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万不能株守一隅以自毙也。必将西扰川。南扰楚。匪特此也。川楚之无赖匪徒。又复相附和。其始也由黔而害及川楚。其继也必由川楚而害及西南。涓滴不塞。流为江河。况黔之贼。非仅涓滴乎。及今不治。后更无及。不待智者而知矣。然说者谓现在川楚皆有兵援黔。未始非分任其责。不知今日川楚派赴之兵。皆其将领带兵前往。非本省大帅为之亲历督率也。又非有明白 谕旨。归贵州巡抚节制调遣也。其战守任其自为。其进退为其所便。本省大帅仅据禀牍为调度。贵州巡抚且以客军相周旋。此而欲望兵事之日顺。难矣。夫用兵之道。惟事权专而后将令一。将令一而后调度灵。调度灵而后事机顺。古未有将多权分而能办贼者也。臣细察川楚援黔之兵。其兵勇未尝不精强。其将领未尝不明干。徒以军无统率。或彼此不相知会。或意见稍有参差。或布置不能画一。数者有一。即难成功。
臣愚以为欲办黔事。则须遴选威望夙着勇略兼备之大员。予以不次之擢。责以督办之任。使其权归一是。无敢掣肘。而又为之宽备粮饟。使之得以专力行闲。庶几呼吸灵通。指臂相应。第黔事极坏。贫苦异常。人人视为畏途。非真能耐劳苦之人。亦不足以经久。臣数年来带兵与各省将领相遇最多。而私心所窃佩者。惟有淮军统领直隶提督刘铭传。治军严整。谋勇素裕。且能勤恤民隐。尤为难得。独其性情过于伉直。稍不合时。然办大事。固不可以小节拘也。今黔事败坏极矣。譬之疾病。元气将脱。不治则必死。治之而稍不得其法亦必死。伏惟 圣明采择。可否予刘铭传以督办贵州军务之任。一切听其布置。责以成效。不准推诿。该提督慷慨任事。且受 恩过重。必当竭忠尽力。以期无王古身名。而报不世之知遇也。惟既责以办贼。必预筹其粮饟。务使月月接济。不至有名无实。乃可以督其有成。现在淮军议撤。江南厘金宽然有余。臣愚以为刘铭传办理黔事。即可令带其旧部一万一千余人前往。再令李鸿章于淮军中得力各勇抽出一万四千人归其统带。计二万五千人。亦足以制贼。第约二万五千人之饟。再加以杂支各项。每月必需银十五万两。乃可不至短绌。此项银两。应请 饬下两江督臣马新贻。于厘金项下按月抽拨委解。不准短少。至刘铭传到黔之后。凡川楚援黔之兵。均归调遣。以一事权。如此。则将帅得人。士马得力。先清教匪而后及于苗匪。臣料黔事不过一。年必可奏效。臣黔人也。非敢有私于黔。亦以黔省阖境生灵。荡然将尽。不一援手。必至靡有孑遗。且黔事去而川楚受无穷之害。川楚受害而天下亦将骚动。灾近剥肤。忧心如炙。是以不揣冒昧。不敢不沥陈于 圣主之前者也。抑臣犹有说者。剿办陕甘滇黔之贼。均利用剿。惟陕甘回匪。则兼用防。然防陕境而剿甘境。则防亦在剿之后。是剿诚为目前用兵定局。然陕甘之回。黔之苗。皆有巢穴可归。有部落可附。惟滇匪与黔教。无一定之巢。无种类之聚。到处裹胁。到处剽掠。情同发捻。臣愚以为办理甘回黔苗之法。剿之外仍须善用抚。非抚不足以穷剿之变。非抚亦不足以收剿之功。特所谓抚者。须彼来就抚。不可我先注意于抚。若先注意于抚。而滇之回屡抚而屡叛。甘之回今日抚而明日叛。甚至有即抚而即叛者。前事具在。不可不鉴也。至于滇之回。黔之教。其攻据城池依附山寨也似发逆。即可以制发逆之法制之。四路进攻。随遇随剿。则彼之伎俩立穷。其走而不守四处焚掠也似捻逆。即可以制捻匪之法制之。分兵兜剿。不令休息。则彼之伎俩亦穷。且捻匪有马可以驰骤。故其收功必先围而后剿。滇回黔教其地利不宜于马。其人情不善乘马。以步贼而仿流贼之意。其围剿也更易。此又宜并力于剿。但能节节稳进。多出侦探。四面设伏。则彼无巢可归。无种可聚。数败之后。无所逃命。直可以聚而歼之。又不可以抚而留余患。且以懈我军心。此固在办事各大臣督抚等临事酌宜。未能一一预为定局矣。
臣知识浅陋。深幸军事粗定。兵饟皆可腾挪。惟陕甘滇黔之事。上廑 宸衷。而黔事尤糜烂破败。至于不可救药。诚恐将来溃决四出。又将贻祸无穷。用特贡其一得之愚。敬献刍荛。以冀仰助 高深于万一。是否有当。谨恭折冒昧具奏。伏乞 圣鉴训示施行。
议滇
金安清
滇患自林文忠经画。迄今二十年矣。每变愈下。今且俨然化外。民贼不分。几无措手之地。为今日治滇计。两策以蔽之。曰用滇饷。练滇兵。则滇寇自灭。革回习。泯回名。则回患自消而已。夫滇非不毛之土也。 国初奠定以来。悯其边远。薄赋轻徭。故定为各省协拨。二百年来。习故蹈常。遂为永例。而不知自食其力。当咸丰初年。大农告匮。筹拨无方。湖南北两省。首倡因地为粮之法。苏浙西皖继之。故能力除发捻两大憝。使犹仰给部拨。其糜烂早与滇黔等矣。东豫陕甘不能仿效。故受祸亦剧。此明效之显然者。滇中物产甚丰。为铜为铅为盐为煤为药料为玉石。承平时。商贾之入滇出滇者。盈千累万。迤西近接外番。贸易尤盛。铜则生生不穷。盐亦出井即是。且本省产米。尚余于本省之民食。非贵州之贫瘠可比。今如酌筹铜本盐本。官为经营。百货之出入。道路梗阻者。即以兵护货。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