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授侍中,侍中奉耒进,皇帝受以三推。侍中前受耒耜反,於司农司,农反於廪牺令讫,还本位。廪牺令复耒於韬,执耒起,复位立。皇帝初耕,执耒者以耒耜各授侍耕者。皇帝耕讫,三公、诸王五推,尚书卿九推讫,执耒者前受耒耜,退复位。侍中前奏“礼毕”,退复位。太常卿引皇帝入自南门,还大次,乐作。皇帝出自内东门,殿中监前受镇,以授尚衣奉御,殿中监又前受大,华盖、侍卫如常仪。皇帝入次,乐止。谒者、赞引各引享官及从享群官、诸方客使以次出。赞引引御史、太祝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赞引引出。工人二舞以次出。太常卿帅其属以次耕於千亩。其祝版燔於斋所。
△銮驾还宫(如圜丘仪)
△劳酒
车驾还宫之明日,设会於太极殿,如元会之仪(唯不贺、不上寿为异)。
△籍田东郊仪
皇帝夹侍二人、正衣二人(右合以祀先农坛上行事夹侍、正衣充),中书门下先奏。侍中一人(奉耒耜,进耕毕,复受,奏“礼毕”)、中书令一人(侍从)、礼部尚书一人(侍从官巳下,并合便取祀先农坛上行事官充)、司农卿一人(授耒耜於侍中,侍耕)、右卫将军一人(巳上并侍卫)。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行五推礼(旧例,宰臣摄行事),九卿九人,行九推礼(旧例,差左右仆射、六尚书、御史大夫摄行事),诸侯三人,行九推礼(差正员三品官及嗣王摄行事)。礼仪使一人(赞导耕籍礼)、太常卿一人(赞导耕籍礼。已上官合便取祀先农坛上行事官充),右礼司状上中书门下请奏差,如本官不足,差六品已下官充,并服褶。御耒耜二具,并韬(并以青色,内一具副。准乾元故事,合依农人所执者制造,不合雕饰。事毕日收);藉耒耜一丈席二领。三公、九卿、诸侯耒耜一十五具。御耒耜牛四头(内二头副,并牛衣。每随牛一人,并绛衣介帻,须明娴农务者行事,礼司专差人赞导),高品中官二人(执侍耒耜,并衣裤褶)。太常帅其属庶人(量用二十八人以备礼),郊社令一人(检校)、太常少卿一人(帅庶人赴耕所)、太常博士六人(分赞导耕礼。如本司官不足,准旧例本司具名上中书门下,请差摄行事)、司农少卿一人(检校庶人终千亩)。廪牺令二人,一人奉耒耜授司农卿,一人掌耒耜(系差五品、六品清资官摄充),三公、九卿、诸侯耕牛四十头(内十头副。每头随牛人一人,须明娴农耕者差);庶人耒耜二十具、畚二具、锸二具(以木为刃。府司差一人专知)。管籍田县令一人(具朝服,当耕籍田时,立於田畔,候耕毕去)、畿甸诸县令(准旧例集,先期到城。籍田日,服常服,赴耕所陪位而立)、耆老量定二十人(并常服。籍田日,於庶人耕籍田位之南陪位)。
宋太宗皇帝雍熙四年九月,诏以来年正月有事於东郊,行籍田之礼,令所司详定仪注以闻。无致烦劳,务遵典故。
太常礼院言:“籍田旧不置五使,今请依南郊,以宰臣、亲王、三品官为五使。”仍命苏易简等详定仪注。
详定所言:“方位请依唐例,在东郊。北齐籍田千亩,各顷别种一色,一顷作祠坛。今圣朝郊宫制度广大,请设於千亩之外。坛高九尺,周围四十步,饰以青。历代坛去京城远近各异,今请於朝阳门七里之外,十五里之内,择地为坛。又《通礼》不载告庙祭十里内神祠、及礼毕称贺之仪,今缘国家盛礼,望遣大臣前二日告昊天上帝、太庙,俟礼毕,文武百僚设行宫称贺。”卤簿使言:“诸司仪仗、法物、车辂,请准南郊例排。”并从之。
详定所言:“按《通礼》仪注,皇帝亲载耒耜於车右。《隋书 礼仪志》,齐代籍田令御史乘马车,载耒耜於五辂之後,以为礼轻,遂以侍中奉耒耜载於象辂,以随木辂之後。又旧礼,魏晋耕籍乘木辂。今准《通礼》,皇帝乘耕根车,欲请以象辂载耒耜,列於仗内御前,在皮轩车後,殿中省香灯之前,所以明示重耕籍之礼。”从之。
礼仪使言:“按《通典》,宋、齐之制,於先农坛东别立观耕台,帝亲耕礼毕,登此台以观公卿推耕。其台不载制度。缘皇帝被衮冕,执圭,宜便陟降,请筑台高五尺,周围四十步,四出陛,饰以青。又《通礼》亦不载御楼赐赦。按:唐开元二十三年,籍田礼毕,还宫大赦。今取进止。”从之,仍候礼成肆赦。
详定所言:“按: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亲耕籍田千亩,中开阡陌,设御耕位在先农坛东北。唐礼不开阡陌,设御耕位於先农坛南十步。详此,即当时坛前不设乐悬,则御耕位历代不同。今既备乐悬、二舞,俱在坛前,请定御耕位在门东南。又先农坛设二,今缘仪卫广大,所有外,请於大次及御耕位、观耕台乐悬之外。又《隋书》,籍田令率其属耕千亩,以青箱童之种,跪呈司农,诣耕所洒之,讫,司农省功,奏‘事毕’。唐朝不行此礼,诏备置。又隋以青箱奉童之种,唐废其礼。青箱旧无制,请用竹木为之而无盖,两头设台扌攀,饰以青色;中分九隔,隔设一种,覆以青巴。童即早晚之种,不定名,今请用黍、稷、秫、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