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三水相抵。流缓沙停。不能畅达。是以下壅而上溃。比年以来。三河上游皆决。而保霸文大之闲。胥为巨浸。此其流弊也。是格淀堤为第一吃紧处所。其残缺卑薄者。必应急为修补。自当城以下。修筑坚实。不设涵洞。以复其旧。再将子牙故道一律挑浚。使仍由红桥入运。庶束溜遄行。沙不旁散。自无壅塞之患矣。
一大清河以东西两淀。为停蓄宣泄之地。故其下游谓之淀河。今两淀大半填淤。不能容水。一经盛涨。则北岸之新安雄县霸州。南岸之任邱保定大城文安。咸受其害。若非大加疏浚。无以畅达众流。查两淀以保定县之张青口为界。自张青口以上为西淀。以下为东淀。虽淀形延广。不能施功。而淀中通流之渠。则有可疏导。西淀受唐沙滋涞易诸川之水。每当汛发。泥沙俱下。所恃以不淤者。惟在下游之速为宣泄。似应开通赵北口桥下各河导西淀诸水。由毛儿湾入玉带河。又开通雄县之河。以分白沟入淀之势。又开通卢僧河。以分白河上游之势。至东淀之中亭河。上承玉带河。下入台山河。似宜挑浚宽深。使与玉带河分流。以杀盛涨。又玉带河自苑家口以东。分南北中三股。其由苏家桥东至石沟又东由台头出杨芬港者为南股。其由台山东至胜芳者为北股。其由赵家房东至胜芳者为中股。二股俱由辛张出杨芬港。与南股会。此三股实为东淀之腹。急宜各加挑浚。使周通贯注。以资畅达。又西淀赵北口一带。向有渔利之徒。捞泥筑圩。树艺靛草。日久渐成水田。阻遏水道。莫此为甚。似宜委员勘明。先行押令开除。以利转输。东淀中芦苇丛生。阻碍水道之处。亦须芟除净尽。以清淀底。至两淀南岸之千里长堤。自高阳以迄大城。绵亘七百余里。自嘉庆六年异涨之后。处处残缺。必得一律加高培厚。以资捍御。除现应修筑者。业经奏明赶办外。其余应令各地方官随时查勘。估计办理。一永定河汇恢桑干壶流三洋诸川之水。自西山建瓴而下。一过芦沟。则地势渐平。水流渐缓。而沙亦渐停。及至下游。则沙无去路。而日渐淤塞。盖永定河不能独流入海。必南会大清河。又南会子牙河。及南北两运河。而后达津归海。以全省地形而论。则四河皆在前。而永定独居其后。当大汛之时。清流前亘。众水争趋。浑流不能畅达。则水缓而沙停。是永定有泄水之区。而无去沙之路。此其所以难治也。所恃以容沙者。惟四十余里之下。可以任其荡漾。但历年既。久南淤则水从北泛。北淤则水向南归。凡低洼之区。可以容水者。处处壅塞。已无畅达之机。下口淤高。上游河身亦随之而高。两岸堤工。遂形卑矮。难资捍御。今欲治全河之水。必先去全河之沙。自头工至九工。长一百八十余里。两岸之宽自三四里至五六里不等。下口之宽四十余里。一岁之中。除三汛及冰冻之时不能挑挖外。祗有三四九十等月可以兴工。计此四月之中。必不能将一百八十余里之沙。全行运出堤外。而一经大汛。则旧沙甫去。新沙又满。是以每年疏浚中泓下口。但能裁湾取直。疏通梗塞。而不能将淤沙挑除净尽也。淤沙不能挑除。则惟有将两岸堤工。加高培厚。添建新埽。增高旧埽。以资捍卫。或再于上游高处。添建减水坝。以分盛涨之势。似亦为补偏救弊之一法也。
覆陈直隶河道地势情形疏
李鸿章
窃臣钦奉光绪七年二月三十日 寄谕。左宗棠奏拟调马步各营兴修水利等语等因钦此。并准顺天府尹臣咨请主稿会奏前来。伏查近畿水利。关系国计民生。兴修无待再计。臣直以来。经察酌筹办。未敢稍涉膜视。惟限于地势财力。河淀又受病过深。有难尽利无害者。溯自宋元迄明。代有兴作。实效鲜闻。惟北宋何承矩就雄霸等处平旷之地。筑堰为障。引水为塘。率军屯垦。以御戎马。专为设防起见。今之东西淀。皆其遗址。维时河朔本多旷土。堰外即属敌境。听其旱潦。无关得失。故可专利一隅。厥后人民日聚。田畴日辟。野无弃地。不能如前之占地曲防。故治之之法。亦复不易。我朝康熙雍干年闲。屡蒙 圣祖仁皇帝 高宗纯皇帝巡行规画。指授机宜。命贤王重臣董理其事。先后历时数十年。官民用费千百万。浚筑兼施。节宣备至。始克奏功。然旱潦仍不能免。即如雍正四年甫报工竣。而五年夏秋永定等河漫决多口。各属被水者三十余州县。其营成之水田。又因缺雨难资灌溉。未几而多改旱田。盖河道本来狭隘。既少余地开宽。土性又极松浮。往往旋挑旋塌。且浑流激湍。挑沙壅泥。沙多则易淤。土松则易溃。其上游之山槽陡峻。势如高屋建瓴。水发则万派奔腾。各河顿形壅涨。汛过则来源微弱。冬春浅可胶舟。迥不如南方之河深土坚。能容多水。源远流长。四时不绝也。伏读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 高宗纯皇帝谕曰。从前近畿议修水利营田未尝不再三经画始终未收实济可见地利不能强同等因钦此。 圣谟烛照。洞见本源。此往事之可考而知者也。乾隆以后。未兴大役。道咸以后。军需烦巨。更兼顾不遑。即例定岁修之费。亦层折减。于是河务废弛日甚。凡永定大清滹沱北运南运五大河。又附丽五大河之六十余支河。原有闸坝堤。无一不坏。减河引河。无一不塞。其正河身淤垫愈高。永定河在雍干时。已渐高仰。今视河底竟高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