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四十二万二千七百九十。去京师一千四百四十里,至东都五百三十里。
  白马 郭下。汉县。卫南 隋楚丘县。后以曹有楚丘,乃改为卫南县,治古楚丘城。仪凤元年,移治西北滨河之新城。永昌元年,又移于楚丘之城南
  韦城 隋分白马县置于古城韦氏之国城
  匡城 汉长垣县,隋改为匡城
  胙城 汉南燕县,隋改为胙城,隶滑州
  酸枣 汉县
  灵昌 隋分酸枣县置。灵昌者,河津之名。
  陈州上,隋淮阳郡。武德元年,讨平房宪伯,改为陈州,领宛丘、箕城、扶乐、太康、新平五县。贞观元年,废扶乐、箕城、新平三县,复以沈州之项城、溵水二县来属。长寿元年,置武城县。证圣元年,置光武县。天宝元年,改陈州为淮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陈州。旧领县四,户六千三百六十七,口三万九百六十一。天宝领县六,户六万六千四百四十二,口四十万二千四百八十六。在京师一千五百二十里,至东都七百一十七里。
  宛丘 郭下。隋县
  太康 汉阳夏县,隋改太康,以县东有太康城
  项城 隋旧。武德四年,于此置沈州,领项城、颍东、鲖阳、南顿、溵水五县。贞观元年,废沈州,以县属陈州
  溵水 汉汝阳县。改为溵水。建中二年,隶溵州。兴元元年,废溵州,县隶陈州
  南顿 隋县。武德六年,省入项城。证圣元年,割项城置光武县,以县有光武庙故也。景云元年,改为南顿,复古名也
  西华 汉县。武德元年,改为箕城县。贞观元年,省入宛丘。长寿元年,割宛丘置武城县,以县本楚武王所筑故也。神龙元年,复为箕城。景云元年,改为西华,复古名也。
  亳州望 隋谯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亳州,领谯、城父、谷阳、鹿邑、酂五县。五年,置总管府,管谯、亳、宋、北荆、颍、沈六州。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罢都督府,亳州不改。十七年,废谯州,以临涣、永城、山桑三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谯郡。乾元元年,复为亳州也。旧领县八,户五千七百九十,口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七。天宝,户八万八千九百六十,口六十七万五千一百二十一。至京师一千七百里,至东都八百九十八里。
  谯 郭下。贞观十七年,自古谯城移入州城置
  酂 汉县。隋属沛郡。武德四年,改属亳州。开元二十六年,移于汴城垣阳驿置
  城父 隋旧
  鹿邑 隋旧
  真源 汉苦县。隋为谷阳。乾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复为真源。有老子祠
  临涣 隋置谯州,领县四。贞观十七年省,以临涣、永城、山桑属亳州,蕲县属徐州。县本治铚城,十七年移治所于废谯州。元和九年,割属宿州
  永城 隋县,属谯州。贞观十七年废,属亳州。旧治于马浦城东北三里。武德五年,移置于马浦城
  蒙城 隋山桑县,属谯州。州废,隶亳州。天宝元年,改为蒙城。
  颍州中 汉汝南郡。隋为汝阴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于汝阴县西北十里置信州,领汝阴、清丘、永安、高唐、永东等六县。六年,改为颍州,移于今治,省高唐、永乐、永安三县。贞观元年,省清丘县。八年,又以废涡州之下蔡县来NP。天宝元年,改为汝阴郡。乾元元年,复为颍州。长庆二年,以颍州隶滑郑节度使。旧领县三,户二千九百五,口一万四千一百八十五。天宝领县四,户三万七百七,口二十万二千八百九十。至京师一千八百二十里,至东都九百六十里。
  汝阴 郭下。汉县
  颍上 隋置治所于古郑城。武德四年,移于今治
  下蔡 隋旧。武德四年,于县置涡州,下蔡隶之。八年,州废,县属颍州也
  沈丘 古曰寝丘,至隋不改。神龙二年,改为沈丘。
  宋州望 隋之梁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宋州,领宋城、宁陵、柘城、谷熟、下邑、砀山、虞城七县。其年,以虞城属东虞州。五年,废东虞州,仍以虞城来属。贞观元年,废杞州,以襄邑县来属,仍省柘城县。十七年,以废戴州之单父、楚丘来属。永淳元年,又置柘城县。天宝元年,改宋州为睢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宋州。旧领县七,户一万一千三百三,口六万一千七百二十。天宝领县十,户一十二万四千二百六十八,口八十九万七千四十一。去京师一千五百四十里,至东都七百八十里。
  宋城 郭下。治古睢阳城。汉睢阳县,隋改为宋城
  襄邑 隋置。武德二年,属杞州。贞观元年,属宋州
  宁陵 汉县,久废。隋特置。贞观元年,并柘城县入
  虞城 隋分下邑县置。武德四年,属宋州。其年,于县置东虞州。五年,州废,县属宋州。
  砀山 旧安阳县,隋改为砀山,属宋州
  下邑 汉县
  谷熟 汉县。武德二年,于县置南谷州。四年,州废,县属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