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皇明经世文编-明-陈子龙-第1431页

侯。有封食而无邑名。然皆金印紫绶。而列侯伦侯至位丞相上。丞相之尊重者。莫如李斯。九卿之见幸有大功者。莫如蒙恬兄弟。而皆不得沾。其慎贵可略推巳。汉高豁达。裂天下以王诸子弟及大功臣。而其次则因秦之旧为彻侯。亦有关内侯。凡二等。第功臣之为王。雅非其意。至白马之誓。而独侯国存。武帝狭海宇。鞭诛四夷。不爱通侯之印。武帝之轻于削诸侯政欲便于数封新立功耳然不闻以功凖罪亦一失也以待有功者。即功虽尠细。或见录。天下之壤地不能侯。而国用则益侈。于是苛为之禁。以伺其过。即尠细亦见削。而高帝身与共创业之臣。所余无几封拜日下。而侯国不日益。汉地不小损。自武帝而后封拜之典削亦渐寡。而终西东二京。其制略相彷佛。中间虽以吕氏之擅王。与新莽之益为公。未几辄罢。自魏氏之末。司马擅制。始复为五等。曰郡县公侯伯。曰县子。曰县男。皆得称开国。金印紫绶。而关内侯有不开国者。顾反居于子男下。晋氏以至齐梁陈皆因之。若北魏与北齐。皆崇设王爵。以待勋旧。而其更有功者。则别封郡公侯。或一人而儋三四爵。然同姓异姓皆不得为国王。而郡县公侯益卑矣。后周宇文泰辞安定王。遂以安定公终其身。而其子篡魏。进封功臣晋赵等大国。然皆称公而不王。隋氏因之。至唐而始定以子弟为亲王。正一品。其稍疏而有功者为郡王。功臣之有功者为国公。皆从一品。郡公以至侯伯子男。则逓降焉。如赵公无忌。梁公玄龄之类。皆得世袭。而他以恩赐者。或世与否。自安禄山之为东平王。遂毁周例而隃之。然中兴以后。王公之格益轻。至有佩櫜鞬棒酒炙而趋走于节度之庭者。而封亦不复世矣。宋兴复唐初之制。以宗室之懿。叙封王爵。而其疏者与文武大臣。自国公而下。至子男往往以郊恩逓进。徒以媺其名而已。户不得言禄。爵不得言世。然犹斤斤守其靳焉。自蔡京之公两国。而公制紊矣。童贯之为王。而王制隃矣。南渡以后。所谓王者。遂冒于宰执。如桧如侂冑如弥远矣。元承辽金之后。王爵尤易。即将相非勋德可以一嚬咲而传之。独汉人至国公而止。 明兴。 高皇帝之下建业。草创未遑。吴元年。始拜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为国公。而其它功臣之死勤事封疆者。有国郡公侯伯子男之赠。然往往一徇元旧。洪武三年。始大启封建。 皇帝之子为亲王。亲王之从庶子为郡王。而功臣则公侯伯三等。有世爵。有流爵。罢子男不置。公侯位正一品上。伯位正二品上。朝服进贤冠。加笼巾貂蝉。世袭者领铁券。流爵则否。当是时。封伯者仅二人。忠勤之禄、仅当侯三之一。诚意至不能当六之一而其轻可知矣十年以后。封东莞徽光禄。遂与侯等。至永乐初。而始定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益重矣。凡公侯伯之任。入则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领将军印为大帅。督留都管钥。辖漕纲。独不得预九卿事。大氐视汉以下独隆崇云。
  ○高皇帝功臣公侯伯表序【开国功臣】
  予读 高皇帝洪武之三年功令。未尝不三复而叹也。曰呜呼。厚而裁。则而可久矣。当是峕。封公者六人而魏公功最大。禄秩亦最重。中山侯。宿将也。以一言之誖。而不获公。德庆侯。巨勋也。以一事之纰。而不获公。永城封而贬。东胜封而夺。训词盖凛乎斧金戊焉。大孰敢有恣睢。而陨于法者。然至吉安江夏临川东平之类。抑何其歼夷狼籍也。三年而后续侯者。独西番之役最盛。平云南次之。其它以旧勋相错封。然至蓝氏之株累。而几若埽矣。夫以冯宋公。傅颍公之雄。而卒不免死嫌。元美尝云 国朝伯爵至重及考其铁券不过下一城破一军而止谓其不蔽法也。而讳之即讳之犹不为置后呜呼可叹也太史公言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罔亦少必山焉。旨哉。所以称罔少必山者。以百战得之而以酬金失之甚无谓也人主不睹其先得天下之所繇是以轻视其功臣而重利其土地人臣不覩其先得国之所繇是以易为慝而难为守 明之国邑薄。不过再倍一公卿而巳。 天子亡所利之。然而至嘉靖百余年之间。初所封六公。仅一公在。二十八侯。其二侯进为公者亦绝。而余二十六侯。亡里土乘驷之奉。后封四公二十一侯二伯。亦仅西平武定在耳。其故何也。当是时 天子绍明 先世之道。慨然下 明诏。太宰大司马。追考故实。收录故鄂国公遇春。曹国公文忠。卫国公愈。信国公和后。俱为彻侯。诚意伯基后仍为伯。增其秩天下翕然归厚焉而一时奉行之臣不能推广 德意可为发叹至使宋颍二公遂不获一比肩曹卫而李韩公廖德庆吴江阴靖海之裔寥寥靳一命之泽将无望于后圣哉夫继绝世。举废国。天子所以怀诸侯也。则自古记之矣夫岂欺我。故特纪之而表其篇兴废云
  ○永乐以后功臣公侯伯年表序【靖难功臣】
  文皇帝以建文之四年七月下京师。即大位。用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