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于此。有陷泉,国言曰落孛鲁。有合袅追古思阿不漠合沙地。户六万七千九百七。县五、堡三十七:大定间二十四,后增。
临潢倚。有金粟河。
长泰有立列只山,其北千余里有龙驹河,国言曰喝必剌。有撒里葛睹地。
卢川承安二年以黑河铺升,隶全州,后复来属。有潢河。
宁塞泰和元年五月置。有滑河。
长宁辽永州永昌军县故名,太祖天辅七年尝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庆州,下,玄宁军刺史。境内有辽祖州,天会八年改为奉州,皇统三年废,辽太祖祖陵在焉。境内有辽怀州,旧置奉陵军,天会八年更为奉德军,皇统三年废,辽太宗、穆宗怀陵在焉。北山有这圣宗、兴宗、道宗庆陵。城中有辽行宫,比他州为富庶,辽时刺此郡者非耶律、萧氏不与,辽国宝货多聚藏于此。北至界二十里,南至卢川二百二十,西至桓州九百,东至临潢一百六十。户二千七。县一:旧有孝安县,天会八年改为庆民县,皇统三年废。
朔平有榷场务。
兴州,宁朔军节度使。本辽北安州兴化军,皇统三年降军置兴化县,承安五年升为兴州,置节度,军名宁朔,改利民寨为利民县,拨梅坚河徒门必罕、宁江、速马剌三猛安隶焉。贞祐二年四月侨置于密云县。户一万五千九百七十。县二:又有利民县,承安五年以利民寨升,泰和四年废。
兴化倚。辽旧县,皇统三年降兴化军置,隶大定府,承安五千建兴州于县,为倚郭。旧有白檀镇。
宜兴本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升为县来属。
泰州,德昌军节度使。辽时本契丹二十部族牧地,海陵正隆间,置德昌军,隶上京,大定二十五年罢之。承安三年复置于长春县,以旧泰州为金安县,隶焉。北至边四百里,南至懿州八百里,不至肇州三百五十里。户三千五百四。县一、旧有金安县,承安三年置,寻废。堡十九:
长春辽长春州韶阳军,天德二年降为县,隶肇州,承安三年来属。有挞鲁古河、鸭子河。有别里不泉。
边堡,大定二十一年三月,世宗以东北如讨司十九堡在泰州之境,及临潢路旧设二十四堡障参差不齐,遣大理司直蒲察张家奴等往视其处置。于是东北自达里带石堡子至鹤五河地分,临潢路自鹤五河堡子至撒里乃,皆取直列置堡戍。评事移剌每言:“东北及临潢所置,土脊樵绝,当令所徙之民姑逐水草以居,分遣丁壮营毕,开壕堑以备边。”上令无水草地官为建屋,及临潢路诸堡皆以放良人戍守。省议:“临潢路二十四堡,堡置户三十,共为七百二十,若营建毕,官给一岁之食。”上以年饥权寝,姑令开壕为备。四月,遣吏部郎中奚胡失海经画壕堑,旋为沙雪堙塞,不足为御。乃言:“可筑二百五十堡,堡日用工三百,计一月可毕,粮亦足备,可为边防久计,泰州九堡、临潢五堡之地斥卤,官可为屋外,自撒里乃以西十九堡,旧戍军舍少,可令大盐泺官木三万余,与直东堡近岭求木,每家官为构室一椽以处之。”
西京路,府二,领节镇七,刺郡八,县三十九,镇九。大定五年建宫室,名其殿曰保安,其门南曰奉天,东曰宣仁,西曰阜成。天会三年建太祖原庙。
大同府,中,西京留守司。晋云州大同军节度,辽重熙十三年,升为西京,府名大同,金因之。皇统元年,以燕京路隶尚书省,西京及山后诸部族隶元帅府。旧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置本路都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司及中都西京路提刑司。贡玛瑙环子、玛瑙数珠。产白驼、安息香、松明、松脂、黄连、百药煎、芥子煎、盐、捞盐、石绿、绿矾、铁、甘草、枸杞、碾玉砂、地蕈。户九万八千四百四十四。县七、镇三:
大同倚。辽析云中置,金因之。有牛皮关、武周山、方山、奚望山、盛乐城、御河、斗鸡台、平城外郭盐场、如浑水、桑乾河、纥真山。有辽帝后像。在华严寺。镇一奉义。
云中晋旧县名。
宣宁辽德州昭圣军宣德县,大定八年更名。有官山、弥陀山、石绿山、产碾玉砂。镇一窟龙城。
怀安晋故县名。
天成辽析云中置。
白登本名长清,大定七年更。有白登台、采掠山。
怀仁辽析云中置,贞祐二年五月升为云州。有黄花岭、锦屏山、清凉山、金龙山、早起城、日中城。镇一安七疃。
丰州,下,天德军节度使。辽尝更军名应天,寻复,金因之。皇统九年升为天德总管府,置西南路招讨司,以天德尹兼领之。大定元年降为天德军节度使,兼丰州管内观察使,以元管部族直撒、军马公事,并隶西南路诏讨司产不灰木、地蕈。户二万二千六百八十三。县一、镇一:
富民晋旧名。有黑山、神山。镇一振武。
弘州,下,刺史。辽名军曰博宁,本襄阴村,统和中建。国初置保宁军,后废军。产玛瑙。户二万二千二。县二、镇二:
襄阴倚。本名永宁,大定七年改。
顺圣本安塞军故地,辽应历中置,金因之。镇二阳门,贞祐二年七月升为县。大罗。
净州,下,刺史。大定十八年以天山县升,为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