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286页

有人。才长殊不易觏。方今满汉司员中。求才守俱平者。已未能多得。又何论兼优乎。伏读嘉庆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二十年十一月初二日   圣谕。咸丰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十九日   朱谕。谆谆戒饬。以资格例案文理为言。仰绎   圣训。盖知积獘已深。非旦夕所能挽回。任缺勿滥。徒托空言。有举无劾。已成锢习。全材难得。与其求全责备。适至以伪乱真。不如核实节取。可收得人之效。今欲整饬京察。非详细申明旧章。严定处分。责成枢臣认真考察不可。伏乞再降  严旨。通谕各衙门堂官。恪遵历次   圣训。以为考察。各备一册。密识贤否。公议同览。用凭举劾。首取猷守兼优之员。以备擢用。如不可得。则取资格较久谨厚朴实之员。资格过浅者。苟非才猷特出。不许借口差使。遽行滥保。文理不通例案不明之员。不许滥保。貌似有才轻浮浇薄之员。尤不许滥保。如有此等獘端。一经察出。或被参奏。即谨遵   圣训。照例实降不贷。闻近来京察。堂官多不备册密识。应令京察后。将册封送军机处备查。以观各堂官弃取之公私偏正。  皇上正在冲龄。   皇太后垂帘听政。保一等者。开门之后。虽有引见可觇其年力。 召见可考其语言。而俄顷之闲。岂能考察详细。其应劾不劾者。更无从周知。当责成枢臣。博采时论。秉公考察。乞 饬下枢臣。将保列一等司员。分日传至。详加验看诘问。如有不符。即参奏撤销一等。原保堂官。谨遵   圣训。照例实降。如此核实举劾。认真考察。庶有忌惮。少除积獘。不敢视为故事具文矣。然而此犹其小焉者也。部院之京察。不可不公不严。内外大员之京察。岂独可不公不严。甄别之权。虽   皇太后  皇上操之。而实枢臣替之。劾一不职司员。不如劾一不职大员。臣窃恐瞻徇情面之獘。不专在各部院堂官矣。枢臣果能精白乃心。破除情面。不特能考察各部院司员之贤否。并能考察内外大臣之贤否。
若夫不免瞻徇。无论不能察出也。纵使察出。亦不能秉公甄别。试问上届各部院京察。果皆公且严。乎内外大臣京察。果皆公且严乎。各部院瞻徇之獘。果皆察出乎。所察出者。果皆严办乎。是枢臣先以京察为故事具文矣。又何责于各部院堂官乎。更乞  严饬枢臣。豫将内外大臣。才守声名。孰优孰劣。孰当举。孰当劾。孰当照旧供职。秉公详察。开单进呈。毋得瞻徇庇护。应劾不劾。尤不得徒以衰老无过。与官职较小者。休致数员塞责。如不公不严。经人纠参。惟枢臣是问。而考察枢臣之功过。则在   皇太后与  皇上。枢臣夙夜在公。均有微劳。而其中优劣。亦颇不同。若无所区别。概予议叙。是 朝廷先以京察为故事具文矣。何以倡率下乎。是在  圣明独断。非臣下所敢妄参也。
请整顿八旗人才疏光绪八年         
宝廷
窃维 本朝制度。满汉并用。从前八旗人才辈出。凡汉员所不能办者。满员往往转能有功。今则大异于昔矣。夫外省尚可不分满汉。京官满汉并列。不能通融。合十八省汉人而取之。犹未必人尽称职。旗人之数。不敌一府。亦必勉强备员。岂免滥竽之诮。此时如此。日后可知。近年八旗文风。未见大逊于前。何以消乏如此。推原其故。一由于官学废弛教育无法。虽不乏读书应试之人。而专攻举业。所学皆非所用。一由于开捐以来进身太易。捐一笔帖式。谋入档房。但能奔走攀援。虽目仅识丁。不十年即可富贵。纵有聪明可造之材沾染陋习。亦渐趋于轻浮卑佞。故有谓档房为汨人之渊。语虽近激。非过论也。今欲培八旗人才。必自整顿官学与笔帖式始。整顿官学。前已有  旨交议。至笔帖式。则尤不可缓之图。八旗就此途者。较他途为尤多。必当急加整顿。整顿如何。惟教之习例而已。查考试笔帖式。定制极严。今则枪替传递。无獘不有。清理非易。既未能遽清其源。似不可不亟疏其流。近来堂官视笔帖式如吏役。往往不整顿。即有心整顿者。亦不过严考察。勤簿册。就令笔帖式日日到署。迎送堂官。所习仍奔走伺候。于公事何益乎。于笔帖式何益乎。是仍导之为轻浮为卑佞也。考试难于核实。不如核之于到部。拟仿外省分发佐杂佐贰到省考试之法。变通试之。凡笔帖式到部。不论实缺候补捐纳考取。一律试以满汉文。必大致通顺。方准作为到部。其太荒谬者驳回。令自学习三年。再赴部考试。如仍不通。仍驳回。学习一年。再赴部考试。必能通顺。方准留部学习。三年期满奏留。亦必遵例认真甄别。不准虚应故事。如到署考试。与奏留甄别不认真者。堂官以瞻徇论。各部立学例馆。择司员之深于例者。派充教习。不分满汉。合一署笔帖式。皆使习例。汉文浅者。先教之习汉文。每月堂官考之。分别优劣。每季再考。年终大考。优者酌予乌布。劣者酌开乌布。三年京察。以例案之生熟。并差使之勤惰。分别等第。题升主事。其不愿习例者。纵翻绎精通。差使奋勉。虽保一等。但送别项差使。不准题升主事。主事者。员外郎郎中之阶。行将主稿掌印。安有不通例案。而克胜任者。近来满司员中。半皆备员。公事但恃汉员与书吏主持。不习例故也。闻直隶按察使刚毅在部时。专心习例。从学甚多。及官外任。甚有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