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392页

略。惟求实效。毋期近功。西路军事。庶可日有起色。逐渐廓清。一请酌留皖省防军以靖地方也。查剿捻之军。皖勇居其大半。一经遣撤。以皖人回籍者为最多。非独皖军皆颍亳人也。即如淮军初起之时。勇皆募自六安合肥。今则颍亳之人。十居其七。豫军亦十居五六。而各军收降之众。又皆系皖北土著。安插既定。又非以重军镇之不可。
查嘉庆年闲。平定三省教匪之后。以散勇不靖。复劳大兵剿办。今皖省地居四达之冲。为江淮屏蔽。万一有事。则江豫楚三省悉为之动。亟宜弭患未萌。应请于皖军内挑留一万二千人。分为四大枝。每枝三千人。选派得力将领统带。分驻要地。联络弹压。遇有小丑滋事。酌留兵勇镇抚地方。亦请 下东豫两省抚臣。一并查度办理具奏。抑微臣更有虑者。颍亳民情。易动难安。现在军事既定。宜令咸与维新。宽其既往。若再分别良莠。执前事以相诛求。反侧者无以自容。必致别滋事故。前次苗逆伏诛。曾奉 谕旨所有同治二年十月以前仇杀各案。一概从宽免究。仰见  圣谟深远。烛照无遗。应请再申 明谕宣示。凡捻逆未平以前。所有为匪之人。已经投诚遣散者。一律准予湔洗自新。不准再行寻仇指控。地方官亦不得藉端绳求。以安反侧。此后再有作奸犯科之徒。仍照例由各地方官随时严办。以昭戒。以上三条。皆系微臣愚见所及。据实胪陈。是否有当。恭候  圣裁。
议复捻平善后事宜疏   (目录遗佚)
李鸿章
窃奉寄 谕以崇厚英翰所陈善后各条。令臣等妥速议奏。查崇厚前奏体恤将领择养骁健选拔西征三事。业奉六月初七日 谕旨饬准照办。当经传知所部将弁兵勇。无不踊跃欢呼。用能期灭贼。嗣奉七月初五日寄  谕。抄示英翰所奏各条。内称裁撤直隶练军留勇扼一节。接准官文函称。宣化练军。地居独石张家等边口。遵化军则   东陵重地。且近边塞。保定军则省会要区。屏蔽近畿。拟于此三处汰弱留强。未敢悉议裁撤。至南勇久战之余。诚为劲旅。但虑直民愚蠢。或未能耕凿相安等语。系老成慎重之见。臣愚以为兵丁之不得力。非独直省为然。军兴几二十年。其初调兵多而募勇少。而贼势日猖獗。后去兵用勇。规制一新。粤匪捻匪次第削平。功效大着。盖由绿营习气太甚。分布太散。兵丁大半骄隋。将弁又不一心。勇则募自田野。多朴拙习苦之人。统领营哨各官。自行挑选。一气呼应。易于效命。惟有事之时。募勇以捄急应变。无事之时。练兵以缉盗安民。是皆不可偏废。欲化弱兵为强兵。立法与用人二者。不可不大加变通。
目下军事大定。勇丁逐渐裁撤。各省绿营。渐复旧规。必须及时整顿。畿辅拱。关系尤重。若专用本省兵勇。人地自较熟习。防剿亦可经久。惟须将领得人。认真练耳。钦奉初九日 廷寄。将各省征军撤回。大河以南。责令在防京兵及本省官兵搜捕余匪。毋庸借援客军。致多扰累。似可无须留勇扼矣。臣所部淮军。均系南人。转战六七年。去家数千里。久役思归。本是人情。若留驻北方。开革告假。往返不易。米粮药械。接济难常。即严为约束。而兵与民素不相习。久亦未必相安。臣不敢不鳃鳃过虑也。至皖省应留重兵免查究前案一节。英翰在皖年久。熟谙民情。所请于皖军内挑选一万二千人。分为四枝。选派将领。分驻要地。联络弹压。请 明谕宣示。凡捻逆未平以前。所有为匪之人。已经投诚遣散。一律准予自新。不准该处绅团再行寻仇控杀。地方官吏亦不得藉端苛求。此后再有作奸犯科。责成地方官严办。以安反侧而遏乱萌。实系因时制宜之策。应请 饬下两江督臣安徽抚臣遵照察度妥办。臣复查安徽之颍亳宿蒙。江苏之徐海。山东之曹沂。河南之归汝。各属地界毗连。风气犷悍。中原祸乱。大率萌于此。捻匪起于蒙亳。煽聚句结。及东豫。扰攘数省。今幸而扑灭。散勇降众。惟皖徐豫东交界之人为最多。即使设法安插。而民贫地瘠。生计艰难。势不能人人得所。目下兵威镇慑。断不可少。尤须地方大吏。慎选严明廉惠之牧令。加意教养。认真缉捕。安徽抚臣宜常驻颍寿一带。就近督察控制。恳 饬下江皖东豫各督抚。晓谕交界各州县圩寨团练。照旧整理。以期化莠为良。即有滋事散勇。零股马贼。亦不得逞患矣。
上曾节相书 
方宗诚
窃以执事勋德。彪炳乾坤。今  天子南服敉安。复任以北方数省军政。诚念固根本。安 国家大计。非执事莫属也。执事知人善任。经纶变化。自必洞合机宜。宗诚迂疏寡识。精力早衰。不能奔驰戎行。从事左右。深用为恨。谨就管见所及。为执事陈之。窃谓拨乱反治之道。必知前之所以乱。而后知今之所以图治。转败为胜之机。必知彼之所以败。而后知我之所以取胜。其要在反其所为而已矣。一曰务持重。夫帅与将不同。将以冲锋为能。帅以调度为重。僧邸追贼。往往身先士卒。彼负兼人之资。又有骏马数十匹。随地更易。士卒匹马单骑。困乏无可更。则追奔不及。所以或遇贼伏。或贼反。常至败衄。执事此行。似宜择一重镇驻节。选将练兵。养精蓄锐。然后侦贼所在。分兵以击之。务出万全以蕲大创。不可急于一战以损威声。所谓立于不败之地。以制胜者。此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