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乐於庭。昼漏上五刻,驾发。前七刻,击一鼓为一严。前五刻击二鼓为再严,侍中版奏“请中严”。有司陈卤簿。前二刻,击三鼓为三严,诸卫各督其队与、戟以次入陈殿庭。通事舍人引群官立朝堂,侍中、中书令以下奉迎於西阶,侍中负宝,乘黄令进辂於太极殿西阶南向,千牛将军一人执长刀立辂前,北向,黄门侍郎一人立侍臣之前,赞者二人。既外办,太仆卿摄衣而升,正立执辔。天子乘舆以出,降自西阶,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千牛将军前执辔,天子升路,太仆卿授绥,侍中、中书令以下夹侍。黄门侍郎前奏“请法”。銮驾动,警跸,鼓传音,黄门侍郎与赞者夹引而出,千牛将军夹路而趋。驾出承天门,侍郎乘马奏“驾少留,敕侍臣乘马”。侍中前承制,退称:“制曰可。”黄门侍郎退称:“侍臣乘马。”赞者承传,侍臣皆乘。侍卫之官各督其属左右翊驾,在黄麾内。符宝郎奉六宝与殿中後部从,在黄钺内。侍中、中书令以下夹侍辂前,赞者在供奉官内。侍臣乘毕,侍郎奏“请车右升”侍中前承制,退称:“制曰可。”侍郎复位,千牛将军升。侍郎奏“请发”。导驾,先万年县令,次京兆牧,次太常卿,次司徒,次御史大夫,次兵部尚书(自县令以下并正道威仪,各乘辂,其卤簿,各依本品给之)。次清游队,白泽旗二(分左右,各一人执,二人引,二人夹也),金吾折冲二人(各领四十骑,戎服,分左右)。次金吾大将军二人,分左右(各二人执槊,骑从,自龙骑以前检校也)。次金吾果毅二人(领虞候飞四十八骑,夹道单行,分左右,引导黄麾仗也。)次外铁甲飞二十四骑(并行,分左右厢,各六重,引导步甲队)。次朱雀旗,一骑执(二骑引,二骑夹),金吾折冲都尉一人(领四十人,执横刀、槊弩、弓箭,骑从也)。次龙骑十二(各一骑执,并戎服,被大袍,横行正道。每一旗前,二人,骑,为二重,引前;每旗後,亦二人,护後。副竿二,分左右,又金吾果毅二人骑领也)。次指南车,次记里鼓车,次白鹭旗车,十二旗,次辟恶车,次皮轩车(并驾四马,驾士各十四人,匠一人)。次引驾十二重(重二人,并行正道。骑、带横刀。自皮轩车後,匀布至细仗前,一重槊弩,一重弓箭,相,金吾果毅一人检校)。次鼓吹令二人,次冈鼓十二面,金钲十二面,次大鼓百二十面,次长鸣百二十具,次铙鼓十二面,歌箫、笳各二十四,次大横吹百二十具,节鼓二面,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各二十四,次冈鼓十二面,金钲十二面,次小鼓百二十面,次中鸣百二十具,次羽葆鼓十二面,歌箫笳各二十四(自前冈鼓以下,工人皆自副并骑。分左右,横行。每鼓皆二人夹。每队皆有主帅五人以上统领)。次殿中侍御史二人。次黄麾,一人执(二人骑夹)。次太史令一人。次相风舆(舆士八人)。次冈鼓金钲各一,司辰一人,典事一人,刻漏生四人,分左右。次行漏舆正道(匠一人,士四十人)。次戟前队,左右武卫果毅各一人,骑(骑分左右)。次天色绣幡一。次金节十二。次各一(左右)。次朱雀幄一。次左青龙幢,右白虎幢,各一。次导盖一,又次称长一。次戟(各百四十四人,分左右也)。次左右卫将军各一。次御马(二十四匹。分左右也),次尚乘奉御(二人。分左右),次左青龙旗,右白虎旗,各一。左右卫果毅各一人(各领三十五人,骑分左右)。次通事舍人(八人。骑分左右),次侍御史二人,次御史中丞二人,次御史二人,次拾遗二人,次补阙二人(并骑左右)。次起居郎(一人,在左),次起居舍人(一人,在右),次谏议大夫(二人,分左右),次给事二人(在左),次黄门侍郎(二人,在左),次中书侍郎(二人,在右),次左散骑常侍(二人,在左),次中书舍人(二人,在右),次右散骑常侍(二人,在右),次侍中(二人,在左),中书令(二人,在右。自通事舍人以下,一人皆步从)。次香蹬一。次左右卫将军(各一人,分左右),次班剑仪刀(左右厢各十二行人也),次左右卫郎将各一人(领散手翊卫三十人,带横刀,骑,在副使仗槊卫内也)。次左右骁卫郎将各一人(各领翊卫二十八人,甲骑,具装,执副仗槊,在散手外,均布曲折至後门),次左右卫供奉中郎将四人(领亲勋翊卫四十八人,带横刀,骑分左右,在三卫仗内也)。次玉辂(青质玉饰,驾青驳六祭祀、纳后则乘之。太仆卿驭,驾士四十一人,千牛将军一人陪乘)。次左右卫大将军(各一人,夹五辂),次千牛将军一人,中郎将二人,分左右。次千牛备身(分左右,骑在玉辂後),次御马二匹,次左右监门校尉各一人(在後门内检校)。次牙门(二人执,四人夹)。次左右监门校尉各十二人,骑(监当後门,十二行仗头各一人)。次左右骁卫翊卫各三队(每队三十五人,并带槊弩箭、横刀,相。前第一队,各大将军领,执凤旗。第二队,各将军一人领,执飞黄旗。第三队,各郎将一人领,执吉利旗)。次左右卫夹毂厢,各六队(队三十人。每队各折冲一人、果毅一人检校也)。次大伞二(在牙门後),次孔雀扇各四(分左右也),次腰舆一,次小团扇四,次方扇十二,花盖二。次大辇一(尚辇奉御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