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504页

大土。原亦未尝无说。然而埽无土压则轻。轻则不能入土而易危。轻则不能御溜而易动。动辄走埽。理固宜然。此埽之不压大土者。其弊四也。河工之埽。旧皆用卷。有明一代。无捆船兜缆之举。惟靳文襄治河方略。于堵塞支河。尝用此法。其见于章奏者。自乾隆十八年大学士舒公赫德督办铜山县漫工始然。至将合龙时。犹用卷埽也。嘉庆道光闲。始全用软镶。以为胜于卷埽。盖以其料皆着底。无虚悬偏重之弊也。其法诚善。而其费则视卷埽为尤重。工员惟省费之是亟。于是岁抢修之埽。又变为推枕镶。用丁而不用顺。无裹肚之绳。无提脑揪梢之缆。惟恃两旁之埽以夹之。埽之草率偷减。未有甚于此者矣。捆镶行而卷埽废。推枕行而卷埽益废。今八九十之老兵。不知卷埽为何状。设遇顶冲大浪。船不能捆。其将何以应之。此卷埽之失传。其弊五也。骑马之设。所以拦迎面加镶之料。使之不散。实于顺埽为宜。惟捆镶之埽。每占相承。迎面无安骑马之地。故于上下水用之。非谓必当在两头也。束薪者不束其腰。而以十字架加于首尾。能毋散乎。今自丁埽之行。骑马皆用于迎面。每年所费。与顺埽略同。而得力则迥逊于顺埽。此骑马之无用。其弊六也。
凡此诸弊。非一朝一夕之故。乾隆五十五年。有江南老民汤干学伏阙上言。近年河工多故。皆由不遵古法所致。并条陈卷埽种柳诸事。则其时之埽。已非康熙已前之埽可知矣。今欲渐除诸弊。必自变丁为顺始。然柳枝不用。则埽虽顺。而历时不能久。亦终无以善其后。种柳之事。非三五年不能成。顺埽则随时可易。然变推枕为捆镶。其费不止加倍。在厅员既无此力。且已成之埽。亦未可一朝遂废也。成忠悉心筹议。如旧埽之前。溜势着重。莫善于多抛砖石以其足。以深二丈厚三尺计之。每一丈之埽。当用砖石六方。抛至四五十丈。溜势必可稍减。然用砖石已三百方矣。今砖石之堆。大抵多虚少实。其在岸有三百方之积者。入水之后。不知用至如干。而后有三百方之用也。此一难也。其本无埽段之地。一朝溜至。莫善于改镶顺埽。然顺埽之绳橛。人工皆数倍于丁埽。其费固已不赀。又卷埽之法。无一人能任之者。捆镶则非船不可。新生之险。急于星火。虽缆橛亦苦不能应手。又安得船耶。是又一难也。必不得已而思其次。其惟留磴乎。其法于新生之埽。本拟面宽一丈者。头坯加宽至四丈。其后每加镶尺余。即收进一尺。约计埽高二丈。可收进一丈五尺。埽面之宽但存一丈。层层收缩。有如磴然。乾隆时尝行之。节省镶埽之费。以为培高堤岸之用。行之未久。或有谓其无益者。其事遂罢。以今思之。省费诚亦无多。然逐层留磴。则虽在丁埽。亦有收分。不至有兜溜淘深之惧。是无易丁为顺之名。而有易丁为顺之实。埽前之水。断不能深至三丈也。成忠尝询之营员或以为可。或以为不可。姑试行之。较之变推枕为捆镶者。其费究可大减也。若诚无益。则惟捆镶及砖石而已。百年之弊。非一日所能除。亦非一言所可尽。为之以渐。庶几尚有复古之日欤。
一曰重堤宜筑也。自明潘宫保之治河。即有缕堤遥堤之制。河防一览所载河图。自荥泽武陟以至云梯关。未有不两堤者。又兼筑月堤格堤于中。略如今之圈。我 朝靳文襄公因之。虽徐州已下。地势太狭。闲有不筑遥堤以省费者。然遥缕并见者。固十之七八也。当明季及我 朝顺治年闲。黄河之患。惟河南为甚。说见顺治十八年十月总河宫保朱公梅麓奏中。迨靳文襄公总督南河。其时为康熙十六年。距朱公具疏时。仅十六七年耳。而其见于文襄公之书者。一则曰。徐州以上。堤固河深。绝无河患。再则曰。治河之事。莫难于保险。开归以下。堤多者至四五重无甚险。前后情形。其不同也如此。成忠查河南通志。自顺治八年总河杨公茂勋始。筑堤之役。无岁无之。朱宫保在任十年。设因地远近以次调夫之法。民服其公。所筑尤多。自是岁以为常。起顺治八年。终康熙二十九年。计四十年中。筑堤凡一百八十三处。此靳文襄公所以羡中州黄河两岸遥堤格堤月堤之多。而自堤成之后。所以直至康熙之六十年。仅决詹家店之一处也。重堤之大效如此。今河南南北两岸。旧堤犹有存者。然残缺已甚。稍完整者不及十处。欲一一修而补之。诚非容易。然每年砖石麻之外。例有土工银三四万两。营汛各员。赖此自效。此木有之款。不待加增者。现在有工之处。堤面宽皆八丈十丈。并有过十丈者。此近年整顿河工之成效。迥非四五年前之比。既已高厚坚整矣。岁支土工之银。尚有赢者。正可加筑重堤。先自有工之处始。次及虽无工而不可恃者。然后再于最要之处。修其重堤后之重堤。如下南十七堡圈之外。又有十七堡至二十六堡之大圈是已。期以十年。旧堤尽复。然后再议其它。如是者有大利二焉。一曰水戗。凡大堤危急之时。抢筑堤里。谓之帮里戗。水戗云者。不戗以土而戗以水也。非大溜不能塌堤。既塌堤矣。多筑二三丈之里戗。是否有济。殊不可知。惟于重堤之处。预筑格堤。以成圈。一旦事急。竟从堤之下游开口放水。使内塘先为水据。则外堤有所凭以为固。所谓戗也。河防一览图内说之甚详。以为治河之法。莫妙于此。今人不加深考。往往疑畏。不知南河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