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每石六十两,江南三省每石四十两,实授茶盐流官,让封父母者听。

  陕西省:一千五百石之上,从七品。千石之上,正八品。五百石之上,从八品。三百石之上,正九品。二百石之上,从九品。一百石之上,上等钱谷官。八十石,中等。五十石,下等。三十石之上,旌门。

  河南并腹里:二千石之上,从七品。一千五百石之上,正八品。一千石之上,从八品。五百石之上,正九品。三百石之上,从九品。二百石之上,上等钱谷官。一百五十石之上,中等。一百石之上,下等。

  江南三省:一万石之上,正七品。五千石之上,从七品。三千石之上,正八品。二千石之上,从八品。一千石之上,正九品。五百石之上,从九品。三百石之上,上等钱谷官。二百百五十石之上,中等。二百石之上,下等。

  先已入粟遥授虚名,今再入粟者,验其粮数,照依资品实授茶盐流官。

  陕西:一千石之上,从七品。六百六十石之上,正八品。三百三十石之上,从八品。二百石之上,正九品。一百三十石之上,从九品。

  河南并腹里:一千三百三十石之上,从七品。一千石之上,正八品。六百六十石之上,从八品。三百三十石之上,正九品。二百石之上,从九品。

  江南三省:六千六百六十石之上,正七品。三千三百三十石之上,从七品。二千石之上,正八品。一千三百三十石之上,从九品。

  先已入粟实授茶盐等官,今再入粟者,验其粮数加等升除。

  陕西:七百五十石之上、五百石之上、二百五十石之上、一百五十石之上、一百石之上。河南并腹里:一千石之上、七百五十石之上、五百石之上、二百五十石之上。

  僧道入粟:三百石之上,赐六字师号,敕省给之。二百石之上,四字师号,一百石之上,二字师号,礼部给之。

  四川省富民入粟赴江陵者,依河南补官例。

  至顺元年罢之;至正五年复入补官之令,以备赈济。后盗起,国用不足,十五年,榜行各路,命有司招徕,并遣兵部员外郎刘谦赉空名告身,至江南募民补官即任,以州县自五品至七品入粟有差。然百姓无一应者,松江知府崔思诚集属县豪右大姓列庭下,不问有粟与事,辄施考掠,副使就官。惟平江达鲁花赤六十不为使者威力所怵,极争其不可云。

  元之京仓,属京畿漕运司者:曰相应仓,中统二年建;曰千斯仓,曰通济仓,曰万斯北仓,并中统二年建;曰永济仓,曰丰实仓,曰广贮仓,并至元四年建;曰永年仓,曰丰闰仓,并至元十六年建;曰万斯南仓,曰既盈仓,曰既积仓,曰盈衍仓,并至元二十六年建;曰大积仓,至元二十八年建;曰广衍仓,至元二十九年建;曰屡丰仓,皇庆二年建;曰大有仓,曰广贮仓,曰广济仓,曰丰穰仓,并皇庆二年建。

  通州诸仓:曰乃积仓,曰及秭仓,曰富衍仓,曰庆丰仓,曰延望仓,曰足食仓,曰广储仓,曰乐岁仓,曰盈止仓,曰富有仓,曰南狄仓,曰德仁仓,曰林舍仓。太宗五年,诏:沿河以南州府达鲁花赤等官,各于濒岸置立河仓,差官收纳每岁税石,依限次运赴通州限立仓处,其差人取。辛卯、壬辰二年,原科每岁一石,添带一石,并附余者,拨燕京。命陈家奴田芝等用意催督。其通州北起仓,仰达鲁花赤、管民官速修及拨守仓夫役。至元九年,中书工部奉省札:通仓、广盈两仓损坏者,勒监造官以己赀修补,若二年之外损坏者,官为修理。

  河西务诸仓,属都漕运使者:曰大盈仓,曰充溢仓,曰崇墉仓,曰广盈北仓,曰广盈南仓,曰永备北仓,曰永备南仓,曰丰备仓,曰恒足仓,曰既备仓,曰足用仓,曰大京仓,曰丰积仓,曰大稔仓。至元二十四年,修河西务仓。三十年,平章政事不忽木奏:“阿西务、通州仓储粮最多,俱在旷野东城红门内,近新河有隙地,复迁红门稍入五十余步,广其基址,数年间尽建仓屋,移贮河西务、通州粮甚便。”帝韪之,敕曰:“不必再虑,尽力为之可也。”

  上都诸仓:曰体源仓,曰广济仓,曰云州仓。

  宣德府仓:曰如京仓,曰御河仓。至元三年,省臣奏:“御河旁近,每岁露积粮多损。臣等议:今岁于沿仓筑仓贮米。“从之。

  纳兰不剌仓。至元二十六年,丞相桑哥、平章阿鲁浑撒里等奏:“纳兰不剌建仓,宁夏府粮船顺流而下,易于交卸。忙安仓粮虽是溯流,亦得其便。迤北孔居烈里、火阿塞塔儿海里、镇海等处各军屯及和林运粮俱近。”进呈仓图,从之。

  塔塔里仓。至治元年,河东宣慰司委官朔州知州答里牙赤言:“塔塔里诸屯田相视拟议各项事理,计禀中书省,移枢密院,逐开于后:一,纳怜平远仓距黄河口十里,上年屯军所收子粒,见贮本仓。如蒙大同路委官,与东胜、云内二州正官,于年消钱雇夫买物修之,拨付万户府贮粮,较之移坼忙安仓所费,省十之九,公私俱便。一,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