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077页

驻扎。其在省外者。惟徐州镇标向称精劲。另饬该镇道于各营中挑出一千人。立为徐防新兵左右二营。与省城四营一律训练。至各营挑剩之兵。仍留各该处为分防之用。此调营操练之情形也。兵丁口粮一项。定例马兵月支二两。战兵月支一两五钱。守兵月支一两。米则月各三斗。不分等差。江宁所属各营。以司库支绌。概发八成。现在调营操演。既欲严申纪律。必须优给口粮。若照例定之饷。即使一律加足。仍不足以资鼓励。臣酌定新章。营官月给办公银一百两。其由候补人员派充。并无廉俸可领者。另行酌加薪水。帮带官每日津贴钱八百文。哨官每日津贴钱五百文。什长亲兵正兵以及余丁长夫等项。每人每日津贴钱自一百八十文起至八十文止。通计一营。除月支例饷外。每月需用津贴钱一千七百六十二千有奇。此项钱文及营官公费薪水银两。均于军需总局筹款拨给。并不作为定额正饷。俟行之稍久。再行核议具奏。此酌添津贴之情形也。
以上二节。就本有之兵挑选精壮。则人不必外募。就本有之饷。酌加津贴。则费不致多糜。其训练之法。参用湘淮各军营制。每日操演两次。专习洋鎗长矛。暇时并令试演开花洋火箭。以为制胜之具。臣察看情形。因地制宜。江宁城池太大。地处要冲。当军务底定之时。为思患豫防之计。不可无重兵驻扎以壮声威。湘军悉数裁撤。仅存星字两营。淮军之未撤者。亦均分防他处。目前江宁城内。仅练新兵四营。尚嫌单薄。通省绿营现存之兵。虽较原额尚少三分之一。仍可整顿挑选。此后拟再就省外各营。续行酌调。即照现定新章推广办理。综计减兵增饷练兵三事。相辅而行。宜分次第。刻先就增饷之法。为练兵之举。俟练有成效。再将减兵一事。核实办理。或一省统减几成。或按营分别酌减。权地方之重轻。定兵额之多寡。即以减剩之饷。加给存留之名。总不使新增之饷浮于旧制之额。核明确数。再奏请定案。至安徽江西二省营伍。亦系臣分内之事。此时先从江苏试办。将来自当逐渐推行。与各抚臣和衷商办。仰副  圣朝整军经武之至意。所有酌调额兵添给津贴立营操演缘由。理合恭折具陈。伏乞  圣鉴训示。
查阅江苏营伍事竣疏同治十年 
两江总督曾国藩
窃同治九年轮应查阅江苏营伍。前督臣马新贻未及举行。臣任后。奏请展缓。嗣经定于八月十三日出省校阅。均附片具奏在案。伏查江苏通省水陆各营大阅之典。自道光三十年以后。迄未举行。东南用兵十有余年。绿营几同虚设。军务肃清。稍稍补募。缺额尚多。而挑练改设。日有增损。此次通行校阅。约有四宗。曰原设之绿营。即经制额兵也。曰新改之水师。即臣七年冬月所奏经部议准者也。曰挑练之新兵。即就各营挑出另练马新贻丁日昌所奏准者也。曰留防之勇营。昔年未撤之勇陆续酌留者也。臣先于八月十二日。在省城阅看江宁督标四营。暨新兵五营。又星字勇丁二营。十三日启程。十八日至扬州。二十日。阅看扬州城守盐捕二营。并调阅奇兵泰州泰兴瓜洲青山三江等营。又庆字勇丁三营。二十九日及九月初一初二日。在清江阅看淮扬镇标中右两营。及挑练之新兵营。并阅漕标中左右三营。淮安城守海州盐城东海宿迁庙湾佃湖洪湖等营。初三日。由陆路赴徐州。初九初十日。阅看徐镇中营城守营。及挑练之新兵二营。并调阅萧营宿州营。又凤字勇丁二营。仍由清淮南旋。二十日。在镇江阅看镇江营。并调阅淞南淞北二营。二十三日。在常州阅看常州营。并调阅孟河江阴靖江等营。二十六日。在福山阅看福山镇标左右二营。并调阅狼山镇标陆汛及右营刘河通州海门等营。十月初二日。在苏州阅看抚标左右城守等营。并调阅平望太湖等营。又庆字等勇丁二营。初六日。在松江阅看提标中左前后松江城守等营。并调阅金山青村柘林等营。又驻防凤凰山洋人教练之勇丁三营。十二日。在吴淞口阅看吴淞川沙南淮掘港等营。并调阅提右营及苏松镇标中左右等营。又在海口阅看外海艇船六营。内洋八团舢板五营。及新造轮船操演一次。遂于十五日由轮船回抵江宁省城。综计通省水陆各营。除浦口溧阳二营兵数太少。淮扬镇左营清江城守营蒋坝营及苇荡左右二营均系河营改操。但将官弁校阅未经调阅兵丁外。其余各营。查阅一周。计陆营四十有一。水营十有一。挑练之新兵营十有一。留防各勇之营十有二。兵数则原额三万三千四百名有奇。现存二万四千二百名有奇。其中多寡参差不一。有已逾原额之半者。有不及原额三分之一者。兵数较多之营。演阵尚有可观。其畸零不成队者。数营合操。仍难整齐。缓急殊不足恃。臣悉心酌核。就今日之情形。准以旧时之条例。参访当世有识之议论。其必宜更改者。约有数端。向例。营兵差操二字。混在一处。然差则护饷押犯缉捕等事。必须散处塘汛。各专责成。操则习技练阵。听令等事。必须聚处营盘。同受约束。其事回不相同。近来聚处扎营者。如神机营直隶练军及江宁苏州之新兵。皆于额兵之中另挑立营。既须屯聚常练。即不能散处当差。而各项差使。势又不能尽废。将来经制之兵。似宜分差操为两起。差则兵宜散而少。官宜以分塘分汛为额。操则兵宜聚而多。官宜以分营分哨为额。此旧制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