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066页

为明效大验也。八旗劲旅。亘古无敌。然其额数。常不过二十五万。以强半翊卫京师。以少半驻防天下。而山海要隘。往往布满。 国初至今。未尝增加。今即汰绿营五万。尚存汉兵五十余万。视八旗且将两倍。权衡乎本末。较量乎古今。诚不知其不可也。近者广西军兴。纷纷征调外兵。该省额兵二万三千。土兵一万四千。闻竟无一人足用者。粤省如此。他省可知。言念及此。可胜长虑。臣闻各省之兵稍有名者。如湖南之镇筸。江南之寿春。浙江之处州。天下不过数镇。裁汰之法。或精强之镇不动。而多裁劣营。或边要之区不动。而多裁腹地。或营制太破。归而并之。或汛防太散。撤而聚之。是在兵部之精审。督抚之体察。未可卤莽以从事耳。诚使行臣之说。缺出不补。不过六年。五万可以裁毕。以一马二步计之。每年可省饷银一百二十万。十年以外。于经费大有裨益。此项银两。不轻动用。督抚岁终奏解。户部另行封存。专备救荒之款。永塞开捐之路。养兵为民也。备荒亦为民也。塞捐以清仕途。尤爱民之大者也。一分一毫。  天子无所私利于其间。岂非三代公心贤于后世搜括之术万万者哉。若夫训练之道。则全视乎  皇上精神之所属。臣考 本朝以来。大阅之典。举行凡二十余次。或于南苑。或于西厂。或于芦沟桥玉泉山。 天弧亲御。外藩从观。军容一肃。藩部破胆。自嘉庆十七年至今。不举大阅者四十年矣。凡兵以劳而强。以逸而弱。承平日久。京营之兵。既不经战阵之事。又不见搜狩之典。筋力日懈。势所必然。伏求  皇上于三年之后。行大阅之礼。明降  谕旨。早示定期。练习三年。京营必大有起色。外省营伍。势难遽。求  皇上先注意数处。物色将才。分布天下要害之地。但使七十一镇之中。有十余镇可为腹心。五十余万之中。有十余万可为长城。则缓急之际。隐然可恃。  天子之精神一振。山泽之猛士云兴。在我  皇上加意而已。昔宋臣籍汰庆历兵八万人。遂以大苏边储。明臣戚继光练金华兵三千人。遂以荡平倭寇。臣书生愚见。以为今日论兵。正宜法此二事。谨抄录乾隆增兵嘉庆道光减兵三案进呈。伏乞  饬下九卿科道详议。所益甚大。臣鲜阅历。不胜悚惶待命之至。
请选募丰北民成军以备征调疏咸丰二年 
王茂荫
臣窃思军务未息。河工未停。二者最为目前紧要。惟征客兵至数千百里。无论其力不足恃。而所损已多。聚民至数十万人。无论其情甚可哀。而势又堪虑。现闻八旗挑选健锐火器两营劲旅。未见  谕旨。不知将作何用。而道路传言。以为将派员带赴广西剿贼。若果如此。恐非胜算。盖健锐火器两营。原以守卫 神京。一旦调赴剿贼。安家制装行粮折干等项。各有所费。而沿途供给。水陆舟车。纵极约束谨严。究难免于骚扰。跋涉数千里。疲惫已甚。加以天时之溽暑不同。道路之险峻亦异。水土不服。烟瘴相侵。一人病患。千人危惧。欲其奋勇杀贼。难矣。所以嘉庆初年。剿办川楚教匪于南山之中。勒保奏云。健锐火器两营京兵。不习劳苦。不受约束。征剿多不得力。距达州七十里。行二日方至。与其久留糜饷。转为绿营轻视。请全撤回京。无庸续调。当日勒保亲在行间。目情形。所奏如此。今日之京营如故。而八旗子弟。较前尤为弱。广西更远于川楚。道路更险于南山。调遣以往。诚恐非徒无益。臣愚以为莫若化心腹之隐忧。为干城之上选。现今丰北停工。民数十万。无所得食。丰沛铜砀一带。为自古豪杰挺生之地。人民强健。俗尚竞争。当此众口嗷嗷。情汹汹之际。设有好事生衅者。从中煽惑。始以掳掠求生。继以抗拒救死。公然犯法以逞。虽未成谋。实能始祸。加以毗连之凤阳颍州诸郡。匪徒甚多且横。尤恐闻风响应。非细故也。伏读雍正九年  世宗宪皇帝谕旨。各省中膂力超艺勇出众之辈若听其弃置无用之地深为可惜令各督抚等召募拣选咨送兵部拣派官员训练教习以备军旅之用等因钦此。此在无事之时。方欲以为收拾人心之助。又乾隆年间。福建布政司德舒奏云。人情少有技能。必不甘于沦没。果膂力技勇可观。心思材智出众。顾令郁郁闲居。精神意气。一无所事。势必纷纭不靖。亦为无事言之。已不可不早为安置。若素具桀骜不驯之气。适值流离失所之时。迫以穷饿必死之势。恃其猖獗无赖之众。当此之时。散之不能。按之即变。诚有不可胜虑者。现值 钦差大臣往江南查办事件。拟请即 饬令就便以调遣军营之粮饷。召募其壮健。收拾其智能。民虽数十万。除老弱妇女以及愚蠢无用之徒外。智能者不过数十。壮健者不过数千。编为一军。用以剿贼。 国家多一有用之士。即区少一生事之人。强而多智者。既奋于功名之路。愚而无知者。自安于穷困之余。消患未萌。转移甚便。不但京营劲旅。可免跋涉之劳。而此一支生力军。幸出死地而入生途。尤可冀其感奋图报。建立奇功也。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
新设淮扬镇练兵五难三便四利疏咸丰十一年 
尹耕云
窃以小丑跳梁。蔓延数省。贻 庙堂宵旰之忧。陷生灵水火之内。此非兵不足之故也。兵足而不练之故也。故遂藉资于勇。勇又不足。故还而藉资于民。夫勇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