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24-宋会要辑稿-清-徐松-第542页

尚飨!」
嘉定
八年六月七日,以飞蝗入临安府界,诏差官祭告酺神。同日,诏令两浙、淮东西路转运司行下所部州县,如有飞蝗去处,并仰守臣差官祭告酺神,精加祈祷,不得徒为文具。
八月十四日,都省言:「飞蝗所至去处,合行祭告酺神。」诏令诸路转运、提举司各行下所部州军,如有飞蝗去处,并仰守令躬亲祭告,精加祈祷,毋为文具。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一九 祀诸星
宋会要辑稿 礼一九
祀诸星
政和三年,议礼局上《五礼新仪》: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坛各广二十五步。风师、雨师、雷师坛高三尺,四出陛,并一壝,二十五步。风师坛广二十三步,雨师、雷师坛广十五步。又言:「本朝都城坛壝之制,风师在城之西,雨师在城之北,雷师从雨师之位,为二坛,同壝。州县风师在社之东,雨师在雷师之西,非所谓各依其方,类求神者,请仿都城方位之制,仍以雷师从雨师之位,为二坛同壝。」从之。
国朝承唐制,祀九宫贵神东郊,用大祠礼。真宗咸平四年三月二十四日,直秘阁杜镐上言:「按《史记 封禅书》云:天神贵者曰太乙,太一之佐曰五帝。今礼以五帝为大祠,太一为中祠。况九宫所主,风雨霜雪、雷雹疾疫之事。唐玄宗天宝中,述九宫贵神次昊天上帝,类于天地神祇。至武宗会昌中,升次昊天上帝次。望复为大祀,用协旧章。」诏史馆、礼院详定以闻。翰林学士承旨宋白等议曰:「伏以太一,天之贵神,五帝实太一之佐。今五帝常为大祀,太一止在中祀,考于礼文,是为倒置。况会昌中仆射王起、博士卢就讨论详定,颇为酌中。今请如镐议,复为大祀。其御书祀版,礼同社稷,增设坛两壝,玉用两
圭有邸,藉以槁秸,加茵褥,如币色。五郊大祀,公卿升降各有阶陛,坛四阶之外,西南又为一陛,曰坤道人门。今请行事升降,仍旧由此。」并从之。
八月七日,诏以九宫贵神坛壝不合礼制,及与坟冢相接,遣使迁移修展。太常礼院上言:「大坛上面元无尺丈阔狭,今请第一成东西南北各一百二十尺,高三尺;再成东西南北各一百尺,高三尺。坛上安小坛九,每坛纵广八尺,各相去一丈六尺,取容陈列祭器,及公卿酌奠。」奏可,仍遣官以香币酒果致告。
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十三日,以东封泰山,详定所上言:「先准 ,九宫贵神升(焉)[为]大祀。今参详,如在本坛,即为大祀;如当郊祭,元无此神。况位座不全,珪玉虚设,其于封祀坛不合用玉。望令三省官集议。」诏吏部尚书张齐贤集两省、给事、舍人以上同议定以闻。封祀坛准圆丘,从祀惟有太一、摄提、轩辕、招摇、咸池、(太)[天]一等位,是时颇疑神名或殊。
八月四日,诏曰:「九宫之神,所职(犹)[尤]重,实财成于元化,用阴骘于下民。始于唐朝,乃崇祀典,尝乘舆而亲飨,载方册之旧闻。爰自近年,复举明制,益其牢币,升为大祠。今礼属建封,义资咸秩。惟介丘之从祭丘:原作「亡」,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五改。,在刊位以无文。所宜俯迩岱宗,别兴坛墠,聿荐苾芬之奠,式伸寅奉之诚。将来封祀,宜别择地,建坛致飨,依大祠礼例施行。」初,帝谓宰臣王旦等曰:「九宫贵神,虽令详定,仍在有司议改更,复有未便。且前代曾行
躬祀之礼,复又已升大祠,如何参酌,得合典礼 」旦言:「臣等商量,封禅之礼不同常祀,欲于泰山下别建九宫坛,可否更系圣裁。」帝曰:「朕意亦然,勿更定议,便当依此施行。」故有是诏。
五日,详定所言:「九宫贵神坛请于泰山下行宫之东,量地之宜建置。准《郊祀录》,坛二成、三尺、四阶,其上依位置小坛九所,皆高一尺五寸,纵广八尺,又西南为一阶,曰坤道人门,即不载坛都大纵广尺丈。今京城坛再成,今请置坛二成,每成一尺,上成每面各长三丈二尺,坛东西南北各出一阶,西南坤道又为一阶,各阔五丈。上置小坛九位,各高一尺五寸,每面各长八尺,每小坛相去各八尺,四隅各留五尺。坛下四面仍为两壝,各二十五步。准礼例,择日筑坛。兴工日委泰山制置使备酒脯,差官告本处后土。」从之,仍诏牲用太牢。
九月八日,有司言:「九宫贵神,南郊从祭,位座不全。自景德二年少府设以玉九段,置从祀之位。欲望自今非别祭者并不用玉。」从之。自后亲祀南郊,皆遣官就本坛别祭。
三年十一月,以将祀汾阴,遣资政殿大学士向敏中祀九宫贵神。时已命敏中饯契丹使于班荆馆,御笔记其事,以示宰臣。王旦言:「祀为大事,不可改。」帝然之,乃令枢密院改命官饯送。
六年九月十六日,礼仪院言:「九宫贵神已与恭谢天地同日祭于本坛。又准礼例,仲春祀九宫,缘祭不欲数,请罢常祀。」从之。
九年七月二十一
日,诏以蝗灾,遣官于二十五日祀九宫贵神。王旦曰:「九宫贵神是大祀,前七日当受誓戒。若以二十五日祀,则于礼不备。」帝曰:「可择日依典礼施行。」
仁宗景佑二年四月七日,翰林学士承旨章得象等〔言〕:「奉诏详定司天监役人车训奏,祀九宫贵神无逐年转移宫位之法,乞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