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536页

妙。山东现筑之堤。必当增卑培薄。以收攻沙之效。此之谓厚堤岸。周髀算经曰。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赵君卿注云。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之厄。使东注于海而无浸溺。乃勾股之所由生也。郭守敬算学名家。尝以海面较京师过汴梁。定其高下地形。是治水必用算学。古人已有明证。今宜于东省河流之处。用明算术者。测量高下。因势利导。成奠定之绩。此之谓精测算。本年五月闲。王大臣会奏。闻德国来因河等处。机器浚治有效。应确加询访外洋办法。仿造试行。又用小轮船拖带混江龙等船。终日飞行。当有刷沙之效。此为浚治下流之计。破前人所未有也。愚见近人吴县冯氏文集。即详言西人刷沙之法。法用千匹马大火轮置船旁。可上可下。于潮退时下其轮。使附于沙而转之。沙四飞随潮而去。凡通潮之地皆宜之。夫古无浚海之法。亦无海战之事。今既有海战之事。亦当有浚海之法。事变日新。非常论所可拘。可于船局创制一艘。试行于黄河海口果效。则利益大矣。此之谓试轮机。
然今黄河既决。挟淮而下。目前之患。江省为急。则防御之。疏消之。宜何如。曰。是又有三要。一曰通引河。一曰修高堰。一曰疏海口。现在黄势未定。大约以洪湖为归。由洪河而达于清口。则有引河七道。曰张福。曰裴家场。曰张家庄。曰烂泥浅。曰三岔河。曰天然。曰天赐。束御两坝之闲。又有太平河。自黄河改道。率皆淤塞。如欲挑浚旧河中泓。疏消漫水。则必于此引河及太平河。择要挑浚。仍使上接洪湖。下就黄河故道。用黄率清。顺流而下。然后足为漫水归宿之区。而高堰不至吃重。此之谓通引河。嘉庆闲。御史徐寅亮奏称。高堰日见残损。遇西风急浪。动辄坍掣二三百丈不等。设有疏虞。淮南民命。恐付诸波浪。道光四年。黄河倒灌。偪淮攻堰。高堰遂决。下河几为泽国。是高堰虽土石坚工。足资捍御。而溜势既盛。安保无虞。故必详细查勘。以及周桥翟坝智仁等五坝。一查勘。务使修筑坚固。或用包氏泥草搂护之法。或用吴氏碎石坦坡之议。速估速办。保护堤身。目前既为抵御漫水之计。即决口赶堵不及。明春汛发。亦稍有恃以无恐。此之谓修高堰。高堰之东。为下河兴化东台盐城阜宁高邮宝应山阳七州县是也。山阳则有庙湾。盐城则有天妃石。兴化则有丁溪白驹。宝应则有朦胧喻口。其它盐场小渠。不可胜纪。皆通湖以入海。而射阳湖为其归墟。带场河为其脉络。尤不可不通为疏治。以备堰坝漫溢之水。使去路多而消水易。万一灾及下河。亦为补救之一法。此之谓疏海口。虽然。又有要之要焉。用大众。兴大工。皆以爱人为本。元之贾鲁。虽有治河之功。而元末之乱。由兹以起。由其昼夜程督。不恤众也。皖省民风强悍。遭兹荡析。已为可虑。而哥老会匪。伏莽甚众。以数万众之工役。用之有恩。而齐之有法。不生一事。不累一民。非公忠体国之大臣。乌乎能哉。乌乎能哉。
筹河论中  
宗源瀚
自兰仪铜瓦箱之决。河由大清河入海。在汉唐时别于北渎。是为东流。金元来与南流对举。谓之北流。兹始于咸丰五年。至同治十一年。北流垂二十年无事。自侯家林决后。治之无方。连岁壅溃。今遂有南还故道之议。又有三分南流之请。中外相持。莫衷一是。为拒之之辞者有三。曰堤残。 国帑糜。淮扬病。然山东之堤未大完。且屡溃也。河在东境。亦未尝不糜帑也。山东灾区。东抚奏有十六万余家。今尚有三万家在水中也。三者乌足以折之。然民病如是。廷议尚多谓郑工竣后仍必北流。此无他。南还非人拒之。乃天拒之。河拒之。人末如之何者也。何谓天拒。神禹之河。至一千六百余年。而不能不有宿胥口之徙。迨入千乘称最治。亦逾八百年而徙。自南流入淮。元明以来。屡病不一病。万不能媲前绩。然亦六七百年于兹矣。自铜瓦箱决入大清河。河无大患者二十年。为从来所罕见。此其中盖有天焉。何谓河自拒之。自豫东以入江境。河若南还故道。则徐州其首也。嘉庆十七年。江督河督会奏曰。河底年年淤高。徐州东门一带石工长二百余丈。紧靠城墙。今石工高出城上。二十三年。黎襄勤世序奏曰。徐州堤顶。有高过城垛者。石后土堤紧靠民居。每值报险。阖郡皆惊。纷纷迁避。故道之首如此。南还则桃南北宿南北四厅旧辖。由清江以至外南北山安海防四厅旧河。其身与尾也。中衢一勺曰。嘉庆二十年以后。桃南北外南北等八厅。所辖长河中饱之病且数百里。黎襄勤奏中。言清江浦汰黄堤外。滩地高于民居街市。几及二丈。道光五年南河督张井奏曰。河底垫高。堤身递增。城郭居民。尽在河底之下。惟仗岁请金钱。将河于至高之处。故道之身与尾又如此。邵阳魏源筹河篇。作于道光廿二年。谓自徐州归德以上无不淤。安东上下倒灌中满。愈坚愈厚。两堤中闲。高于堤外四五丈。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复生不能治。断非改道不为功。人力预改之者上也。否则待天意自改之。果不出数年。而大河遂北徙。其言如蓍龟。然当道光以前。大小诸臣极言南河高危不可复治。其时河尚未北去。非拒其南还。而故作危词以难齐鲁之人也。咸丰闲。丰工屡塞屡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