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465页

>沈葆桢
凡羁所人犯。往往甫经报病。即以不治。推其得病之由。多因所睡地板之下。潮湿积秽。日渐熏蒸所致。犯人羁候日久。气必衰弱。处此积秽之地。人易生病。病易速死。理固然也。更有板片俱无。犯人即睡在泥地上。尤易生病。查粤东州县缺。羁所每年死者。已不乏人。繁缺则不可胜数矣。慈祥官府。目情状。能不动心。特经理未得其方耳。历观各处羁所。俱系将地板钉呆。下面不能打扫通气。犯人在板上昼夜坐卧。或病时便溺。或病毙后将板洗刷。秽水流下。日积月累。其板下尘灰堆积。秽污之气。已不堪闻。虽日在板面打扫洁净。焚烧苍朮诸香。亦无益也。至于春夏以及交秋。时而潮湿。时而闷热。气候不定。因此传染疫证者有之。且押候之犯。其中或受刑不轻。或米饭不继。忧惧焦思。尤易生病。处积秽之地。受郁蒸之气。其生病速死之由。大率类此。况犯人终日坐卧板上。亦易得脚肿之病。是以病故之犯。多面黄脚肿。亦未始非地板铺满。足不得舒之故也。窃思人命至重。既非命盗大案。果能时常清厘。讯结开释。不致久押。固为第一上策。奈其中有刁徒妄控。或讼棍挑唆。非一讯所能结。必须传齐证佐。始可定案。至贼案之诬扳牵连。更不能免。于是押候之犯。迟之又久。既不犯死罪。而并可无枷杖之罪者。亦复不少。乃因羁所污秽。而竟至病毙于此。实堪惨伤。凡羁所地板钉呆者。必须改作大块活板。所费无多。而保全人命不少。至于改作之法。先将旧时秽泥。挑去一层。另换新土。上面铺用青砖一层。后用木桩深钉入土。做成横架于上。上用板三块。每块宽约二尺零。以横可睡人为度。离地高一尺许。一室之内。三面镶成大块板。如大围炕然。中留空地。犯人坐则可以垂足。起则可以行走。如是。则板之下。凌空透气。板下每日可以打扫洁净。即无秽气熏蒸。此全在经管羁所者。监督看役为之。或闲有犯人患病。竟至病故。其便溺臭秽之气。板已系活动。尽可将活板取出。外闲洗净。再行搬进。仍旧铺好。虽有虱蚤臭虫。亦易剔除。如房屋十分窄小。约看地方开窗通气。虽不能中留空地。亦可改用活板。或房屋低矮。离地五六寸皆可。惟须饬令看役。于三二日内。将板取起。打扫一次。务要洁净。或留空一边亦可。道光十二年。有人任海康县。行之一年后去。看役云。往年病毙者颇多。自改作活板后。今岁病毙不能保者。一人而已。电白县于十九年行起。至二十六年。历数年之久。亦仅病毙不能取保者十人。至死生有命之说。有富贵寿考之人。或大恶人方可言命。其它芸芸之众。乃世闲可有可无之人。即其命。亦是可生可死之命。援之则生。置之则死。于此亦可见矣。凡公门中可行方便之事。不一而足。特患人不肯行耳。即此羁所改活板一节。洵为良法。一日改之。则百年藉为补救。一处行之。则各处皆可取法。果如是。所以保全人命。实难以数计。上天有好生之德。为民上者。岂有不乐善行仁。忍其死而不救之理。是皆司事者未得其方。遂谓欲救无术。或行之不力。习焉不察耳。所费甚少。所全甚多。愿有父母斯民之责者。熟察而速行之。
暂系平民受害最酷议        
汤用中
国家以民为本。凡所以教之养之。良法美意。无微不至。至于刑狱。尤为慎重。明律所垂。昭然若揭。惟暂系平民待质。其所以矜恤之者。未有明文。伏思臬司为通省刑名总汇之地。凡案关疑难重大之时。若不提省平心研鞫。不足以彰公道而服人心。惟案经提省。则一案之干连人证。不得不与之俱来。此辈或缘事牵涉。或挟诬指。初非皆有罪之人。一经牵入。则胥役之追呼。里保之抑勒。久已破产亡家。迨至随同解省。皮骨仅存。羁管公廨。既不能营贩以自给。又无人为之送饭具衣。所恃者惟日赖官捐之数十文。而此数十文之果能入腹与否。尚未可知。惟听典守者之恣情克扣。非礼凌虐。夏则人多秽积。疫疠熏蒸。冬则严寒裂肤。冻馁交迫。死亡相继。骈肩连首。冤苦难伸。有目不忍耳不忍闻者。试举生平游之所到。得诸亲见者言之。昔在浙江省城。见仁钱二县系囚报死者纷纷。初以为罪犯也。心骇其多。细询之。则皆外府解省之干连人证。始悉其弊。约计一岁死者不下三百余人。及至皖。臬署去首邑稍远。或月三四至。或月五六至。至则邑门之左右。必有横尸待验。或二或三。其弊与浙等。而死者之数。亦相上下。前岁过保定省城。留心细访。则通岁死者多至五六百人。直隶为畿辅重地。刑狱较繁。而首邑清苦。捐垫有限。仰给无资。故死者尤多。惟河南办理此事。较他省为优。经各大宪捐廉。施医施药。又不时派员巡查照管。藉此生全者甚众。然遇严寒酷暑。亦闲有死者。其它刑狱繁多之地。其拖毙者。又不知凡几。伤心惨目。莫有过于是者。我 朝祥刑普化。凡一讼一狱。钦恤再三。至慎至公。从无枉滥。惟此等无辜瘐毙之人。往往埋首圜扉。骈填幽室。冤惨甚矣。查 国家每岁大辟。多不过七八百起。少不过五六百起。以今目各省情形。合天下计之。一岁横死者。何止万余人。此皆供力役出租税之苍生。乃令岁岁戕之不已。其何以慰  圣主如伤之隐乎。查罪囚入狱。病则医药。死则殓埋。孕则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