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5-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清-甘韩-第251页

罗每吉罗约重一斤十一两四年为二千一百五十万吉罗五年为一千九百八十万吉罗六年为七百五十万吉罗以后年减一年至同治四年仅岁出四百万吉罗皆由蚕患椒末瘟所致也前时百出其计遍觅各国蚕子饲养而日本之子尤多迄无所效其年巴姓得选择无病蚕子之法其患始息其法将蚕患椒末瘟者去除净尽养蚕之人复加意饲养其患黄软病者亦渐自止方法国蚕瘟盛传之时计子重二十五克兰每一克兰约重六钱余生茧二十五吉罗后则子重二十五克兰生茧四五六十吉罗不等光绪四年法京衒奇会所出官册载近五年各国约出茧数当时法国每年出茧九百万吉罗是法国自止蚕瘟之后不十年而所产已加倍矣且查此五年之前即同治四年之后法国每岁所出茧数有多至一千四百万吉罗者或一千一百万吉罗者而此五年中仅岁出茧九百万吉罗非因蚕复有病实由人工昂贵外来之丝价较贱故光绪十二年法国所出丝数虽为八十万吉罗而较之前数年所出之数实已加多又查中国各口通商贸易总册所有丝及乱丝头由上海运往外国之数自光绪五年至十四年此十年中计惟光绪五六两年自上海出口之丝牵计每年为六百四十一万七千斤其余之八年出口牵计每年为四百四十三万一千七百斤是后八年每岁出口丝数减少二百万斤约百斤中少三十斤也其运往外国乱丝头之数此十年中前两年牵计每年为八十九万二千五百斤后八年牵计每年则为二百五十万一千五百斤是每岁加增一百六十一万斤每百斤中加七十斤也合上二数以观则知中国蚕之病日深粗丝斤减少似乱丝头应随之俱减何以反有加增盖由养蚕日见其多而成功者少故乱丝头日加而丝斤日减今就上海广东运往美国之丝数而论中国则年见其少日本则年见其多甚至大相悬殊故合上海广东日本各出口丝数计之譬百分中当光绪四五两年上海出口丝数约居百分中之五十二分至六七两年则约居八十四分嗣后年年见减至前两年则仅居十五分查前数十年作经之丝由上海运往美国者名七里丝即细丝俱由南浔新市菱湖湖州双林乌镇而来大蚕丝即粗丝产自该数处之外一带产细丝之处在浙省之北其地不大所种桑树稠密近二十年复年多一年蚕屋稠且过为挤密或即因此蚕病盛行该地之丝遂收成日少即本处所需丝斤以织丝货亦不足用遂越太湖往无锡买粗丝之蚕茧以补其缺每年至数百万斤之多即上海所设两缫丝行亦每岁往无锡溧阳等处购买丝斤备用产粗丝之处其数本少其地甚大数年来维种桑之区日多较之前时甚广而蚕病亦与之俱广丝则不能多收也若日本出口之丝数当光绪四年不过一千四百十包及前两年已加至一万四百包是皆由日本仿用巴姓选择无病蚕子之法产丝骤盛而人皆知其丝质尤佳故中国蚕务亟宜整顿万不可缓如以上所拟之法最为妥善其事不过便民兴利并不强民遵从但由 国家俯准开办劝导民之听信与否悉随民意其听信者定获利益利益渐广信者必众按麻里阿寄来饲养中国蚕种情形书内所载照西国养蚕之道及巴姓选择之法饲养中国送来之蚕子其种即本关所养未成者麻里阿竟能养成且次年复养较上年尤佳请实证之查所送蚕种共三十三种内以十种而论光绪十三年十四年所成茧数斤两以若干茧成一吉罗计一种第一年七百五十茧为一吉罗次年七百十四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一千六百八十茧为一吉罗次年一千二十五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一千九十五茧为一吉罗次年八百六十九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一千六百十八茧为一吉罗次年八百三十三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一千六百茧为一吉罗次年一千二百五十二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一千一百茧为一吉罗次年九百五十二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一千一百茧为一吉罗次年八百六十九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一千九十茧为一吉罗次年七百四十七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八百五十五茧为一吉罗次年七百六十九茧即为一吉罗一种第一年八百四十茧为一吉罗次年七百十四茧即为一吉罗可见内有一千六百十八茧为一吉罗之蚕种其子次年所出之蚕仅须八百三十三茧即为一吉罗是每茧较第一年加重一倍该种蚕不过身体较壮其病仍未去尽
如以上十种蚕合而计之则十万蚕于第一年成茧重八千五百二十吉罗至次年所成之茧可重一万一千四百八十吉罗约每百斤中加重二十六七斤也又倪恩投函覆所拟设立养蚕局章程云阅所拟各章程均甚妥当惟似稍有不合夫今日中国欲整顿蚕务与旧年印度开办整顿蚕务相同且印度整顿之法想亦与中国相宜如在甯波所查各事虽有裨益然不过浙省一地之蚕他省各种家蚕半家半野之蚕及野蚕除牛庄一口外尚无实在查出之事照前访查各节宜再从首开办而以有人深知巴姓选择之法为第一要义设一公院以蓄无病蚕之子务剔尽有病蚕之子以免病蚕复生子并比较各种蚕有何佳处其人须熟悉养蚕各事譬如养蚕房屋饲养之法以及料理器具各事何者最宜始有益利可获均须一一明晰但照巴姓之书及他书所载之法犹不足恃凡养蚕各工作亦甚关紧要盖西国各样新巧之法尚未载于书中也如以显微镜窥视蚕之病状人皆知用然宜细明其理否则不能查明伯撇灵之病因镜面所显除伯撇灵之克拍司格外尚有他状甚多如小五方形质血轮形质小腐质小水虫等质宜知其分别之处旧年印度国家派来之工头系在养蚕公院已经做工二年其人二三月间来法七八月回印此数月内先入法国蒙伯叶城国家养蚕公院内之塾房后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