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望。
济源,望。
温,望。
汜水,上。熙宁五年,省入河阴。元丰二年复置。大中祥符四年,改武牢关曰行庆。
河阴,中。
王屋。中。熙宁五年,自河南来隶。
蔡州,紧,汝南郡,淮康军节度。崇宁户九万八千五百二,口十八万五千一十三。贡绫。县十:汝阳,上。
上蔡,上。
新蔡,中。
褒信,中。
遂平,中。
新息,中。
确山,中。隋朗山县。大中祥符五年改。
真阳,中。
西平,中。
平舆。中。
淮宁府,辅,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本陈州。政和三年,改辅为上。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三万二千九十四,口一十五万九千六百一十七。贡、绢。县五:宛丘,紧。
项城,上。
商水,中。
西华,中。南顿。中。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元祐元年复。
顺昌府,上,汝阴郡,旧防御,后为团练。开宝六年,复为防御。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旧颍州,政和六年,改为府。崇宁户七万八千一百七十四,口一十六万六百二十八。贡、絁、绵。县四:汝阴,望。开宝六年,移治于州城东南十里。
泰和,望。
颍上,紧。
沈丘。紧。
汝州,辅,临汝郡,陆海军节度。本防御州。政和四年,赐军额。崇宁户四万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一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五。贡絁、绢。县五:梁,中。
襄城,紧。
叶,上。
鲁山,中
宝丰。中。旧名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鲁山。元祐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废钟山县。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信阳军。崇宁户九千九百五十四,口二万五十,贡纟宁布。县二:信阳,中下。
罗山。中下。开宝九年废,雍熙二年复置。
京西南、北路,本京西路,盖《禹贡》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而豫州之壤为多,当井、柳、星、张、角、亢、氐之分。东暨汝、颍,西被陕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丝、枲、漆、纩之所出。而洛邑为天地之中,民性安舒,而多衣冠旧族。然土地褊薄,迫于营养。盟津、荥阳、滑台、宛丘、汝阴、颍川、临汝在二京之交,其俗颇同。唐、邓、汝、蔡率多旷田,盖自唐季之乱,土著者寡。太宗迁晋、云、朔之民于京、洛、郑、汝之地,垦田颇广,民多致富,亦由俭啬而然乎!襄阳为汴南巨镇,淮安、随、枣阳、西城、武当、上庸、东梁、信阳,其习俗近荆楚。
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河北路河东路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三:大名,开德,河间。州十一:沧,冀,博,棣,莫,雄,霸,德,滨,恩,清。军五:德清,保顺,永静,信安,保定。县五十七。
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抚使,统北京、澶怀卫德博滨棣、通利保顺军。熙宁以来并因之,六年,分属河北东路。崇宁户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万八千九百七十六。贡花、绵、平、紫草。县十二:元城,赤。熙宁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焉。
莘,畿。
大名,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三年复。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
内黄,畿。
成安,畿。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
魏,次畿。
馆陶,畿。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入焉,寻复旧。
临清,次畿。
夏津,畿。
清平,畿。宋初,自博州来隶。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
冠氏,畿
宗城。畿。熙宁五年,省临清县为镇入焉。当年复旧,寻以永济隶临清。熙宁六年,又省经城县为镇入焉。
开德府,上,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府。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崇宁户三万一千八百七十八,口八万二千八百二十六。贡莨莠席、南粉。县七:濮阳,中。
观城,望。皇祐元年,省入濮阳、顿丘。四年,复置。
临河,紧。
清丰,中。庆历四年,徙清丰县治德清军,即县置军使,隶州。熙宁六年,省顿丘县入清丰。
卫南,中。
朝城,畿。旧隶大名府,崇宁四年,与南乐来隶。
南乐。畿。
德清军,见上。
沧州,上,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崇宁户六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一十一万八千二百一十八。贡大绢、大柳箱。县五:清池,望。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清池。有乾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
无棣,望。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州。
盐山,紧。
乐陵,紧。熙宁二年,徙治咸平镇。
南皮。中。熙宁六年,省临津县入焉。
保顺军。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三十里。开宝三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仍棣沧州。
冀州,上,信都郡,旧团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