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氏桐华馆本,江夏刘氏刻本,吴兴张氏择是居影刻宋钞本。
    《新旧唐书杂论》一卷。(明李东阳。借月山房本。)    《明事断略》一卷。(借月山房本。)    【补】《琅琊山馆丛书》本。此书不著撰人名氏,殆明之遗民所作。
    (江:以上断代为论)    《御批通鉴辑览》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互见编年类。)    以下论全史以御批为主,故史评亦恭录。
    《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王夫之。《船山遗书》本。)    (今案:有中华书局1975年版。)    《空山堂十七史论》卷。(牛运震。自刻本。)    【补】十五卷。
    此书一名《读史纠缪》。
    《史 林测义》三十八卷。(计大受。自刻本。)    (江:以上统论)    (以上论史事史论最忌空谈苛论,略举博通者数种。宋人《历代名贤确论》一百卷, 明刻本,今罕见。)    ──右史评类    ●卷三/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 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儒家议论经济之属,宋以前 儒家考订之属,唐以前之杂家、释、道家,宋以前之小说家,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
    ◎周秦诸子第一    (依《四库》次第,名、 墨、纵横、杂合为一类,秦以前诸子姓名不录。)    《荀子》杨亻京注二十卷。(谢墉校本。通行苏州王氏刻《十子全书》本即谢校本。 儒。)    【补】杨亻京唐人。谢校出卢文召手。杭州局《二十二子》本、定州王氏《畿辅丛书》本,皆据谢本重刊。杭州局《二十二子》,宝庆三味书坊皆 有翻本。
遵义黎氏《古逸丛书》覆宋台州刻本,其版今在苏州局。《四部丛刊》影印《古逸丛书》本。宋钱佃《荀子考异》一卷,江阴缪荃孙覆宋刻本,今版归吴兴张氏,汇入《择是居丛书》中。国学会辑印《周秦诸子注十种》,影印缪覆刻《对雨楼丛书》本。
    《荀 子补注》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补】此书二卷。《齐鲁先哲遗书》本。中国学会辑印《周秦诸子注十种》,影印《齐鲁先哲遗书》本。 刘台拱《荀子补注》一卷,《端临遗书》本,中国学会影印本。长沙王先谦《荀子集解》二十一卷,已括上举二书在内,并录王念孙父子、刘台拱、陈奂、俞樾、郭 嵩焘诸家校注,汇为一编,甚便学者。有光绪十七年长沙刻本,民国间涵芬楼影印本,光绪间坊间影印巾箱本。瑞安孙诒让校《荀子》二十九则在《札┢》内。仪征 刘师培《荀子补释》四卷,自刻本,亦载《国粹学报》。又辑《荀子逸文》一卷,未刊。
    (今案:有中华书局1988年版《新编诸子集成(第一 辑)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    《孔丛子》七卷。(浙江新刻影宋巾箱本,《汉魏丛书》本三卷。儒。有依托,不尽伪。)    【补】七卷 本有宋宋咸注。《指海续刻》本七卷,《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七卷,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汉魏丛书》本三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影印本《诸子百家丛书/孔丛子》。)    《孙子》魏武帝注三卷。(平津馆校本。兵。)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版。)    《孙子十家注》十三卷。(岱南阁校本。)    【补】此本孙星衍据道藏本重刊,附《叙录》一卷、《遗说》一卷。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孙 本,涵芬楼《道藏举要》影印道藏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谈恺刻本。
    (今案:有中华书局1978年版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孙子十家注》。)    《吴子》一卷。(平津馆校本。兵。)    【补】此本二卷,孙星衍据宋本影刻。新昌庄肇麟长恩书室刻本一卷。
    (今 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诸子百家丛书/吴子》。)    (《司马法》三卷,附逸文。《指海》本,又邢澍辑注浙江刻本,又平津馆本一卷。 兵。)    【补】平津馆本孙星衍据宋本影刻三卷,非一卷。长恩书室重刻平津馆本,张澍二酉堂校刻本一卷,江宁局仿宋本。吴县曹元忠辑《司马法古注》三 卷,附《音义》一卷,光绪十八年自刻本。定海黄以周《司马法考征》二卷,杭州局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诸子百家丛书/司马法》。)    《六韬》六卷。(平津馆校本。兵。)    【补】长恩书室重刻平津馆本。以上三种,《四部丛刊》皆有影印影宋钞本。
    (今 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诸子百家丛书/六韬》。)    《管子》尹知章注廿四卷。(旧题唐房玄龄注。明赵用贤校本,即管韩合刻本,附刘 绩补注。《十子》本同上,但多评语,不善。)    【补】法。《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