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宗社大计。其情固欲亲之也。 陛下承继大统。与祖为体。观夫成王周公仪礼经文。与我 太祖高皇帝制服之意。则是 陛下于 皇太后虽欲疏之。有不能者矣。 大君。礼法之宗大臣。礼法之守也。以职在纪述不敢僣言。唯免命妇朝 贺一节。事体虽若非大。感应恐亦不小。若果为 皇太后之意。仍乞宣示 懿旨。以释群疑。若或为 陛下之意。伏乞别降 纶音。以彰至孝。臣诚愚昧、行且隐沦、然区区感激之私、未常不以尧舜之道望 陛下也、顾 天威严重。 圣旦期迫、不能尽所欲言耳、臣诚惶诚恐云云
杨用修文集(疏)
杨慎
疏
丁丑封事
丁丑封事
周修博雅直亮然集中经济之文绝少嘉靖六礼封事亦未之见也故仅存此篇
奏为请驾还宫事、近者车驾北出都门百里之外经日未还、臣等闻之、踯躅惊惕、皇皇无依、先期一日、道路相传、有此消息、莫究来历、不知虚实、臣等窃料 陛下圣明、必无此事、道路所言、或是虚传、故不敢辄以风闻上渎 天听、今者百官不奉朝夕、四门不纳敷奏、辅臣远追于郊、卿寺列次于门、居而不知其忽行。行而不知其所止。则是道路所传者非虚。而 圣心之欲为此行者。非一日矣。臣尝闻之、君人者无轻举。无妄动。非无事之游。故说兵而后出幄。称誉而后践墀。张幄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迾而后转毂。静室而后息驾。若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则 必有意外之悔。今 皇天所付之中国在 陛下。 祖宗所传之神器在 陛下。 两宫之孝养在 陛下。臣民之覆庇在 陛下。柰之何其不重且慎也。枎以匹夫之微。适百里之外。尚且囊衣裘以御寒暑。佩弓刀以备盗贼。 陛下暴衣露葢。栉风沐雨。曾不顾惜。此臣等之所未解也。中外意向。 陛下非不知。台谏章疏陛下非不览。然而必欲坚为此行者。岂谓边境有山川之美。物产之饶。军容之盛田猎之乐乎。臣等谓此逆旅之观。非崇高之所事也。又岂谓胡虏侵犯我强场。寇掠我人畜。宜耀我威武。以饬我防守乎。臣等谓此将帅之责非警跸之所亲也。今舍崇高之极。而为逆旅之观。去警跸之严。而身将帅之责。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未之察乎。古之圣人举事。必谋于众。 陛下试集臣民于前。问之一人。则一人以为不可行矣。问之百人。则百人以为不可行矣。问之千人亿万人。则千人亿万人以为不可行矣。 陛下初谋此行。畿内连月大雨泞道。及车驾至止昌平。京城尽日大风扬尘。此非偶然。葢天心仁爱 陛下。欲留止其行也。人言纵不足听。 天意昭然。不可信乎况水潦灾伤正在当年。粮储军器。不如往日。万一侦骑乘虚。恶氛卒至。如去年白扬口之举。是以逸豫之众。临不测之地以无名之出。当猾虏之锋、其不可不预为之虑也审矣。鉴之往古。周穆王穷海远游。致有祁招之箴。汉武帝深夜微行。致有逆旅之辱。观之昭代。则土木之变近在巳已。未及百年也。当时尚赖中国之运。荷宗社之灵。用谋臣之策。空府库之财。竭边廪之积。仅克以济然其所损亦不少矣。稽之前事既如彼验之已巳又如此 陛下圣明其不可不深为之念也。审矣。臣等待罪史官、直书时事、以垂久远、其职分也、后之视今。亦有今之视昔。与其令后世观之。以为今日之讥孰若今日止之。以扬后世之休乎。故不敢避鈇金戊。为陛下陈之。伏望 圣明俯从舆情、早还 宫阙、保泰山四维之安。垂史册千年之誉、实社稷无强之庆也岂惟臣等之幸哉、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一百七十一终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一百七十二
华亭宋征璧尚木 陈子龙卧子 徐孚远闇公 李雯舒章选辑
盛翼进邻汝参阅
汪中丞奏疏(疏)章给谏奏疏(疏)
汪中丞奏疏(疏)
汪文盛
疏
重明诏惩奸党以隆新政疏
重明诏惩奸党以隆新政疏【惩奸隆治】
先该兵部为开读事、题奉 圣旨是、五府所属京卫并在京亲军卫分、便差风励给事中御史兵部属官各一员、遵照诏旨清查、属锦衣卫者、本卫选委老成官二员、会同清查、又该兵科等科都给事中汪玄锡等、亦为前事、题奉 圣旨是、各该清查官员、务要秉公持正、悉心查革、毋致仍前冐滥、该衙门知道、臣等会同监察御史郑本、公通行五军都督府、并锦衣等卫所、查取应革官旗、备细亲供文册、及该武选职方二司、各将节年奏带旧例、及升官堂稿、开送前来、又准职方司手本、开称太监陆誾等、原无奏带姓名、其锦衣卫、会同委官千户陈澍李经、通行逐一查对磨筭、应存应革、职级明白、备造文册、及将查无奏带、并奏带旧例、武帝末年武职冐滥奏带传升者甚多及至 世庙查革为之一清然以□扰复量收多等不能如原革之数及宁夏山东河南四川等处、奏带过多功次冐滥缘由、具本题奉 圣旨是、这冐滥人员、既会同清查明白、并其余事情该部都看了来说、事下该部、适尚书彭泽应召始至、参详斟酌、至再至三、谬谓臣等仰承 皇上更化善治之美意、祗奉诏书、裁革冐滥之明条、乃于旬月之间、查革过官员旗役三千一百九十九员名、积年宿蠹、一旦顿清、盖罄竭将顺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