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凡欲测经度。须先定一处为正度中。中亦可随地刱立。如中图以京师为中。英图以伦敦为中。是也。中一定。则经度之偏东偏西可辨矣。欲测纬度。以仪器测北极高度。较求赤道法为便捷。欲测北极出地度数。以先测附近之勾陈大星为最准。得北极出地之数。则纬度之迤南迤北可定矣。经纬每一度。皆以二百里计。假如人向南直行二百里。则北极低一度。人向北直行二百里。则北极高一度。若遇重峦迭嶂。则以中峰主测鸟道里数。乃周髀测高法也。遇海滨洋面。则以海岛直表测斜距里数。乃周髀测远法也。无论开平方立方。每方以百里或二百里或四百里为率。由此按中西成法比较求之。则山川络凹凸阔狭之势。道里远近四至八到之数。殆可广轮毕现。使地无遁形矣。查西域各城经纬度分。久经乾隆中 钦派侍郎何国宗等携用仪器测定。载在官书。祗须照此推噚细寻。易于施手。因端竟委。已具椎轮。至其法之曲折繁重。详载英人所著行军测绘。测地绘图。绘地法原三书。及金华张作楠揣钥小识。余姚黄炳垕测地志要中。又嘉庆中。南丰刘衡。有勾股尺测量新法一书。凡山谷高深。田野平远。一测可得。不烦布算。尤为便捷。
二曰详记卡伦屯堡道里之数以严立邮哨行军期限。 恭查 钦定西域图志。定新疆凡四路。曰安西南路。安西北路。天山北路。天山南路。其台站里数。及朱勒都斯由伊犁那喇特卡伦。通喀喇沙尔之路。木素尔岭由伊犁帖克斯川。踰冰岭通阿克苏之路。贡古鲁克由伊通乌什之路。诸处。南北可以相通。大小径路。据官私沿用各图。俱以蓝朱丝。界画远近。注解明白。第腹地已极周详。而边尚虞阔略 此次新立牌博及安设卡伦之处。应于图上逐细签注贴说。由某界牌至某若干里。由某卡伦至某若干里。其俄国牌卡道里。彼所用泰西迈数。每一迈计中国三里三分。亦应附考明塙。以备巡哨驲递。及刻计行军期限之用。
三曰证注译音以考定各部方言异名。 查边事所以茫昧舛误。坐失机宜之故。大半由不详审互译地名。以致豪厘之差。万里之谬。辽宋争分水岭之界。彼此欺诳。道光中驻藏大臣不识廓尔喀汗表称里底之名。咸丰中黑龙江将军奕山弃赫哲费雅喀数千里之地。贻误全局。罪不容诛。近日黑顶子珠伦河之界。聚讼未决。皆由定界时未经较准译音。阶之厉也。欲考定名。先求定译。名从中国。地从主人。凡标志一地。首列 国语。用名从中国之义也。次列方音。用地从主人之义也。又次分注各部异名。所以决重译互殊。转音歧异也。如 国语称山为阿林。蒙古则曰鄂拉。回语则曰塔克。 国语称水曰穆珂。蒙古语曰乌苏。西番语则曰楚。是一名而数译也。又如库尔喀喇乌苏。准部人语谓黑为库尔。回部人谓黑为喀喇。水则皆曰乌苏。是一地而两名也。恭查 钦定同文韵统西域同文志三史国语解 皇朝七音略诸书。均详载蒙古语准语回语唐古忒语。惟俄文尚待讲明。西路各将军大臣。成算在胸。所规久远。欲定译地名。似先以募通俄文者。翻译中俄各地名。为筹边第一要义。庶不致展转传讹。所失滋大。
四曰目验山川络水草肥硗之数。以筹行军利便。 山分阴阳向背。阳则物产多而畜牧饶。阴则多不毛之土而人民瘠。水分经流枝流。经流可以为天堑守险之资。枝流可以收凿渠溉田之益。其枝干络。不可不详辨已。姑以科塔北界论之。余则可资隅反。如阿尔泰山之主。北干连乌拉岭。宰桑淖尔溢出之额尔齐斯河。入于北海。此大山大川络之应详考者也。扣里木图河一带。为乌梁海蒙部夏季游牧。乌隆古河诸处为冬季游牧。奎峒山东为哈萨克夏季游牧。大彦淖尔为冬季游牧。喀巴一河。两国均挹灌溉之利。此小山小川络之应详考者也。据此例类推伊喀各路可矣。自古绝塞行军。先预计水草休息。以备不虞。我 朝准回各部。于此尤廑 庙算。考验苟详。裨益非浅。
五曰援引古近图籍。以证形势沿革。 古今边情异宜。视乎其地之丰耗盈虚。与其部落之盛衰强弱。为转移耳。如汉割匈奴。则结乌孙今伊犁为右臂。元征印度。则辟岭以建牙。地无常险。要在察古衡今。审势觇敌。而徐得夫守圉抚蕃之长策。我 朝绥奠西陲。尉候万里。内资满蒙索伦劲旅。布星罗。分守要隘。外资东西布鲁特左右哈萨克土尔扈特诸种人。以为屏蔽。今各部落或折入俄境。或安堵穷边。皆应讲求绥辑之方。操团之术。以收犄角依唇之效。若夫屯垦操防之制。应如何量为变通。当详考 皇朝通典通考 钦定西域图志新疆识略伊犁总统事略异域录元太祖西征记汉西域图考李光廷朔方备乘西域水道记阿公桂松公筠杨芳七十一各家年谱记载之书互证参观。折衷今日利病。条晰便宜。妥筹急务。随时奏咨。整齐办理。其诸未尽事宜。不惮往复讨论。务求至当。是所殷望于筹边之伟度也。
腾越边徼
黄楙材
腾越当西南极边。为滇省门户。路通缅甸。界连野番。向设八关九隘。驻防土练。以资控驭。承平日久。边备废弛。昔时缅甸贡道。由虎踞关而入。经孟卯陇川以达于南甸。近十数年。因轮舶直抵新街。于是商贾往来。皆趋于北道。由腾越西南行。经南甸千崖盏达三宣抚司。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