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太尉、司徒、司空,而又有尚书省,是政出於二也;既有尚书省,而又有九寺,是政出於三也。”本朝裕陵好观《六典》,元丰官制尽用之,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颇以为悔云。

  △《元和百司举要》二卷

  唐宰相赵郡李吉甫弘宪撰。首称文班八十四司,四百六十员,武班二十六司,一百八十员,都计六百四十员。末称在京文武官及府县总三千七百九十九员。意者当时实数也。

  △《具员故事》十卷

  唐凤阁舍人梁载言撰。以唐官具员附之历代事迹。盖后人《职林》、《职官分纪》之类所从始也。或称《职总联珠》,《崇文总目》又作《具员事迹》。《中兴书目》惟有七卷,三卷阙。

  △《官品纂要》十卷

  唐乐安任戬撰。以官品令为主,而阶职、勋爵随品具列,历代沿革颇著其要。戬举进士不第。为此书当太和丁未。

  △《御史台记》十二卷

  唐殿中侍御史南阳韩琬茂贞撰。自唐初迄开元五年,御史姓名、行事及官制沿革,皆详著之。第八卷为琬著传,九卷以后为右台。右台创於武后,废於中宗,岁月盖不久也。末有杂说五十七条。

  △《卸史塞故事》三卷

  唐朝集使洺州录事参军李结撰。

  结本名构,避光尧御讳。

  △《御史台记》五卷

  不知何人作。记本朝御史台事,至崇、观间。

  △《集贤注记》三卷

  唐集贤院学士京兆韦述撰。叙置院始末、学士名氏及院中故事。

  △《史馆故事录》三卷

  不著名氏。凡为六门,曰叙事、史例、编修、直笔、曲笔,而终之以杂录。末称皇朝广顺,则是周朝史官也。

  △《翰林志》一卷

  唐学士李肇撰。

  △《承旨学士院记》一卷

  唐承旨河南元稹微之撰。专载承旨姓名,自贞元二十一年郑絪,至元和十五年杜元颖,并稹为十二人。末又有李德裕、李绅、韦处厚三人。盖后人所益也。

  △《翰林学士记》一卷

  唐侍讲学士万年韦处厚德载撰。

  △《翰林院故事》一卷

  唐学士京兆韦执谊撰。

  △《翰林学士院旧规》一卷

  唐学士冯翊杨钜文硕撰。杂记院中事例及文书格式,其祠祭、祝版、社稷、宗庙,上至天地,用“伏惟尚飨”,岳、渎而降只曰“尚飨”,此例今人皆莫之知,则施之尊卑无别矣。钜,宰相收之子,其为学士在昭宗时。

  △《重修翰林壁记》一卷

  唐学士丁居晦撰。开元二年也。所记姓名迄于咸通,而独无天宝、大历学士,为不可晓。

  △《金坡遗事》三卷

  学士吴越钱惟演希圣撰。题名自建隆至天圣四年,凡四十七人;自开元而下合三百一十五人。其他典故,视前记详矣。

  △《别书金坡遗事》一卷

  学士澶渊晁迥昭远撰。因钱惟演寄示《遗事》,别书真宗待遇恩礼三则於后。

  △《翰苑杂记》一卷

  学士饶阳李宗谔昌武撰。

  △《续翰林志》一卷、《次续志》一卷

  学士承旨梓潼苏易简太筒撰。以续唐李肇之书。其子耆又以其父遭遇恩礼之盛,续於其后。

  △《翰苑群书》三卷

  学士承旨鄱阳洪遵景严撰。自李肇而下十一家及年表、中兴后题名共为一书,而以其所录遗事附其末,总为三卷。遵后至签枢,父皓、兄适、弟迈,四人入翰苑,可谓盛矣。

  △《翰林遗事》一卷

  洪遵撰。已见上录诸书所未及者。

  △《掖垣丛志》三卷

  丞相安陆宋庠公序撰。时为正字。

  △《职林》二十卷

  集贤院学士钱唐杨侃撰。咸平二年所序。有胡昉者,明道二年作后序,增益事实七百四十五条,而以新续标之。侃,端拱进士,晚为知制诰,避真宗旧讳,更名大雅。欧阳公其婿也,集中有墓志。

  △《职官分纪》五十卷

  富春孙逢吉彦同撰。大抵本《职林》而增广之,其条例精密,事实详备矣。秦少游序之,元祐七年也。

  △《官制》、《学制》各一卷

  司马光撰。

  △《唐职林》三十卷

  石埭尉维扬马永锡明叟撰。以《唐六典》为主,而附以新史所载事实,颇采传记歌诗之属。政和乙未天台左誉序。

  △《朝集院须知》一卷

  无名氏录承平时京朝官得替回朝见礼式。

  △《皇宋馆阁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