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7-皇朝经世文续编-清-盛康-第106页

也。唐宋罢封建。优以禄位。而不使预政事。数百年无宗藩之患。明太祖反古之道。一传而有靖难之师。再致宸濠之乱。然政出内阁。诸侯王无秉朝权者。故兵作于外。而不阋于内。由是观之。三代而下。岂惟封建不可行哉。即亲贤并用之议。亦未见其可也。难者谓周公康叔皆为三公。盖其时圣未有若周公。贤未有若康叔。故因而用之。非以周公康叔之亲。不问贤否。而以国命委之也。且圣如周公。犹不免鸱鸮之诗。常棣之作。况后人乎。难者又谓汉室大封同姓。竟赖朱虚而以平诸吕。夫产禄之事。章虽不为无功。亦将相得人之故也。然功大赏薄。遂生觖望。东牟之反。章苟不死。岂能帖然哉。难者又谓光武晋元。是封建之效。亦非通论也。唐不封建。而灵武何尝不中兴。宋不封建。而建炎何尝不受命。废兴存亡。系其德之厚薄。岂封建之能延人祚耶。夫开刱之初。人心未附。故荆贾燕泽参萧曹之勋。危疑之日。民望有归。故唐肃宋高成宣光之业。诗言价人维藩。大宗维翰。盖谓此也。天下为家。统于一尊。人心壹矣。民望专矣。则不可扰之使动。而惑之使贰。且夫开诚布信。蛮貊皆吾人也。怀疑挟诈。骨肉亦秦越也。谋国家之安者。惟其贤不惟其亲。全骨肉之恩者。隆以爵不隆以权。盖圣人之治天下也。先公而后私。以德为强。而不恃其势。
永命   
管同
国祚之修短。孰为之。曰。数为之。数为之。则圣人何以动责人君。曰。修短者。数也。治则修。乱则短者。理也。数定于先而理迁于后。未有政乱而其祚终修者。未有政治而其祚终短者。天之大权莫加乎数。惟人君能以理胜焉。政乱矣而数终修。则天为不明。政治矣而数终短。则天为不公。虽然。吾曩有疑焉。今夫开国之初。后嗣之贤愚。渺焉莫定。彼其为治为乱。初不可知也。然而精于数者。辄能推及其所终。若烛照鉴察。语无不验。此何故也哉。宋非高宗。不弃汴迁杭而国终闽广。明非万历且继以天启。祚亦不斩于子孙。然当时若陈抟刘基。则已并其地其人。而言之若见。又何奇也。岂国家之兴衰。真定数而不可易移耶。将人君之图治肆乱。亦应数而然。而莫克自主耶。何以云然。而果见其然也。嗟夫。三代以上君多贤圣。故人之权重于天。三代以下君少贤圣。故天之权重于人。昔者周公相成王。定鼎郏鄏。其卜居也七百焉而已。既而成康相承。佐以周召。文武之泽。广而愈深。故其后也。卒过其历。踰八百年而未止。宋明之先。其开国既非文武之忠厚。而其后君无成康。臣无周召。此所以天数一定。而毫发不可复移耳。故周人之卒踰其数。是周人之不为数限也。宋明之卒如其数。是宋明之自为数拘也。其理则然。无足怪者。不然。岂陈抟刘基之学。过于周公。而天数亦有时而不验哉。祖己之告高宗曰。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召公之告成王曰。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使天不可祈。而命不可永。则祖己召公之说。为怪诞而欺君。夫三代以上数不胜理。故言数者希。三代以下理不胜数。故谶纬图箓言数之书遂纷出而多奇验焉。置今书于古之世。皆不验之言也。世不知此。乃以左氏卜年之说。为权辞不足信。夫左氏言卜年苟不可信。则祖己召公言永命者先不可信也。祖己召公言永命者不可信。而独信言定数者之陈抟刘基。则是陈抟刘基之学。又能过于祖己召公耶。
中兴论   
姚椿
中兴者。有乱世之中兴。有治世之中兴。继乱世者。扫除而作新之。其道因而兼创。有若夏之少康。周之宣王。汉之光武。继治世者。怠则整齐而严肃之。猛则休养而生息之。其道亦因而兼创。有若商之太甲。周之成王。汉之昭帝。人知继乱世之难。而不知继治世之难为尤甚焉者也。汉昭以后。唐则有若宪宗武宗。宋则有若仁宗孝宗。明则有若孝宗。而元佑之由乎太后与其臣者不与焉。夫宪武之烈。皆不克终。至于宋与明。则又皆未有丰功伟业。可以大过人者。而以为中兴。毋乃溢与。曰。非然也。夫所谓中兴者。非功名武勇之为难。而保世滋大之为贵。譬诸人有危疾。几于殆矣。幸而获救。则夫所以济其后者。方且维持而愈艰。谓其一或不济。则必不可以再幸。非其始救者之不善。其困阨之甚。必事倍而功仅获其半焉尔。昔者汉武虚中国以事四夷。天下常殆矣。轮台之诏。富民之封。不能以有补也。霍光辅昭帝行宽大之政。而中国富实。四夷宾服。宋神宗信王安石之言。锐行周礼。天下骚然不安其化。司马光佐太皇太后行宽大之政。而儿童讙诵。契丹诫戢。向使武帝之后。继以孝宣。元丰而后。即为绍圣。吾见汉宋之天下。不再传而失也。尚何东汉与南宋之足言哉。彼后周世宗之所以治其国。其道乃与子产治郑孔明治蜀同。则固皆以严得之者矣。曰。然则继乱世者不足言与。曰。非然也。光武之烈。绍乎少康。而汉昭之懿。媲乎成王。其美一也。若夫唐肃宗宋高宗之仅恃其臣以为恢复之资。而窃光显之号。得终其身。已为幸矣。又何中兴之足云。是故唐之中兴也。不曰肃宗而曰宪武。宋之中兴也。不曰高宗而曰北宋有仁宗南宋有孝宗。肃与高盖其先世余泽之所及。而此则其所自致也。犹之明之中兴也。吾不曰成祖与世宗而亦惟孝宗为无愧焉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