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九
  邢台,中。倚郭。  钜鹿,中。  内丘,中。至元二年,并唐山县入焉,后复置唐山,与内丘并。  平乡,中。  广宗,中。宪宗五年置。中统三年以后属顺德府。至元二年,省入平乡县,后复置,隶顺德路。沙河,下。至元二年,省南和县入焉。后复置南和,与沙河并。  南河,下。  唐山。下。  任县。下。至元二年,省入邢台县,后复置。
  广平路,下。  唐洺州,又为广平郡。元太宗八年,置邢洺路总管府,以邢、磁、威隶之。宪宗二年,为洺磁路,止领磁、威二州。至元十五年,升广平路总管府。户四万一千四百四十六,口六万九千八十二。领司一、县五、州二。州领六县。
  录事司。
  县五
  永平,中。倚郭。  曲周,中。  肥乡,中。  鸡泽,下。元初并入永年,后复置。  广平。下。
  州二
  磁州,中。  唐磁州。宋为滏阳郡。金以隶彰德。元太祖十年,升为滏源军节度,隶真定路。太宗八年,隶邢洺路。宪宗二年,改邢洺路为洺磁路。至元二年,以真定之涉县及成安县并入滏阳,武安县并入邯郸,止以滏阳、邯郸二县及录事司来属。后复置涉县归真定,以滏阳、武安、邯郸、成安、录事司隶焉。至元三年,并录事司入滏阳县。至元十五年,改洺磁路为广平路总管府,磁州仍隶焉。领四县:
  滏阳,中。倚郭。  武安,中。  邯郸,下。  成安。下。
  威州,中。  旧无此州,金始置。元太宗六年,割隶邢洺路,以洺水县来属。宪宗二年,隶洺磁路,徙州治于洺水。领二县:
  洺水,中。倚郭。太宗八年,隶洺州。定宗二年,改隶威州。宪宗二年,徙威州治此。  井陉。下。威州本治此,宪宗二年,移州治于洺水县,井陉为属县。
  彰德路,下。  唐相州,又改鄴郡。石晋升彰德军。金升彰德府。元太宗四年,立彰德总帅府,领卫、辉二州。宪宗二年,割出卫、辉,以彰德为散府,属真定路。至元二年,复立彰德总管府,领怀、孟、卫、辉四州,及本府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虑五县。四年,又割出怀、孟、卫、辉,仍立总管,以林虑升为林州,复立辅岩县隶之。六年,并辅岩入安阳。户三万五千二百四十六,口八万八千二百六。领司一、县三、州一。
  录事司。
  县三
  安阳,上。至元六年,并辅岩入焉。  汤阴,中。  临漳。中。
  州一
  林州,下。  本林虑县,金升为州。元太宗七年,行县事。宪宗二年,复为州。至元二年,复为县,又并辅岩入焉。未几复为州,割辅岩入安阳,仍以州隶彰德路。
  大名路上。  唐魏州。五代南汉改大名府。金改安武军。元因旧名,为大名府路总管府。户六万八千六百三十九,口一十六万三百六十九。领司一、县五、州三。州领六县。
  录事司。
  县五
  元城,中。倚郭。至元二年,并入大名县,后复置。  大名,中。倚郭。太宗六年,立县治。宪宗二年,迁县事于府城内。至元二年,省元城来属,寻析大名、元城为二县。九年,还县治于故所。  南乐,中。  魏县,中。   清河。本恩州地,太宗七年,籍为清河县,隶大名路。
  州三
  开州,上。  唐澶州。宋升开德府。金为开州。元割开封之长垣、曹州之东明来属。领四县:
  濮阳,上。倚郭。  东明,中。太宗七年,割隶大名路。至元二年来属。 长垣,中。初隶大名路,至元二年始隶开州。  清丰。中。
  滑州,中。  唐改灵昌郡。宋改武成军。元仍为滑州。领二县:
  白马,上。为州治所。  内黄。
  浚州,下。  唐置黎州,后废。石晋置浚州。宋为通利军,又改平川军。金复为浚州。元初隶真定。至元二年,隶大名。
  怀庆路,下。  唐怀州,复改河内郡,又仍为怀州。宋升为防御。金改南怀州,又改沁南军。元初复为怀州。太宗四年,行怀孟州事。宪宗六年,世祖在潜邸,以怀孟二州为汤沐邑。七年,改怀孟路总管府。至元元年,以怀孟路隶彰德路。二年,复以怀孟自为一路。延祐六年,以仁宗潜邸改怀庆路。户三万四千九百九十三,口一十七万九百二十六。领司一、县三、州一。州领三县。
  录事司。
  县三
  河内,中。  修武,中。  武陟。中。
  州一
  孟州,下。  唐置河阳军,又升孟州。宋隶河北道。金大定中,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筑今城,徙治焉。故城谓之下孟州,新城谓之上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宪宗八年,复立上孟州,河阳、济源、王屋、温四县隶焉,设司候司。至元三年,省王屋入济源,并司候司入河阳。领三县:
  河阳,下。  济源,下。太宗六年,改济源为原州。七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三年,省王屋县入焉。  温县。
  卫辉路,下。  唐义州,又为卫州,又为汲郡。金改河平军。元中统元年,升卫辉路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