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31-文献通考-元-马端临-第410页

颇同今任。魏尚书有仪曹郎,掌吉凶礼制。历代多有,例在《吏部篇》。宋、齐仪曹属祠部。《梁书》曰:“武帝谓徐勉云:‘今帝业初构,须一人通学艺、解朝仪者,为尚书仪曹郎。’勉曰:‘孔休源识具清通,详练政事,自晋宋《起居注》,略诵上口。’遂拜为仪曹郎。”後周依《周官》。隋初为礼部侍郎,炀帝除侍字,又改为仪曹郎。武帝初,改为礼部郎中。龙朔二年,改为司礼大夫,咸亨初复旧,其後曹改而官不易。掌礼乐、学校、仪式、制度、衣冠、符印、表疏、册命、祥瑞、铺设、丧葬、赠赙及宫人等)。
员外郎一人(《周礼》肆师上士,後周依焉。至隋文帝置礼部员外郎,炀帝改为仪曹承务郎,武德三年复旧。其後曹改而官不易)。
祠部郎中一人(魏尚书有祠部郎,历代皆有,主礼制。後魏裴修为中大夫,兼祠部曹。祠部曹主礼乐,每有疑议,修撰斟酌故实,咸有条贯。後周有典祠中大夫。隋初为侍郎,炀帝除“侍”字,武德中加“中”字,龙朔二年改为司大夫,咸亨元年复旧。延载元年五月制:“天下僧尼隶祠部,不须属司宝。”开元二十年正月制,僧尼隶祠部。天宝十一载,改祠部为职祠,至德初复旧。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自天宝六载及至德三年,常置祠祭使,以他官为之)。
员外郎一人(改置与户部员外郎同)。
膳部郎中一人(膳部於《周官》即膳夫、凌人二职也。晋尚书有左士、右士曹。後魏部官尚书管左士郎。北齐改左士为膳部郎,掌侍官百司礼食肴馔,属都官尚书。後周有膳部大夫一人,亦掌饮食,属大冢宰。隋膳部属祠部,初置侍郎,炀帝除“侍”字。武德中加“中”字,龙朔二年改为司膳大夫,咸亨初复旧。天宝十一载,又改膳部为司膳,至德初复旧。掌饮膳、藏冰及食料)。
员外郎一人(改置与户部员外郎同)。
主客郎中一人(汉成帝初置尚书,有客曹,主外国、夷狄,後光武分改为南主客、北主客二曹。至魏,亦为南主客事。晋氏分为左、右、南、北四主客,或单为客曹。宋齐、梁、陈单有主客。後魏吏部管南主客,祠部管左主客。北齐改左主客为主爵,南主客为主客。隋初为侍郎,炀帝除“侍”字,寻又改为司籍郎。武德初,改为主客郎中。龙朔二年,又改主客为司藩,咸亨元年复旧。掌二王後及诸藩朝聘)。
员外郎一人(改置与户部员外郎同)。
宋礼部判部事二人,以两制及带职朝官以上充。凡礼仪之事,悉归於太常礼院,而贡举之政领於知贡举官。本曹但掌制科举人,补奏太庙郊社斋郎、室长、掌座,都省集议,百官谢贺表章,诸州申举祥瑞,出纳内外牌印之事,而兼领贡院。官制行,始正其职。凡天地、宗庙、陵园之祀,后妃、亲王、将相封册之命,皇子加封,公主降嫁,稽其仪,以诏上下而举行之。朝廷庆会宴乐,宗室冠、婚、丧、祭,蕃使去来宴赐,与夫经筵、史馆赐书修书之礼,例皆同奉常讲求参酌,而定其仪节。三岁贡举、学校试补诸生,皆总其政。旌节章服之颁,祥瑞表奏之进,凡关於礼乐者,皆掌之。建炎三年,诏鸿胪、光禄寺并归於礼部,太常、国子监亦隶之焉。分案五:曰礼乐,曰贡举,曰宗正奉使帐,曰封册表,曰检法。各随其名而治其事。 侍郎:贰尚书之事。南渡,诸曹长贰互置。绍兴七年,礼部置侍郎二员。隆兴初,诏尚书不常置,礼部侍郎置一员。郎中:参预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贡举之事。有所损益,则审订以次咨决。凡庆贺若谢,掌撰表文。与祠部、主客、膳部并列为四。建炎三年,并省郎曹,礼部领主客,祠部领膳部。隆兴初,复诏礼部、祠部一员兼领,自是并行四司之事矣。祠部:掌诸州宫观僧尼、道士、童行、住持教门事务,祠祭奉安祈祷,神庙加封赐额并属之。医官磨勘、医生试补,校其事而予夺之。主客掌诸蕃朝贡、宴设、赐予之事。膳部:掌祠寺奏告牲牢、礼料及宴设酒食果实之事,收冰、藏冰、赐冰以时无阙事。御厨翰林司牛羊司隶焉。
○兵部尚书(侍郎 郎中 员外郎 职方郎中 员外郎 驾部郎中 员外郎 库部 郎中 员外郎)
《周礼 夏官》大司马之职,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领校人、牧师、职方、司兵之属,即今兵部之任也。魏置五兵尚书(《周官》有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五兵之名,当出於此。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五兵谓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也。晋初无,太康中乃有五兵尚书,而又分中兵、外兵各为左、右(按:晋虽分中兵、外兵为左、右,与旧五兵为七曹,然尚书唯置五兵而已,无七兵尚书之名,至後魏始有七兵尚书耳。今诸家著述或谓晋太康中置七兵尚书,误矣)。宋五兵尚书唯领中兵、外兵二曹,馀则无矣。齐、梁、陈皆有之。後魏为七兵尚书。北齐为五兵,统左中兵(掌诸都督告身、诸宿卫官)、右中兵(掌畿内丁帐事、诸兵力士)、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以东诸部丁帐,及发召诸兵)、右外兵(掌河北及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