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许白云先生文集四卷	据明正统本景印	续编	集部	白云先生文集
398	存复斋文集十卷附录一卷	据明本景印	续编	集部	 
399	青阳先生文集九卷	据明本景印	续编	集部	青阳集
400	蜕庵诗四卷	据明本景印	续编	集部	蜕庵集
ID	四部丛刋	版本	编次	类别	四库全书
401	张光弼-诗集七卷	据明钞本景印	续编	集部	 
402	茗斋集二十三卷. 明诗九卷	据手稿刊本钞本景印	续编	集部	 
403	明诗九卷	据手稿刊本钞本景印	续编	集部	 
404	雍熙乐府二十卷	据明嘉靖本景印	续编	集部	 
405	白云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四卷	据明崇祯本景印	续编	集部	 
406	尚书正义二十卷	据日本景印宋本景印	三编	经部	尚书注疏
407	礼记正义残九卷	据日本景印古钞本及宋本景印	三编	经部	礼记注疏
408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	据元本景印	三编	经部	周易郑康成注
409	诗本义十五卷郑氏诗谱补亡一卷	据宋本景印	三编	经部	诗本义
410	诗集传二十卷	据宋本景印	三编	经部	诗集传
411	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二十卷	据蒙古本景印	三编	经部	三礼图集注
412	中庸说残三卷(存卷一至三)	据宋本景印	三编	经部	 
413	张状元孟子传残二十九卷(存卷一至二十九)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三编	经部	孟子传 二十九卷
414	复古编二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三编	经部	复古编
415	班马字类五卷附补遗又附校勘记一卷	据汲古阁景宋钞本景印	三编	经部	班马字类
416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	据明本景印	三编	史部	新唐书纠谬
417	编年通载残四卷(存卷一至四)	据宋本景印	三编	史部	 
418	太宗皇帝实录残二十卷(存卷二十六至三十五、卷四十一至四十五、卷七十六至八十)	据宋馆阁钞本旧钞本宋钞本景印	三编	史部	 
419	元朝秘史十卷续集二卷	据景元钞本景印	三编	史部	 
420	明史钞略残七卷	据石门吕氏钞本景印	三编	史部	 
421	罪惟录九十卷	据手稿本景印	三编	史部	 
422	东山国语不分卷	据海宁张氏铁如意馆传录本景印	三编	史部	 
423	吊伐录二卷	据钱曾述古堂钞本景印	三编	史部	大金吊伐录
424	三辅黄图六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元本景印	三编	史部	三辅黄图
425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 顾亭林先生年谱一卷	据手稿本景印	三编	史部	 
426	洛阳伽蓝记五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如隐堂本景印	三编	史部	洛阳伽蓝记
427	为政忠告四卷. 牧民忠告二卷 庙堂忠告一卷	据元本景印	三编	史部	三事忠告
428	故唐律疏义三十卷附律音义一卷校勘记一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三编	史部	唐律疏义
429	昭徳先生郡斋读书志四卷附志一卷后志二卷二本四卷考异一卷	据宋淳佑袁州本景印	三编	史部	郡斋读书志
430	隶释二十七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万历本景印	三编	史部	隶释
431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十二卷	据淸雍正本景印	三编	史部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432	潜虚一卷. 潜虚发微论一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三编	子部	潜虚
433	野菜博录三卷	据明本景印	三编	子部	野菜博录
434	图画考七卷	据钞本景印	三编	子部	 
435	独断二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弘治本景印	三编	子部	独断
436	古今注三卷附校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三编	子部	古今注
437	困学纪闻二十卷	据元本景印	三编	子部	困学纪闻
438	墨荘漫录十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钞本景印	三编	子部	墨荘漫录
439	太平御覧一千卷	据日本聚珍本配补	三编	子部	太平御覧
440	小字录一卷	据明活字本景印	三编	子部	小字录
441	丞相魏公谭训十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旧钞本景印	三编	子部	 
442	南村辍耕录三十卷	据元本景印	三编	子部	辍耕录
443	景德传灯录三十卷	据宋本景印	三编	子部	 
444	文始眞经三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本景印	三编	子部	 
445	通玄眞经十二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三编	子部	文子
446	新雕洞灵眞经五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三编	子部	 
447	唐皇甫冉诗集七卷补遗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本景印	三编	集部	皇甫集
448	唐皇甫曾诗集一卷补遗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本景印	三编	集部	皇甫集
449	梨岳诗集一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	据明钞本景印	三编	集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