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618页

章之入。则生鄱阳之泽以渟之。故江得以舒缓其流。汉之入江也。曰曰夏曰沌。皆其分泄之道也。而犹未足以杀其势也。是故圣人为彭蠡之泽以渟之。为北江以分之。此所以斡旋造化者也。地之有水也。犹人身之有血脉。行于隧道之中。何致泛溢为患哉。是故水不激不怒。不塞不溢。不尽其利不罹其害。是故经典垂万世之大法。
论江水十二篇
赵仁基
道光三年。江水大溢。皖省成灾。滨江耆老以为未经见也。越十一年水再溢。较三年复增数尺。沿江田亩无不淹没。堤塍无不决溃。则更为奇灾。以为数百年所无矣。然是年自五月至六月。霪霖不止。上游诸川之水。同时并发。致此不经见之巨涨。理或宜然。及十二年苦旱。而江流之涨。较平时为甚。心始疑焉。十三年夏。晴雨应时。阴阳适中。而自六月以后。江水日增。至八月乃与十一年分寸适合。以千百年不经见之奇灾。三年中乃两见焉。于时灾之重轻。等于往年。而民之疾苦则尤甚。余方为怀宁令。平日耳闻。兹乃目。绸缪阴雨。幸而获全。然杞人之忧。不在已往之灾年。而在将来之患。常于稠人广座中。谓频年大水。昔所谓变。今恐遂以为常。辄推往日致患之由。并为今日防患之计。闻者或疑或信。余以十四年四月受代。比五月而江水复至。其所至虽未逮前。相去亦已不远。节甫小暑。势未有艾。往岁之灾。又恐复见于是。益信余平日所持之说。不为无因。而江之为患。为未可遽息已。
或问曰。江水为患。决堤防。坏田庐。自古有之。然不以为常也。今频岁皆然。则必有故矣。敢闻何故。余曰。言此者亦多端矣。或以为蛟水之屡发也。或以为海口之不纳也。夫蛟水之发。病在上游。海口不纳。病在下游。余皆不谓之然。蛟居深山之中。感风雨而发。其力足以崩决山阜。破坏川谷。水之所至。高或数丈。远或千里。然率一直注。乘溪而入大河。其迹遂泯。使一蛟之水。措之于江。则不能加毫末也。若聚千百蛟之水。同时并发。则蛟之产不能约而同。蛟之出不能比而合。又山中蛟患。于古有之。不闻频岁相仍。若操左券。且人所称为蛟者。非真见蛟水中有所指。实不过山水骤发。其势汹涌。遂以为蛟。其实深邃之山数日骤雨。则水奔腾如注。一昼夜可长丈许。半日雨止则遂消退。是蛟非蛟。乌从深辨。即曰是蛟。而江能容之于往年。不能纳之于今日。是江已失其常度。病因蛟见。而实不起于蛟。海为百川所归。海水或高。则江流不纳。坐致壅溃。于理最近。然既由海水不纳。则江流入海之处。必先受病。滨海居民。当早被淹。下游未淹。何至上游先受其害。且频年江水骤发。皆先闻豫章汉阳大水。次至皖江。及皖江淹。而金陵瓜步以下。尚不闻有水患。迟之又久。始与上游相同。此可知患不起于海水。非熟察情势。乌能知之。
然则江之为患何繇。曰。此非一朝夕之故也。孟子曰。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河患自三代以后皆有之。淮水为患迄今始有之。汉水上游闲有漫溢。及江汉既合。则皆安流数千里以入于海。盖四渎之中江最大。亦惟江最安。水由地中行。数千百年如一日。今以数千百年由地中行之水。一旦行于地上。直注数千里。旁决数百里。每岁如是。习以为常。则千古非常之害必有千古未有之原。明乎其原。而江之为患。乃可识矣。
何以明其原耶。曰。太平日久。生齿日繁。未有甚于今日者也。生齿繁。而天下之田亩。不足给民之耕。天下之生计。不足尽民之力。地无余利。而欲更求其利。民有余力。而思别用其力。于是辟千古未有之局。开千古未有之端。事起于积渐。而患遂中于隐微焉。古之耕者。平原广隰而已。今则平陆不足。及于山陵之田。层级垦辟而上。可以蓄流泉。植嘉禾。虽山田而与平陆同科。其山形之陡峭者。流泉不能蓄。嘉禾不能植。于是种苞芦藷芋之属。不必耕地使平。因山之势。斜行旁上。皆可下种。皆可有收。始而一二郡邑有之。继而数省有之。近且深山穷谷。人迹素罕。皆有户口错居其闲。结草为棚。谓之棚民。无山不垦。无陵不植。初既作苦。久乃获利。盖自秦蜀楚吴。延万余里。所在无虑皆是矣。夫此棚民习筋力之勤。谋开垦之利。自谓与人无患。与世无害也。然山未垦之先。所生者树木。所积者草茅。盖有洪荒至今未尝开辟者。今将垦而为地。以种苞芦藷芋之属。则必锄削其树木。诛夷其草茅。使草尽土见。然后可以惟吾所植。山势既陡。略无平衍。设遇霖雨。则水势建瓴而下。草去土浮。挟之以行。溪谷之闲。水皆赭赤。势既湍急。旦夕千里。泥沙所至。不期自远。故晨居山陵之颠。夕已达于江河之内。充类之尽。不至陵谷互易不止。夫此开垦种植。既秦蜀楚吴数千里皆是。一遇霖雨。则数千里在山之泥沙。皆归溪。而数千里溪之水。又皆奔流激湍。转迁徙以达于江。江虽巨。其能使泥沙不积于江底哉。江底既积而渐高。复遇盛涨之时。其能使水不泛溢为患哉。然其事实千古所无。迟之数十年。而害乃见于今日。故曰事起于积渐。而患中于隐微也。水溢由于沙积。沙积由于山垦。是则然矣。然山之垦辟。远或百年。近亦数十年。江之受病非一日。何至今日而病乃见。且道光三年成灾之后。中隔六七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