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2-目录

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第1203页

为作序者,未详考修序文也。《通考》载正集六十卷,又有外集十卷。此本为明姜奇芳所刊,卷数与《通考》合,惟无外集。只有《补遗》三篇,及赠答诗文、墓志一卷,亦不知何人所附。陈振孙谓外集多与正集复出,或后人删汰重复,故所录者止此耶。宋初诗文,尚沿唐末五代之习。柳开、穆修欲变文体,王禹偁欲变诗体,皆力有未逮。欧阳修崛起为雄,力复古格。於时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黄庭坚等皆尚未显。其佐修以变文体者,尹洙;佐修以变诗体者,则尧臣也。曾敏行《独醒杂志》载:“王曙知河南日,尧臣为县主簿,袖所为诗文呈览。曙谓其诗有晋、宋遗风,自杜子美没后二百馀年,不见此作。”
然尧臣诗旨趣古淡,知之者希。陈善《扪虱新话》记苏舜钦称“平生作诗,不幸被人比梅尧臣”。又记晏殊赏其“寒鱼犹著底,白鹭已飞前”二句,尧臣以为非我之极致者,则其孤僻寡和可知。惟欧阳修深赏之。邵博《闻见后录》乃载传闻之说,谓修忌尧臣出己上,每商榷其诗,多故删其最佳者,殊为诬谩。无论修万不至此,即尧臣亦非不辨白黑者,岂得失不自知耶!陆游《渭南集》有《梅宛陵别集序》曰:“苏翰林多不可古人,惟次韵和渊明及先生二家诗而已。”案苏轼和陶诗有传本,和梅诗则未闻。然游非妄语者,必原有而今佚之。是尧臣之诗,苏轼亦心折之矣。
△《忠肃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刘挚撰。挚字莘老,东光人。家於东平。登嘉祐四年甲科。神宗朝累迁礼部侍郎。哲宗即位,历官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以观文殿学士罢知郓州。绍圣初,坐党籍累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卒。绍兴中,追赠少师,谥忠肃。事迹具《宋史》本传。其文集四十卷,见於《宋史艺文志》,久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裒辑编缀,共得文二百八十五首、诗四百四十三首。以原书卷目相较,尚可存十之六七。谨以类排纂,釐为二十卷,而仍以刘安世原序冠之於首。挚忠亮骨鲠,於邪正是非之介,辨之甚严。终以见愠群小,贬死荒裔。其为御史时,论率钱助役之害,至王安石设难相诘。而挚反覆条辨,侃侃不挠。今其疏并在集中。他若劾蔡确、章惇诸疏,见於《宋史》者,亦并存无阙。其所谓修严宪法,辨别淄渑者,言论风采,犹可想见。固不独文词畅达,能曲鬯情事已也。至集中有《讼韩琦定策功疏》,颇论王同老攘功冒赏之罪。而《道山清话》遂谓文彦博再入,挚於帘前言王同老劄子皆彦博教之,乞下史官改正。宣仁不从。
彦博因力求退。今考此事,史所不载。而集中有《请彦博平章重事疏》,其推重之者甚至,尤足以证小说之诬。盖当时党论交讧,好恶是非,率难凭据。幸遗集具在,得以订正其是非。於论世知人之学,亦不为无补矣。
△《无为集》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杨杰撰。杰字次公,无为军人。因自号无为子。嘉祐四年进士。元丰中历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江提点刑狱,卒於官。原序称侍讲杨先生,盖其带职也。杰事迹具《宋史文苑传》。杰及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游,故其诗虽兴象未深,而亦颇有规格。其率易者近白居易。其偶为奇崛如《送李辟疆》之类者,或偶近卢仝。其大致则仍元祐体也。又及与胡瑗游,故所学亦颇有根柢。
官太常时,议典礼因革,多所讨论。集中如《补正三礼图》、《皇族服制图》诸序,以及《禘祫》、《明堂》、《乐律》诸奏,皆有关於典制。但其文才地稍弱,边幅微狭耳。集凡赋二卷、诗五卷、文八卷。绍兴癸亥,知无为军赵士粲彡所编。
士粲彡序云:“删除芜类,取有补於教化者。若释道二家诗文则见诸别集。”今别集不传。故张敦颐《六朝事迹》载其《雨花台》诗一首,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其《净居寺》诗一首,潜说友《咸淳临安志》载其《西湖参寥山房》诗一首,《铁网珊瑚》载其《佛日山别长老弼公》诗一首。凡为僧作者,今皆不见於集中也。然第五卷中有《宝山寺壁》一首,第七卷中有《题宝林院五松》一首、《东峰白云院》一首、《野寺》一首,第十卷中有《圆同菴铭》一首、《圆寂菴铭》一首,未免自乱其例。又如铭五首入杂文。赞亦杂文,乃列诗中。诗以古体、律体分编,而《和谢判官宴南楼》一首,本拗体七言律,而误入古诗,编次尤为无绪。至於《魏诏君赞》“诏”字,盖避仁宗嫌名,而次卷仍称《魏徵君草堂》,校雠亦未尽善。惟杰集自南渡以后湮没不传,士粲彡积两岁之力,搜求编次,使得复传至今。其表章之功,固亦不可尽没耳。
△《王魏公集》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王安礼撰。安礼字和甫,临川人。安石之弟也。登嘉祐六年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尚书左丞。迁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事迹具《宋史》本传。安石兄弟三人,惟安国数以正议见绌。其文集亦湮没不传。安礼位稍通显,史称其以经济自任,而阔略细谨。故其生平,一以知湖、润两州与倡女共饭论罢,一以贪论罢。屡踬屡起,盖亦跅弛於法度之外者。然其知制诰时,因彗星见,极言执政大臣不察上惠养元元之意,用力殚於沟瘠,取利究於园夫。其语皆以讥刺新法,则於大体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