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411页

路夹攻。彼也首尾不顾。虽百杜文秀亦将授首。迤西荡平。迤东南自不战而屈矣。惜滇南各大府。当 放之时。百计求退。退之不从。始裴回于交界之地。不察受病之由。不求治病之法。惟恐贼势鸱张。复虑将官跋扈。进退维谷。伥伥何之。梁士美杨盛宗力能相制。杀之可也。否则推心置腹以任之。以毒攻毒。一举两得。其它奉令者宣之以德。梗化者感之以诚。因地制宜。滇南其有瘳乎。若犹疑惧交集。识不足以察情。力不足以御众。犯此四病。渐入膏肓。虽扁鹊复生。亦束手无策。徒作旁观之太息。岂不悲哉。
前议铜本解滇。大局因之而裕。请申论之。夫天地生财。不限方隅。帝王出治。不分畛域。而卒不能不限且分者。由大臣谋国。琐琐目前。不克酌盈剂虚以补其不足。注兹挹彼以遂其流通故也。滇南远在天末。以形体论。特不过一足耳。其置缓图也固宜。然所产者铜。 国家泉政攸关。而天下养命之源也。往者每年额运京铜四五百万斤。江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八省采买八九百万斤。以一千数百万之铜。供各省鼓铸之用。而各省采买之饷。供滇南千百万之人。彼不阙铜。此不阙饷。各安生业。中外恬熙。虽欲驱而为盗而不能。自粤匪倡乱以来。滇南之厂无恙也。转运之路犹通也。各大臣但知拨运军饷。御患于已然。不知筹划鼓铸。弭患于无形。铜运不通。泉政日弛。铸大钱。用钞票。始不足以行诸商。继不足以用诸民。不得已搭放兵饷。八旗绿营。合家饿毙者有之。妻子鬻卖者有之。形同乞丐者有之。军政不备。其咎安在。而滇南游民。皆赖百余厂而生。铜本停则铜厂废。铜厂废则铜丁散。游骑无归。各树党援。或主与客争。或回与汉。势张而官不能制。人众而地不能容。全省骚然。遂成巨祸。要皆不开铜厂之过也。或曰。采卖洋铜近而便。何必远借滇铜为。抑知以急需之饷。买腾贵之铜。利彼而害己。何若运而之滇。两有裨益。再饬八省之督抚。每月各筹铜本一万两。三年归铜。按期解饷。源源接济。派一谋勇素着之大臣。剿贼与开厂并用。附和之贼闻铜厂已开。去谋生理。而贼势日孤。疲敝之兵闻饷糈有着。争自鼓舞。而军威日振。以涣散之贼。当奋发之兵。不数战而渠魁诛。不数年而全滇平。再度形势。多筹工本。先开阳丹茂麓宁台金钗各大厂。次开义都发古九度万象各小厂。取之不尽。运之不竭。各省有铜以开炉。自无大钱钞票之弊。而民困以苏滇省有饷以开厂。自无穷而生变之心。而嚣凌可格。泉复旧制。人乐再生。慎南有幸。抑亦天下之庆。吾故曰。铜本运滇。大局因之而裕者此也。
卷九十七 兵政二十三剿匪五
答魏默深论 圣武记书       
包世臣
仲春奉手书。并尊着  圣武记十一册。属为审定。足下虚怀乐善。荒落善忘如仆者。何足以塞盛意。然亦不敢不尽其所知。国家武功之盛。具载官书。卷帙多至不可究。足下竭数年心力。提携纲领。缕分瓦合。较原书才及百一。而二百年事略备。其风行艺苑。流传后世。殆可必也。仆则以为兵制者。武功之本。必宜列于卷首。而备述部曲俸饷军装行粮前后增减裁并之成规。次列军法。又次列军赏。皆由关外以及现行事例。其奉特旨者。随事声明。以昭详核。至于序述事。不必因地分类。唯宜挨顺前后。逐案编纂。使事因时出。义随事见。得失之故。成败之机。了然心目。则深得古人激射隐显之意。其书不仅以当无为贵矣。仆少小留意武事。据所知闻。自入关以及安南各案。与尊着不无出入。然时远路遥。诸家记载。乡曲传闻。未必尽属可信。且难覶缕指陈。唯川楚教匪。则仆亲见其终始。且在事司命秉笔者。半为旧识。虽身履行闲不过百日。综其大要。实有可言者。善状兵势。无过史公。巨鹿之役。所云九战绝其甬道者。祗六字耳。在当时自有故记可据。若每战分叙。岂复成文。即樊靳诸传。亦止据功簿。分别身自擒斩及所将卒斩获。亦未尝逐阵挨序。况近世军报本不尽实。乾隆之末。和珅柄政。军报皆先责副封。奥援可恃。向壁虚造。十常八九。洎大憝内除。而军官幕客。凿空路熟。此弊不革。自古用兵。一经大创。而开其生路。无不投戈乞命者。岂有无日不战。无战不捷。旋剿旋抚。而匪势转盛如教匪者乎。盖教匪先后大小。为股数十。而领兵官分据要害。皆能专折。一处报捷。即各营知会。免致以重复遭驳诘。此仆所身历切齿。不旋踵而即纳履者也。故据仆所审知。为足下详言之。乾隆六十年。陕西获教首刘松。供有大徒弟在安徽太和县。名刘之协。一面入告。一面飞咨。而陕西咨捕之文。与 廷寄俱以六百里同日到安徽。莫解其故。枢要言。   纯庙假寐。刘之协入梦。是以   谕令急捕。然其事宜不能明也。刘之协先以事解赴河南扶沟县。委员往捕。中途泄其事。使逸去。河南扶沟县事主报盗案云。在楼上月下。望见盗共五人。四大汉。一童子。劫银二百两。即日捕役盘获五人。童子名王双喜。四大汉名张汉潮。齐麟。姚之富。高均德。被囊内有银二百两。堂讯系嵩山香客。其银借之安徽太和县照墙后开参药店之刘之协。扶沟关提质对属实。乃释双喜等。而太和县忽奉安抚径行六百里捕刘之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