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496页

。即如王景用钱百亿。共一千万贯。合银五百万两。尚不及兰阳武陟之半。河既由地中行。无高仰。自无冲决。即使盛涨偶溢。而堤内堤外相平。一堵即闭。不过如永定河塞决之费。一二十万而止。新河北不驾太行之脉。南不驾泰山之脉。介两脉之闲。所刷皆尘沙浮土。日益深通。且南岸有旧河淤身千余里。高五六丈。宽数百丈。以北岸为南岸。新河断不能再侵轶而南。
虽自考城以下旧河。迤逦益南。距新河渐远。难尽借北堤为南堤。而河如南决。则断不能冒截而过。北岸自辉以上。西薄大伾山。自辉以东。有平衍。无洼下。加用砖工护堤以御大溜。河必不舍深就高侵轶而北。禹河由冀州入海。史言载之高地。是冀北不洼下之证。即使数百年后河流偶北。如北宋之复禹。亦无庸挽之使南矣。姑毋侈王景河千年之远效。而数百载闲大工费必可省矣。其平时岁修。则姑复 国初之旧。以一河道驻张秋督南岸北岸上游下游数厅官。及河标武职。数十员而止。可裁员大半矣。每厅辖境。不能过百里。缘盛涨时。鞭长莫及也。若水由地中行。则无险工可抢。故无用多官。岁修及倒塘济运。至多以数十万计。如 国初旧额。岁可省五百万。十数年可渐复乾隆库藏之旧。大利一。河北自辉南境。凡沙河所经。如原武阳武延津封邱考城直走山东。皆历年河决正溜所冲之地。非沙压。即斥卤。皆土旷人稀。无辐辏阛阓。而南自开封。下至淮海。旧河涸出淤地千余里。以迁河北失业之民。舍硗瘠得膏腴。不烦给价买地。大利二。洪泽湖畅出入海。高堰可不蓄水。涸出淮西上游民田数万顷。大利三。五坝不启。下河不灾。淮扬化为乐国。大利四。河不常患。帑不虚糜。而后 国家得以全力饬边防。兴水利。尽除一切苟权宜之政。大利五。其新河岁修数十万金。但取诸旧河旧湖涸出淤地升科之项而有余。 国家更不费一钱以治河。大利六。此六利者。天造地设自然之利。非非常之事也。亦不必需非常之人也。但须廷议决计于上。数晓事吏承宣于下。晓谕河北州县当水冲数十里内之民。以兰阳武陟之已事。令其徙危就安。徙害就利。舍硗瘠就膏腴。天下无不知利害之人。断无甘心危地。以待沦胥之事。岂非因势利导至易之策。然而事必不成者何也。河员惧其裁缺裁费。必哗然阻。畏事规避之臣。惧以不效肩责。必持旧例哗然阻。一人倡议。众人侧目。未兴天下之大利。而身先犯天下之大忌。盘庚迁殷。浮言聒聒。故塞洚洞之口易。塞道谋之口难。自非一旦河自北决于开封以上。 国家无力以挽回淤高之故道。浮议亦无术以阻挠建瓴之新道。岂能因败为功。邀此不幸中之大幸哉。吁。 国家大利大害。当改者岂惟一河。当改而不改者。亦岂惟一河。
此山东济南府武定府之大清河。非直隶天津直沽口之大清河也。南北相距五六百里。一系济水。一系水。判然不同。虽二道皆禹河故道。而燕蓟之水皆南流。此北地道高之明证。且密迩 京师。断不可用。惟东道天然大壑深通。且为历年北决之正溜。天造地设。更无善于此者。胡氏渭尚责王景不知复禹河冀州故道。未能尽善。岂殷室五迁为患之河。反胜于汉唐千年无患之河乎。但慕师古。无裨实用。斯则书生之通蔽已。
筹河篇下  
魏源
或曰。史称王景治河。发卒数十万。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于千乘海口千余里。千乘。今利津县。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原注。砥绩山名。案绩当作碛。盖山麓石矶插入水中者。必破去。方免碍水道。直截沟。逢湾取直。防遏冲要。即今扫坝。挑溜御险疏决壅积。旧无河槽处。别开引河。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溃漏之患。说详下文。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十万曰亿。凡用钱千万贯。明年夏。渠成。兴工于先年霜降后。逾春毕工。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原注。引十三州志曰。成帝时。河堤大坏。泛滥青徐兖豫四州。乃以校尉王延代领河堤谒者。秩千石。或名其官为护都水使者。中兴以三府掾属为之。其法皆与后世治河相仿。惟十里立一水门。得无分泄水力。溜缓沙停。蹈贾让多开渠门之失。违潘靳束水攻沙之议。曰。潘季驯治河。亦有闸坝涵洞。以杀盛涨而淤洼地。景之水门。即潘氏之闸洞也。更相洄注。使无溃漏。则水门外必仍有遥堤以范围之。即汉人所谓金堤。又谓之石堤者。潘氏遥堤相去千丈。内有缕堤相去三百丈。河槽常行缕堤之中。日夜攻沙。若水门不在缕堤外遥堤内。则一泄不返。安能更相洄注而无溃漏耶。计王景新河。初年渠身尚浅。伏秋二汛。往往溢出内堤。漾至大堤。故立水门。使游波有所休息。不过三四日。即退归河槽。故言更相洄注。若数年后。新河涤深至五六丈。则大汛不复溢过内堤。而水门可等虚设。故能千年无患。然则十里一水门者。盖其开放新河时。使皆洄注于内堤左右。而非泄水于外堤乎。用钱千万贯。不及近世兰阳武陟大工之半。而遂建千载之绩。何惮而不为。曰。王景筑堤千余里。用钱千万贯。其时物力视今贵贱悬绝。果能以今日银价。合古时钱价耶。曰。王景之费。一由于初创新道。故有凿阜破砥直截沟之劳。二由于十里立一水门。更相洄注也。今则因其故道。无复凿阜破砥之功。是费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