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尝」,北史卷四三作「常」。按「客作」连文,即受人雇佣之意。袁翻讥笑邢卲为贵人作章表有同受雇。作「尝」或「常」是,后人不解客作之意,臆改为「当」。今从三朝本。

[五] 及尒朱荣入洛京师扰乱卲与弘农杨愔避地嵩高山 诸本及北史卷四三「荣」作「兆」,册府卷九四九一一一七○页作「荣」。按北史卷四八尒朱荣传称永安三年五三○八月荣被杀前,扬言赴洛阳,「京师人怀忧惧,中书舍人邢子才之徒已避之东出」。又本书卷三四杨愔传补也□愔与邢卲隐居嵩山事于尒朱荣被杀前。知作「兆」误,今据册府改。

[六] 给御食 诸本「御食」作「御史」,南本、局本作「御食」。按「给御史」不易解释。通志卷一五五也作「食」,本书卷三一王晞传称「朝晡给与御食」,知作「御食」是。今从南本。

[七] 后杨愔与魏收及卲请置学 南、北、汲、殿、局五本「请置学」下有「及修立明堂」五字,三朝本、百衲本及北史卷四三无。又北史「魏收」作「魏元□」。钱氏考异卷三九北史邢卲条云:「按史□此事于太昌北魏孝武帝年号五三二之后,元叉死已久,北齐书以为魏收者为近之。然考之魏书李崇传卷六六,此奏实出于崇,与杨愔、魏收、邢卲诸人初不相涉。」按此传所云杨愔等所请乃是置学。这时元叉、李崇都已前死。明是杨愔等请置学之奏文已缺,北史误本将同卷李崇传文羼入邢卲传。以北史补北齐书此传者又沿其误。唯北史和较早的北齐书版本尚无「及修建明堂」五字,而李崇之奏,□以请修建明堂为主,令人有文不对题之感。明人校勘北齐书,为之补苴漏洞,又增此五字,可谓错上加错。今从三朝本无五字,下文自「奏曰」以下至「别议经始」共六百六十三字本非此传中语,今用括号标出,以示区别。

[八] 世室明堂显于周夏 北史卷四三、册府卷六○三七二四一页无此八字。按这是李崇奏文的开头见魏书卷六六,北史羼入邢卲传时当亦有此八字,后人校北史者见上只说杨愔等请建学,与明堂无关,故径删去。取北史补此传时,八字尚未删。

[九] 累迁太常卿 北史卷四三「累迁」下多出五百六十八字,当是补此传者删节。

[一○] 文宣幸晋阳路中频有甘露之瑞朝臣皆作甘露颂 诸本「文宣」作「世宗」,北史卷四三无此二字。册府卷五五一六六一○页、通志卷一五五作「文宣」。按通志传文即录自北史,疑北史本亦有此二字。此传亦出北史,北史例称帝谥,这里忽称世宗庙号,明是补此传者所改或所据北史已脱去,以意增。今据上文,称邢卲以太常卿兼中书监、国子祭酒。本书卷四三许惇传□惇与邢卲争大中正事,即称邢卲官为中书监,又说许惇凭附宋钦道,出卲为刺史。宋钦道得势已在高洋晚年,则邢卲为中书监也必在高洋时,可证他作甘露颂不可能在高澄世宗时。又邢卲甘露诗、甘露颂今存艺文类聚卷九八,通篇都只歌颂皇帝,不及宰辅,高澄未登帝位,也不像高澄当国时的作品。今据册府、通志改。

[一一] 养孤子恕慈爱特深至及卒人士为之伤心 张森楷云:「按北史邢臧传卷四三言子恕仕隋,卒于沂州长史,则卲不得见其卒也。」按本书卷四九马嗣明传补□他为邢卲子大宝诊脉,预知其不出一年便死,果「未期而卒」,事在高洋时。知死者是卲子大宝,而非其侄恕。「及卒」当作「及子大宝卒」,脱「子大宝」三字。

[一二] 东门吴以还所未有也 诸本无「门」字,南本依北史卷四三增。按东门吴子死不忧,见列子力命篇,令从南本。

 





第三十七卷  补列传第二十九[一]

魏收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人也。曾祖缉,祖韶。[二]父子建,字敬忠,赠仪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随树阴讽诵,积年,板□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初除太学博士。及尒朱荣于河阴滥害朝士,收亦在围中,以日晏获免。吏部尚书李神□重收才学,奏授司徒记室参军。永安三年,除北主客郎中。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试收为封禅书,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四]"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寻□典起居注,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孝武初,又诏收摄本职,文诰填积,事咸称旨。黄门郎崔□从齐神武入朝,熏灼于世,收初不诣门。□为帝登阼赦,云"朕托体孝文",收嗤其率直。正员郎李慎以告之,□深愤忌。时节闵帝殂,令收为诏。□乃宣言:收普泰世出入帏幄,一日造诏,优为词旨,然则义旗之士尽为逆人;又收父老,合解官归侍。南台将加弹劾,赖尚书辛雄为言于中尉綦□,乃解。收有贱生弟仲同,先未齿录,因此怖惧,上籍,遣还乡扶侍。孝武尝大发士卒,狩于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