支销由局。而不知涓滴皆公。现在军务告竣有年。而各省各局。尚未裁撤。臣愚以为与其多留一局而安插员。不如多裁一局而节省浮费。拟请 旨饬令该督抚等悉心体察。除发审清查各局外。其余各局。应即裁减归并。以节糜费。一厘獘宜清剔也。近年各省厘金。所有报部之数。较从前少至数百万两。虽谓洋税加增。然所加之数。究不敌逐年所减之数。同一厘务。何以昔日科条尚。货物不无疏漏。而收数仍多。今日稽察较密。商人屡受苛罚。而收数愈少。推原其故。胡林翼开办之初。时艰正亟。人知儆惕。官场气习。亦尚未深。又派员改装易服。不时访查。是以獘绝风清。涓滴归公。嗣后所用人员。半由钻谋而来。局中司事人等。又皆视为利薮。近来法网愈严。巡查愈密。讹索留难。商贾畏之如虎。并有滥支浮冒。及将罚款饱入私囊情事。以故大卡每年除薪水外。所沾润者。为数甚巨。莫可穷诘。其亏欠正款。节经大吏参撤者。所在多有。若不亟思整顿。患将不可胜言。拟请 旨饬令各疆臣等。正己率属。革除一切陋规。严禁一切獘窦。择正途人员为守并优例应实时补缺者。委令办理。祗以三年为限。并将该委员衔名。随时报部。如查有前项情獘。永停叙补。其亏挪侵吞者。并从重治罪。庶人知劝惩。洁己奉公。而厘务日有起色矣。以上各条。臣谨就管见所及。缕晰沥陈。是否有当。伏乞 圣鉴。
请饬内务府撙节用款疏同治十一年 户部
奏为内务府拨款日增。部库存储将罄。通盘筹划。兼顾维艰。遵 旨核议据实陈奏。仰祈 圣鉴事。窃臣部接准内务府咨送原奏。内称恭备 大婚典礼。需用银两。请由臣部核议。于四月内筹拨银六十万两。五月内筹拨六十万两。六月内筹拨六十万两。共银一百八十万两。万勿迟缓等语。本年四月初二日。奉 旨依议。钦此。钦遵行知。并迭次片催到部。臣等接阅之下。当将部库现存银数。与各项应放银数。比较核算。非谓不能相抵。实属大相悬殊。焦灼万端。莫知所措。谨将实在情形。为我 皇太后 皇上敬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