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为州七县三十
青州六县(潍州三县 齐州四县 淄州四县 密州五县 莱州四县登州四县)
青州 少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仕侧反),汤末有逄公伯陵(逄音蒲江反),殷末有蒲姑氏,皆为诸侯国於此地。周成王时,蒲姑氏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太公,是为齐国,所谓营邱,後徙都临淄,亦其地(今临淄县)。秦属齐郡。汉置北海郡。晋为北海、乐安二国之地,兼置青州(领郡、国五,治於此)。永嘉末,陷於石勒(冉闵乱,段龛据之。慕容恪攻围数月而克)。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於此(慕容德初议所都,尚书潘聪曰:“青、齐沃坏,号曰‘东秦’。地方二千里,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广固者,曹嶷之所营,山川险峻,足为帝王之都。”从之。至慕容超,宋武帝来伐,超固守,攻围七月而拔之)。宋置青州(领郡九,治於此)。後入後魏,又置青州(宋将沈文秀为青州刺史,守东阳城,为後魏将慕容白曜攻围三年,无救而陷)。後周置齐郡。隋文帝初郡废,炀帝初州废,置北海郡。唐为青州,或为北海郡。属河南道。为平卢军节度。领县七(益都、北海、临淄、寿光、千乘、博昌、临朐)。晋为防御。汉复为平卢军节度。宋改为镇海军。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属京东路。庆历二年,置京东东路安抚使。郡东北至北海,故曰北海。青、齐盐利被天下,盗贼所聚。建炎三年,没於金。金为益都府,隶山东路。嘉定十二年,伪守张林以所部滨、棣、淄川来降,济、沂、莒州亦降,俄复叛。十五年,山东忠义李全居青州以自守,後亦叛。贡仙纹绫、梨、枣。领县六,治益都。益都(晋广固城在县西四里,曹嶷所筑,有大涧甚广,故名广固城。有南山、尧山、淄、渑水、平卢水)临淄(齐国都。一名营邱,为海、岱一都会。有牛山、愚山谷、葵邱)临朐(古伯氏骈邑。领临朐山)寿光(汉旧县。古纪国城在县西。有斟灌城、寒浞国)博兴(汉博县,後唐改。有济水、时水、海浦)千乘(汉博县,後唐置。有济水、时水、海浦)。
潍州 唐武德二年,以青州之北海、营邱、下密置潍州。八年州废,复隶青州。宋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又置昌邑县隶之。乾德三年,升为潍州,又增昌乐县。为上州,团练,属京东路。建炎二年,没於金。金隶山东东路。贡综丝纟它。领县三,治北海。北海(唐县。有潍水)昌邑(隋都昌县,唐废。建隆三年,复置)昌乐(唐营邱县,後废。乾德中,复置安仁县,更今名。有方山、聚角山、丹水、朐水)。
齐州 春秋、战国并属齐。秦属齐郡。汉韩信伐齐,至历下,即其地也。文帝分置济南国,景帝改为济南郡、乐安郡。後周亦有济南郡。隋初废,炀帝初,置齐州。唐复为齐州,或为临淄郡,复改为济南郡。属河南道。领县八(历城、临济、章邱、丰齐、禹城、临邑、全节、亭山)。宋属京东路。咸平四年,废临济。景德三年,以章邱置清平军。熙宁三年废军,复为县,隶齐州。政和六年,升为济南府,兴国军节度。齐当天中,由腹齐也。建炎二年,守逆豫以州降,金没於金。金隶山东东路。嘉定十三年,伪守王斌以城来降,旋复失。贡绵、绢、阳起石、防风。领县四,治历城。历城(汉县。有故谭国城、历山、华不注山)禹城(古祝国。唐县。有禹息城、黎齐关)长青(隋县。至道二年,徙城於刺榆店。有磨笄山、石茆、四口关)临邑(汉县。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坏县城。三年後移孙耿镇)。
淄州 《禹贡》曰:“潍、淄其道”,即其地也。春秋、战国皆齐地。秦属齐郡。汉属济南、乐安二国之地,又置淄州国。晋属乐安国。後魏置东清河郡,北齐废之。隋置淄州,炀帝初,并其地入齐郡。唐复置淄州,或为淄川郡。属河南道。领县五(淄川、长山、邹平、高苑、济阳)。宋属京东路。景德三年,以高苑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复为县,隶州。建炎二年,没於金。贡绫、防风、长理石。领县四,治淄川。淄川(汉般阳县。有淄水。莱芜县故城在东南,汉淄川国亦在此。古齐长城)长山(汉於陵县。陈仲子隐处。有长白山、粟米)邹平(汉县。有济水、漯河)高苑(汉县。有黄河、济河)。
密州 战国属齐。秦属琅琊郡。汉属高密国、城阳国地。後汉属琅琊郡、北海国地。晋属城阳郡。後魏复置高密郡,後置胶州。隋初为密州(以密水为名),炀帝後改为高密郡。唐因之,属河南道。领县四(诸城、安邱、高密、莒)。汉为防御,周为军事。宋复为防御,属京东道。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节度。建炎元年,没於金。金隶山东路。嘉定十二年,贾涉命李全取潍、密,旋复失。贡绢、牛黄。领县五,治诸城。诸城(隋县。有琅琊山)安邱(古根牟国。有刘山、安邱山、涪水、汶水、潍水)莒(春秋莒国。有水、潍水、沭水、浯水)高密(春秋晏平仲所食之邑。隋县。有密水、胶水)胶西(本板桥镇。元三年,置为县,置知县兼临海军使)。
莱州 春秋时莱子国也(《禹贡》“莱夷作牧”是也)。齐侯迁莱子於阝,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