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次,可给官舍居之。」
七年正月十三日庚子,礼仪院言:「恭谢坛昊天上帝、皇地祇、配帝、五方帝、日、月、神州、天皇、地极及内官五十四,中官百三十九,外官百六,岳镇海渎十八,请并供制币,各如方色。自今皇帝亲郊,悉用此例。又准礼例,仲春祀九宫贵神,缘已与恭谢天地同日祭于本坛,祭不欲数,请罢常祀。」并从之。
二月十三日己巳,具卤簿(请)[诣]昭应宫,宿于集禧殿集:原作「杲」,据《长编》卷八二改。。翌日庚午,帝服衮冕诣太初、明庆殿荐献,又诣二圣殿毕,改服通天、绛纱,乘玉辂赴太庙。十五日辛未,朝享。十六日壬申,奉天书升坛,恭谢天地,祖宗并配。司天言庆云绕日,祥风袭坛,还御干元门肆赦。十七日,赐从祀官袭〔衣〕、金犀带、鞍马、器币有差。帝作《恭谢天地礼成诗》赐近臣。
九年五月一日,内出御札曰:「朕获以菲德,夙绍庆基。法前王昭事之心,荷元昊惟新之命。秘图申锡,灵祲鸿均,封事绍修,诚明响答。遘仙宗之降格,示宝系之绵长。
锡祚蕃滋,输祥纷沓。爰于前岁,特发精衷衷:原作「虔」,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一八改。,式瞻霄极之尊,虔上帝尊之号。仍期奉册,别择吉年。属鸣律之再更,果揆辰而有得。今以来岁元日,适 上辛辛:原作「帝」,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一八改。,愿同亿兆之诚,共荐穹崇之称。信辞真迹,匪懈于躬亲;金简玉文,庶垂于永久。举冠绝未行之事,报高明洪覆之恩。谨以来年正月一日诣玉清昭应宫,与天下臣庶恭上玉皇大天帝圣号宝册。重念获契隆平,荐臻丰楙,庆欢乐之普洽,膺眷佑以殊深。爰稽禋祀之仪,仰荅顾怀之贶。又谨以正月十一日有事于南郊自「正月一日」至「又谨以」,原无,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一八补。,行恭谢之礼。诸军赏赐,并以内藏物充,三司勿催促诸路钱帛催:原作「谨」,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一八改。,诸州,府、军、监无得以修贡助祭为名,辄有率敛,务从简约,无至烦劳。凡百有司,各供其职。」
十二月九日,礼仪院言:「来年正月恭谢南郊,其祀感生帝望权停。」从之。
天禧元年正月十一日辛亥,有事南郊,行恭谢礼。御干元门肆赦,改元。壬子,作七言诗,近臣咸和。乙卯,诣玉清昭应宫恭谢。晏殊献颂。
三年十一月辛未,郊祀。丁丑,诣昭应宫行恭谢之礼。己卯,作《大礼庆成》五言诗。
仁宗天圣五年十一月十七日,亲郊。二十四日,以郊祀礼毕,恭谢玉清昭应宫、启圣禅院、会灵祥源观。自是礼成恭谢,又幸景灵宫、慈孝寺、兴国寺,率如仪。
明道年十月二十三日,诏以十一月六日于天安殿恭谢天地,次诣太庙恭谢。先是,八月十三日,大内火火:原作「大」,据《长编》卷一一一改。,(曲)[至]是修宫室成,行恭谢礼。
二十二日,太常礼院请备大驾卤簿,乘辂,百官前日宿朝堂,其日遣官奏告。从之。
十一月五日癸酉,帝斋于崇政殿。翌日甲戌,天安殿上设昊天上帝、皇地
祇位,奉太祖、太宗配。(祭)[登]歌宫县五鼓此处似有脱误。,帝服衮冕行恭谢之礼,以皇兄安德军节度使允升摄左领军卫上将军、蒋国公为亚献,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允宁摄右领军卫上将军、莒国公为三献,备大驾玉辂诣太庙。礼毕,辇还,御正阳门肆赦,改元。
嘉佑元年五月三日甲辰,内出御札曰:「执圭璧以事神,严祖宗而配帝,虽有国之常典,亦因时而制宜。朕承累圣之丕基,抚万邦之有众。俭于己,思天下之民丰;劳于心,致天下之民逸。罔敢怠忽,庶几治平。而首春以来,眇躬爽调,适赖三灵敷佑,百福来臻,顺以节宣,获兹康裕。加以边隅不耸,风雨以时。顾庶物之并蕃,在眇躬之何力!是用稽先朝之成宪,询故实于有司,即广殿之秘严,择令辰之嘉吉,式伸昭谢,以格庞休。宜示先期,俾兹诞告。朕取今年九月内于大庆殿行恭谢之礼,权罢冬至亲祀南郊。其赏给并如南郊例施行。至日朕御宣德门宣 ,仍令所司详定仪注以闻。」
十二日,太常礼院言:「择九月十三日恭谢。在京宫观祠庙,依例差官奏告。」从之。
七月三日,太常礼院言:「按明道元年天安殿恭谢,设太祖、太宗配位太宗:原作「宗宗」,据《长编》卷一八三改。;皇佑五年,诏南郊三圣并侑侑:原作「修」,据《长编》卷一八三改。。今请大庆殿设昊天上帝、皇地祇位,以太祖、太宗、真宗并侑,仍前一日飨太庙。」诏恭依。
八月十五日,内出御制恭谢乐章,下太常隶习之。
十六日,宰臣文彦博等上表请罢恭谢前一日谒太庙。表
三上,从之。诏将来特遣大臣诣宗庙摄事。
二十三日,太常礼院言,恭谢请如明堂故事,用鸾驾仪仗。从之。
二十八日,诏太常恭谢日用旧乐恭:原作「恭恭」,据《长编》卷一八三删。。
九月一日,合门言:「将来行恭谢,出入文德殿,依旧例并契勘。」从之。
七日,诏:「将来恭谢,九(月)[日]、十日内殿致斋,十一日文德殿宿斋。其陪臣内殿崇班以上自九日宿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