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33-隋书-唐-魏征-第223页

校令李登撰。
  《韵集》十卷
  《韵集》六卷晋安复令吕静撰。
  《四声韵林》二十八卷张谅撰。
  《韵集》八卷段弘撰。
  《群玉典韵》五卷梁有《文章音韵》二卷,王该撰;又《五音韵》五卷。亡。
  《韵略》一卷阳休之撰。
  《修续音韵诀疑》十四卷李概撰。
  《纂韵钞》十卷
  《四声指归》一卷刘善经撰。
  《四声》一卷梁太子少傅沈约撰。
  《四声韵略》十三卷夏侯咏撰。
  《音谱》四卷李概撰。
  《韵英》三卷释静洪撰。
  《通俗文》一卷服虔撰。
  《训俗文字略》一卷后齐黄门郎颜之推撰。
  《证俗音字略》六卷梁有《诂幼》二卷,颜延之撰;《广诂幼》一卷,宋给事中荀楷撰。亡。
  《文字音》七卷晋荡昌长王延撰。梁有《纂文》三卷,亡。
  《翻真语》一卷王延撰。
  《真言鉴诫》一卷
  《字书音同异》一卷
  《叙同音义》三卷
  《河洛语音》一卷王长孙撰。
  《国语》十五卷
  《国语》十卷
  《鲜卑语》五卷
  《国语物名》四卷后魏侯伏侯可悉陵撰。
  《国语真歌》十卷
  《国语杂物名》三卷侯伏侯可悉陵撰。
  《国语十八传》一卷
  《国语御歌》十一卷
  《鲜卑语》十卷
  《国语号令》四卷
  《国语杂文》十五卷
  《鲜卑号令》一卷周武帝撰。
  《杂号令》一卷
  《古文官书》一卷后汉议郎卫敬仲撰。
  《古今奇字》一卷郭显卿撰。
  《六文书》一卷
  《四体书势》一卷晋长水校尉卫恆撰。
  《杂体书》九卷释正度撰。
  《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
  《古今篆隶杂字体》一卷萧子政撰。
  《古今文等书》一卷
  《篆隶杂体书》二卷
  《文字图》二卷
  《古今字图杂录》一卷秘书学士曹宪撰。
  《婆罗门书》一卷梁有《扶南胡书》一卷。
  《外国书》四卷
  《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
  《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梁有三卷。
  《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梁有《今字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
  《一字石经鲁诗》六卷梁有《毛诗》二卷,亡。
  《一字石经仪礼》九卷
  《一字石经春秋》一卷梁有一卷。
  《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
  《一字石经论语》一卷梁有二卷。
  《一字石经典论》一卷
  《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梁有十三卷。
  《三字石经尚书》五卷
  《三字石经春秋》三卷梁有十二卷。
  右一百八部,四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一百三十五部,五百六十九卷。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谓书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说者以为书之所起,起自黄帝苍颉。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故有象形、谐声、会意、转注、假借、处事六义之别。古者童子示而不诳,六年教之数与方名。十岁入小学,学书计。二十而冠,始习先王之道,故能成其德而任事。然自苍颉讫于汉初,书经五变:一曰古文,即苍颉所作。二曰大篆,周宣王时史籀所作。三曰小篆,秦时李斯所作。四曰隶书,程邈所作。五曰草书,汉初作。秦世既废古文,始用八体,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隶书。汉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并藁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余种之势,皆出于上六书,因事生变也。魏世又有八分书,其字义训读,有《史籀篇》、《苍颉篇》、《三苍》、《埤苍》、《广苍》等诸篇章,训诂、《说文》《字林》、音义、声韵、体势等诸书。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能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与八体六文之义殊别,今取以附体势之下。又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经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今取以附音韵之末。又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鄴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鄴者,不盈太半。至隋开皇六年,又自鄴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
  凡六艺经纬六百二十七部,五千三百七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九百五十部,七千二百九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