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王侯宾之,上绥山,山在安固县东三十里随之人皆得仙术。
覆船山
《十道录》曰:覆船山,尧遭洪水,维舟树下,船因覆焉。
又《益州记》云:覆船山中十五里,有七里坂,一名羊腹坂,屈曲有壁立难钪路。
牛头山
《九州记》云:牛头山,昔日葛仙翁多游於此,今为立寺,与白兽山相连。昔秦时有白兽为害,夷人射之,因刻白石於此山。今遗像尚存。
董政山
《十道记》曰:董政山,隋开皇中,县令董政封高雅之士,去官之後,民咸思其德,因指此山为董政山。
彭亡山
《十道记》曰:彭亡山,後汉将军岑彭征公孙述,於此山战死,故号曰彭亡山。
鼎鼻山
《十道记》曰:鼎鼻山,周道衰微,九鼎沦一於此山之下,其水清澄,今民犹或见其鼎耳。
灵台山
《十道记》曰:灵台山,在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汉张道陵钫嬷所。
《郡国志》曰:灵台山天柱崖下,有一桃树高五尺,皮是桃心,肉似柏,张道陵与王良、赵钍苑於此,四百余年,桃迄今不朽,小碑记之。
黄厥山
《郡国志》曰:黄厥山,有锺乳穴十九。又西岸有自然石塞,其下流水,上有一悬石似磬,惊之有声可听。
灵山
《郡国志》曰:灵山,昔有神女於此捣衣,因号捣衣山。山南绝岩,有方石明莹,谓之玉女捣练砧。又有盘龙山,以山形如盘龙也。
猿门山
《益州记》云:猿门山,在涪县之北二十五里,上多猿,其山二峰磔坚如门,故曰猿门。
金山
《益州记》曰:金山,在涪县东五十步,东临涧水,光照映川。
又李膺记云:金山长七八里,每夏潦雨有崩处,即金粟散出是也。
五妇山
《蜀记》云:梓ㄅ县有五妇山,一名五妇台。秦王遗蜀王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ㄅ,五丁蹋地大呼惊五女,并化为石。蜀王筑台,登而望之,因名为五妇台焉。
玉女山
《梁州记》云:肥城东南有玉女山,山有一石穴,中若房宇,有玉女入穴不出,穴前有修竹,下有石坛,风微动竹,拂坛如帚。
祁山
《关山图》曰:汉阳西南有祁山,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
《蜀志》云: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师攻祁山不拔,即谓此也。
又按《九州志》云:祁山上有高楼,武陟二神祠,每岁郡邑祀之。
又《周地图地记》云:其城即汉时守将所筑。
阆山
《阆山图经》曰:阆山四合於郡,故曰阆中。按《名山志》云:“阆山多仙圣游集焉。”
盘龙山
李膺《益州记》云:阆中盘龙山南,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尺,当中有户及扇,若人之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
铜梁山
左太冲《蜀都赋》云:外负铜梁于宕渠。张孟注云:铜梁,山名也。按其山有桃枝竹,西东连亘二十余里,山岭之上平整,远望诸山,而此独秀也。(山在州南九里。)
高梁山
《江源记》云:南浦郡高梁山,尾东跨江西,首剑阁,东西数千里。山岭长峻,其峰崔嵬,于蜀市望之,若长云垂天。一日行之,乃极其顶,俯视众山,泯若平原,《剑阁铭》谓“岩梁山,积石峨峨”,即述此也。
青石山
《益州记》云: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汉高帝八年,一朝密雾,石为之裂,今犹如之,自上及下,破处直若引绳焉,於是州界始判。山上有古神祠,甚灵。今名青石山。
□南山
《九州要记》云:□南郡山,山有神处石室,称黄石公。祀之必用纸一百张,笔一双,墨一丸。室内有启,必知吉凶,但不见其形。
禺同山
《九州要记》曰:禺同山,有金马碧鸡之祠。
吊鸟山
《九州要记》曰:吊鸟山,在叶检县,叶榆则□南郡废邑也。山上有鸟,千百群飞啁啾,一岁必一度大集,即凤凰死也。
卷四十五 地部十
河北诸山
大亻丕山
《隋图经》曰:大亻丕山,按《书》云“至於大亻丕”。又名青檀山,今名黎阳东山。
刘澄《山川记》云:黎,国也。《诗序》云:“黎侯寓于卫,卫以中露,泥中二邑处之。”以国名也。
又,张揖云:成皋山是大亻丕山,即谬矣。
枉人山
《隋图经》曰:枉人山,俗名上阳三山,或云,纣杀比干於此山,因得名。古凡伯国之地也。
鲋筘山。
《山海经》曰:鲋筘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四蛇卫之。鲋筘山者,盖今广阳山之别名也。
《郡国志》曰:颛顼所葬,俗名青冢山焉。
天门山
《水经注》曰:天门,注曰:谓之百家岩,下可容百家,故以为名。山有石穴,状如门,才得通人。自平地东南入,便至天井。
苏门山
《十道志》曰:苏门山,一曰苏岭,俗又名五岩山。《魏氏春秋》云:即阮籍见孙登长啸,有凤凰集,登隐之处。故号登为苏门先生。
万谷根山
《郡国志》曰:晋阳万谷根山,即羊肠坂也。
皇甫谧云:羊肠塞,在龙山西,即晋阳西北,古西河上郡关于此。隋炀帝大业四年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