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泰始二年八月,诏曰:“此上旬,先帝弃天下之日,便已周年。思慕颊毒,欲诣陵瞻侍,以尽哀愤。主者具行备。”安平王孚、尚书令裴秀等奏:“陛下至孝,麻虽除,哀毁蔬食,有损神和。今虽秋节,尚有馀暑,谒见山陵,悲感摧伤,宜降抑圣情,以慰万国。”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以叙哀愤,体气自佳耳。”又曰:“今当见山陵,何心无服,其以行(详见《国恤门》)。”
晋宣王遗令:“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景、文遵旨。武帝犹再谒崇阳陵(景帝陵),一谒峻平陵(文帝陵),然遂不敢谒高原陵(宣帝陵),至惠帝复止也。
晋尚书问:按礼,天子七月葬。新议曰:“礼无吉驾象生之饰,四海遏密八音,岂有释其以服元黄黼黻哉!虽於神明,哀素之心已不称矣。辄除鼓吹吉驾卤簿。”孙毓驳:“《尚书 顾命》,成王新崩,传遗命,文物权用吉礼。又礼,卜家占宅朝服。推此无不吉服也。又巾车饰遣车,及葬,执盖从,方相元衣裳,此卤簿所从出也。今之吉驾,亦象生之义,凶服可除。鼓吹吉服,可设而不作。”挚虞曰:“按汉魏故事,将葬,设吉凶卤簿,皆有鼓吹。新礼无吉驾导从之文。愚按礼,葬有祥车旷左,则今之容车也。《春秋》郑大夫公孙虿卒,天子追赐大辂,使以行礼。又《士丧礼》,有道车、乘车,以象生存。此兼有吉驾明文。既有吉驾,则宜有导从。宜定新礼,设吉服导从,其凶服鼓吹宜除。”铭旌建太常。画日月星辰。杜云:“九仞,旒委地(杜元凯《丧服要集》云)。”遣车易以床举。奠祭之具及器藏物,皆覆以白练。
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免歌。新礼以为免歌出於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虽音曲摧怆,非经典所制,违礼设衔枚义。方在号慕,不宜以歌为名,除不免歌。挚虞以为:“免歌因倡和而为摧怆之声,衔枚所以全哀,此亦以感众。虽非经典所载,是历代故事。《诗》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以歌为名,亦无所嫌。宜定新礼如旧。”诏从之。
武帝崩,葬峻阳陵(四月巳酉崩,五月辛未葬)。
惠帝崩,葬太阳陵(十一月庚午崩,十二月巳酉葬)。
元帝崩,葬建平陵。明帝徒跣至於陵所(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己丑崩,次年二月葬,系太宁元年)。
元帝崩後,诸公始有谒陵辞陵之事。盖由义同友执,率情而举也。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遂止。穆帝时,褚太后临朝,又拜陵,帝时幼也。孝武崩,骠骑将军、会稽王导子曰:“今虽制释服,至於朔日月半诸节,自应展情陵所,以一周为断。”於是至陵,变服单衣,烦渎无准,非礼意也。及安帝元兴元年,左仆射桓谦奏:“百僚拜陵,起於中兴,非晋旧典,积习生常,遂为近法。寻武帝诏,乃不使人上诸王拜陵。”及义熙初,又复江左之旧。
自汉、魏以来,群臣不拜山陵,王导以元帝卷同布衣,匪惟君臣而已,每一崇进皆就拜,不胜哀戚。由此诏百官拜陵,自导始。
明帝崩,葬武平陵(七月戊子崩,九月辛丑葬)。
成帝咸康七年,皇后杜氏崩。有司奏,大行皇后陵所作凶门柏历门,号明阳端门。诏曰:“门如所处。凶门柏历,大为繁费,停之(按蔡谟说,以二瓦器始死之祭,系於木,裹以苇席,置庭中,近南,门为重,今之凶门是其象也。礼,记虞而作主,今未葬,未有主,故以重当之。礼称为主道,此其义也。范坚又曰:“凶门非礼。礼有悬重,形似凶门。後人出门以表丧,俗遂行之。簿帐,即古吊幕之类也。”)。”
是时,又诏曰:“重壤之下,岂宜崇饰?陵中惟洁扫而已。”有司又奏,依旧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为免郎。诏又停之。
成帝崩,葬兴平陵(六月癸巳崩,七月丙辰葬)。康帝徒行送葬,至阊阖门,乃升素舆至陵所。
康帝崩,葬崇平陵(九月戊戌崩,十月乙丑葬)。
穆帝永和八年,峻平、崇阳二陵崩(景帝、文帝陵)。帝临三日,遣殿中都尉王惠如洛阳,以卫五陵。
穆帝崩,葬永平陵(五月丁巳崩,七月戊午葬)。
哀帝崩,葬安平陵(二月丙辰崩,三月壬申葬)。
简文帝崩,葬高平陵(七月已未崩,十月丁卯葬)。
孝武帝崩,葬陵平陵(九月庚申崩,十月甲申葬)。
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伐,秦将姚光以洛阳降,兼司空高密王恢之修谒五陵。
安帝崩,葬休平陵(十二月戊寅崩,正月庚申葬)。
恭帝崩,葬冲平陵。
宋崔元凯《丧仪》云:“铭旌,今之也。天子丈二尺,皆施跗树於圹中。遣车九乘,谓结草为马,以泥为车,疏布育,四面有障,置圹四角。以载遣奠牢肉,斩取骨胫,车各一枚。”
武帝,崩葬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五月癸亥崩,七月已酉葬)。
武帝母孝懿萧皇后崩,遗令:“汉世帝后陵皆异处,今可於茔域之外别为一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