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五卷 虞世南撰。
〔侗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理道要诀十卷 杜佑撰。
十代兴亡论十卷 朱敬则撰。
古今精义十五卷 薛洪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致理书十卷 朱朴撰。
致书十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侗按:此条疑有脱字,唐志有郭昭度治书十卷,与致理书并列,或即是与。〕
牧宰政术二卷 萧佚撰。
检志三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两回书二卷 原释,唐罗隐撰,采孔老之书,著为内外十篇,以老子修身之说为内,孔子治世之道为外。
会其旨而同元。(见文献通考。)
〔侗按:书录解题作祝融子两同书二卷云,不著名氏,中兴书目云,唐吴筠撰,唐书艺文志同。又按:崇文总目以为罗隐撰,未详,侗考吴筠所撰,唐志作一卷,与后小说类上所录卷数正同,是别为一书,陈氏盖未深考耳,陕西通志云,两同书一卷,唐宋艺文志皆称筠撰,惟崇文总目云,罗隐撰,亦误合二书为一。〕
治乱集三卷 苏源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侗按:通志略作苏源明。〕
子书要略一卷 卢藏用撰。
〔侗按:宋志、三卷。〕
法语二十卷 刘鄂撰。
古今语要十二卷
格言五卷 韩熙载撰。
〔侗按:宋志、此书两见,卷并同。〕
帝道书十卷 高举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公侯政术十卷 原释,鲁人初撰,盖鲁人名,初不著其姓氏,未详何代人,(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侗按:旧本政讹作正,今校改,宋志作鲁大公撰。〕
帝王旨要一卷 崔融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侗按:宋志、旨作指,三卷。〕
五书一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正训十卷 原释,不著撰人名氏,按唐志有正训二十卷,辛德源撰,而此题云陆机撰,又止十卷,据隋以前书录皆无陆机正训之目,晋史机传亦不言尝有此书,而德源所著,今世已亡,疑是其遗书,(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侗按:通志略亦作陆机撰。〕
历代纪要五十卷 原释,开宝五年四月癸卯,参知政事刘熙古进五十卷,诏褒之,(见玉海艺文类。)阙。(见天一阁钞本。)
导言略三卷
正性论一卷 李直方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侗按:旧本题作正性论一书,疑字之误,今据宋志校改。〕
原叙,杂家者流,取儒墨名法合而兼之,其言贯穿众说,无所不通,然亦有补于治理,不可废焉。(见欧阳文忠公集。)
农家类
共八部,计二十四卷。
〔侗按:玉海引崇文目同云,始于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十卷 贾思勰撰,原释,记民俗岁时治生种莳之事,凡九十二篇。(见玉海食货类。)
〔侗按:玉海引崇文目同,旧唐书、齐民作齐人,避太宗讳也,下书同。〕
兆人本业三卷 唐武后撰。
〔侗按:旧唐志、通志略并作兆民。〕
山居要术三卷 王旼撰。
大农孝经一卷 原释,贾道元撰,道元开宝中人。(见玉海食货类。)
〔侗按:玉海艺文类、食货类两引崇文目并同。〕
农家切要一卷 通志略、宋志、并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农子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淮南王蚕经三卷 刘安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侗按:玉海艺文类、祥瑞类两引崇文目并同,宋志作养蚕经一卷。〕
孙氏蚕书二卷 孙光宪撰。
〔侗按:玉海艺文类、祥瑞类两引崇文目并同,宋志、三卷。〕
原叙,农家者流,衣食之本原也,四民之业,其次曰农稷播百谷,勤劳天下,功炳后世,著见书史,(侗按,一本作史书。)孟子聘列国,陈王道,未始不究耕桑之劝,汉兴劭农勉人为之著令,今集其树艺之说,庶取法焉。(见欧阳文忠公集。)
〔侗按:以上原卷二十六。〕
小说类上
共七十一部,计二百九十九卷。
〔侗按:今核计实七十部,二百八十七卷。〕
世说十卷 宋临川王义庆撰。
〔侗按:玉海云,世说新语八卷,崇文目十卷,读书志云,唐艺文志、刘义庆世说八卷,刘孝标续十卷,而崇文总目止载十卷,当是孝标续义庆本八卷,通成十卷耳。〕
小说十卷 殷芸撰。
〔侗按:书录解题引邯郸书目云,或题刘餗,非也,又云,或称商芸者,宣庙未祧时避讳也,考读书志作刘餗撰,旧唐志、唐志、通志略又有刘义庆撰,亦十卷。〕
〔又按:经部有殷价丧礼极义通考引原释亦作商价,陈诗庭云,宋时殷字多避作商,故改殷城县曰商城,溵水曰商水。〕
辨疑志三卷 陆长源撰。
〔侗按:宋志作疑辨志。〕
两同书一卷 吴筠撰。
乾<月巽>子三卷 温庭筠撰。
〔侗按:旧本<月巽>讹作巽,今据诸家书目校改,通志略、遂初堂书目并一卷。〕
演义十卷 苏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