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洪 率道 汉南 阴城 义清 南漳常平 若阝)
竟陵郡八县(长寿 蓝水 {艹汾}川 汉东 清腾 乐乡 丰乡 章山)
沔阳郡五县(沔阳 监利 竟陵 甑山 汉阳)
安陆郡八县(安陆 孝昌 吉阳 应阳 梦 京山 富水 应山)
永安郡四县(黄冈 黄陵 木兰 麻城)
江夏郡四县(江夏 武昌 永兴 蒲圻)
义阳郡五县(义阳 锺山 罗山 礼山 淮源)
长沙郡四县(长沙 衡山 益阳 邵阳)
衡山郡四县(衡山 晁阴 湘潭 新宁)
巴陵郡五县(巴陵 华容 沅江 湘阴 罗)
零陵郡五县(零陵 湘源 永阳 营道 冯乘)
熙平郡九县(桂阳 阳山 连山 宣乐 游安 熙平 武化 桂岭 开建)
武陵郡二县(武陵 龙阳)
澧阳郡六县(澧阳 石门 孱陵 安乡 崇义 慈利)
桂阳郡三县(郴 临武 卢阳)
沅陵郡五县(沅陵 大乡 盐泉 龙标 辰溪)
黔安郡二县(彭水 涪川)
清江郡五县(盐水 巴山 清江 开夷 建始)
▲唐时为州三十四县一百三十七
荆州七县 峡州四县 归州三县 复州三县 郢州三县 襄州七县安州六县黄州三县 沔州二县 鄂州五县 申州三县 潭州六县岳州五县 衡州六县 永州四县 道州四县 郴州八县 连州三县邵州二县 朗州二县 澧州四县 辰州五县 沅州三县 黔州六县思州四县 施州二县 珍州四县 播州三县 夷州五县 溱州二县锦州五县 溪州二县 费州四县 业州二县
▲宋时为州三十四县一百二十八
江陵府八县 荆门军二县 峡州四县 归州三县 复州二县 郢州二县 德安府五县 黄州三县 汉阳军二县 鄂州七县 兴国军三县 信阳军二县 潭州十二县 岳州五县 衡州五县 永州三县全州二县 道州四县 郴州四县 桂阳军三县 连州三县 邵州三县 武冈军三县 鼎州四县 澧州四县 辰州四县沅州四县 靖州三县 黔州二县 思州三县 施州二县 珍州二县 播州三县
江陵府 春秋以来,楚国之都,谓之郢都,西通巫巴,东接梦,亦一都会也。秦置南郡。汉高帝改为临江郡,景帝改为临江国,後复故。後汉因之。其地居洛阳正南(章帝徙钜鹿王恭为江陵王,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安陆王)。蜀先主得之(以麋芳为南郡太守),後属吴(麋芳以郡来降,关羽因此遂败),常为重镇(吴师来伐,当阳侯杜元凯向江陵,斩其督任延)。晋平吴,置南郡及荆州(领郡十九,理於此),东晋以为重镇(桓冲理上明,使刘波守江陵)。宋、齐并因之(宋领郡十二,齐领郡十)。梁元帝都之,为西魏所陷(大将于谨平之),迁後梁居之,为藩国,又置江陵总管府。隋并梁,置江陵总管府如故,後改为荆州。炀帝初,复为南郡。唐为荆州,或为江陵郡,後改为江陵府,荆南节度。属山南道。领县七(江陵、枝江、松滋、石首、当阳、公安、长林)。梁以复州监利来属。宋乾德三年,升白秋巡为潜江县,白臼巡为建宁县,万庾巡为万庾县,白沙院为玉沙县,万庾寻废。开宝五年,以长林、当阳二县属荆门军。至道二年,以玉沙隶复州。属荆湖北路,领本路兵马钤辖。中兴後,本路安抚、制置置司。贡绫、、碧涧茶芽、柑橘。领县八,治江陵。江陵(故楚郢都。汉县。有息壤、纪南城、梅四洲、渚宫)枝江(故罗国地。唐县。有九十九洲)公安(隋县。有吕蒙城、油水、涔港)松滋(石县。有蜀江、巴山)监利(隋县。有乾溪)石首(唐县。有石首山、大江)建宁(宋县。有鹿角山)潜江(宋县。有曹河)。
荆门军 宋开宝五年,以江陵府荆门镇建为军,以长林、当阳二县来属;後废,仍隶江陵。元间,复置军。属荆湖北路。领县二,治长林。长林(隋县。有紫盖山)当阳(汉县。有沮水)。
峡州 春秋、战国时并楚地。秦将白起攻楚,烧夷陵,即其地也。秦、二汉并为南郡地。魏武平荆州,置临江郡。後蜀先主改为宜都郡。吴改夷陵为西陵,常为重镇。(陆逊疏:“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若其失之,非损一郡,荆州可忧。”)晋、宋、齐并为宜都郡。梁改置宜州。西魏改曰拓州。後周改为峡州。陈常得之,为重镇(隋开皇中,伐陈。陈人守荆门、狼尾滩,并宜都县界。安蜀城,夷陵县界也)。唐为峡州,或为夷陵郡(郡城即陆抗攻步阐,拒晋师之垒),以扼三峡之口,故为峡州。西通蜀江。属山南道。领县四(夷陵、宜都、长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