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漯川屯氏津以分之。有巨野梁山泺以潴之。故其势顺。今之河。欲南而束于堰。欲北而阻于堤。又挽之以入运。掣之以入淮。故其性逆。孟子言禹功。曰疏瀹排决。诚取议之上者。而变通之。徐图之。岁时疏达之。则虽谓禹之复可也。虽谓黄运并行而不悖可也。
筹河篇上道光十二年
魏源
我生以来。河十数决。岂河难治。抑治河之拙。抑食河之餮。作筹河篇。但言防河。不言治河。故河成今日之患。但筹河用。不筹国用。故财成今日之匮。以今日之财额应今日之河患。虽管桑不能为计。由今日之河。无变今日之道。虽神禹不能为功。故今日筹河。而但问决口塞不塞。与塞口之开不开。此其人均不足与言治河者也。无论塞于南。难保不溃于北。塞于下。难保不溃于上。塞于今岁。难保不溃于来岁。即使一塞之后。十岁数十岁不溃决。而岁费五六百万。竭天下之财赋以事河。古今有此漏卮填壑之政乎。吾今将言改河。请先言今日病河病财之由。而后效其说。人知 国朝以来。无一岁不治河。抑知乾隆四十七年以后之河费。既数倍于 国初。而嘉庆十一年之河费。又大倍于乾隆。至今日而底高淤厚。日险一日。其费又浮于嘉庆。远在宗禄名粮民欠之上。其事有出于上者。有由于下者。何谓由上。 国初靳文襄承明季溃败决裂之河。八载修复。用帑不过数百万。康熙中堵合中牟杨桥大工。不过三十六万。其时全河岁修不过数十万金。盖由河槽深通。而又力役之征。沿河协贴。物料方价皆贱。工员实用实销。故工大而费省。乾隆元年。虽 诏豁各省海塘河堤派民之工十余万。而例价不敷者。尚摊征归款。至四十七年。兰阳青龙冈大工。三载堵闭。除动帑千余万外。尚有夫料加价银千有一百万。应分年摊征。其时帑藏充溢。破格豁免。而自后遂沿为例。摊征仅属空名。每逢决口。则沿河商民。且预囤柴苇。倍昂钱值。乘官急以取利。是为河费一大窦。然乾隆末大工。虽不派夫。而岁修抢修另案。两河尚不过二百万。及嘉庆十一年。大庾戴公督南河。奏请工料照时价开销。其所借口不过一二端。而摊及全局。于是岁修抢修顿倍。岁修增而另案从之。名为从实开销。而司农之度支益匮。是为河费二大窦。计自嘉庆十一年至今。凡三十八载。姑以岁增三百万计之。已浮旧额万万。况意外大工之费。自乾隆四十五年至今。更不可数计耶。此之谓费浮自上。其浮自下者。自靳文襄以后。河臣不治海口。而惟务泄涨。涨愈泄。溜愈缓。海口渐淤。河底亦渐高。则又惟事增堤。自下而上。自一二岁以至十岁数十岁。河高而堤与俱高。起海口至荥泽武陟。两堤亘二千余里。各增至五六丈。束水于堵。隆堤于天。试以每岁加堤丈尺案册计之。必有二三十丈。其实今堤不及十分之二。不曰汛水淤垫。则曰风日削剥。以盖其偷减。其实汛水仅能淤堤中之河身。不能淤堤外之官地。试以堤外平地高低丈尺诘之。则词穷矣。即此加堤之费。已不下三万万。河身既淤。大溜偶湾。即成新险。于是又增另案之费。河堤既高。清水不出。高堰石堤亦逐年加高。于是又增湖堰之费。亦不下三五万万。是以每汛必涨。每涨必险。无岁不称异涨。每岁两河另案岁修。南河计四五百万。东河二三百万。溃决堵合之费。人能知之。能患之。其不溃决而虚糜之费。则习以为常。且不知之。且不能患之也。
堤日增。工日险。一河督不能兼顾。于是分设东南两河。置两河督。增设各道各厅。康熙初。东河止四厅。南河止六厅者。今则东河十五厅。南河二十二厅。凡南岸北岸。皆析一为两。厅设而营从之。文武数百员。河兵万数千。皆数倍其旧。其不肖者。甚至以有险工有另案为己幸。若黎襄勤之石工。栗恭勤之砖工。即已有縻费罪小节省罪大之谤。此之谓费增自下。是以国家全盛财赋。四千万之出入。无异乾隆中叶之前。巡幸土木普免之费。且倍省于乾隆之旧。而昔则浩浩出之而不穷。今则斤斤撙之而不足。是夷者。民财之大漏卮。而河工者。国帑之大漏卮也。然则今日舍防河而言治河。可乎。惩糜费而言节用。可乎。曰。无及矣。南河十载前。淤垫尚不过安东上下百余里。今则自徐州归德以上无不淤。前此淤高于嘉庆以前之河丈有三四尺。故御黄坝不启。今则淤高二丈以外。前此议者尚拟改安东上下绕湾避淤。或拟接筑海口长堤。对坝偪溜。以期掣通上游之效。今则中满倒灌。愈坚愈厚愈长。两堤中闲。高于堤外四五丈。即使尽力海口。亦不能掣通千里长河于月之闲。下游固守。则溃于上。上游固守。则溃于下。故曰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复生不能治。断非改道不为功。人力预改之者。上也。否则待天意自改之。虽非下士所敢议。而亦乌忍不议。
筹河篇中
魏源
河决南岸与决北岸孰胜。则必佥曰南决祸轻。北决祸重。北决而在上游。其祸尤重。决北岸上游者。若乾隆青龙冈之决。历时三载。用帑二千万。又改仪封考城而后塞。嘉庆封邱荆隆工之之决。历时六载。后因暴风而后塞。武陟之决。用帑千数百万。亦幸坝口壅淤而后塞。南岸则虽在上游。亦不过数百万可塞。是地势北岸下。而南岸高。河流北趋顺而南趋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