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苗裔历历皆可考至于滕薛
邾郳之属虽其事见于春秋而其世次之不传者又
不可尽信尧乃舜之从高祖而舜乃妻其女鲧乃舜
五世从叔公与舜同为尧臣汤与王季同世也汤下
传十六世而为纣王季传一世而为文王二世而为
武王则是文王以十五世祖而臣事十五世孙纣武
王以十四世祖而伐十四世孙纣而代之必不然矣
此子长之论世裔所以为可疑也大抵去古既远抱
舛承讹无所取正左氏犹然况子长乎子长犹然况
班固以下乎左氏以嬴氏为伯翳之后班固又以为
伯益之后韦昭遂以为伯益即伯翳也孔颖达复以
伯益为□陶之子愚□按史记之文□陶之后封蓼
六伯翳之后封秦垂伯益之后不知所封是则伯益
伯翳□陶各为一族翳与益不得为一人而益不得
为□陶子矣
汉兴本于亭长而以为出于唐尧曹魏之兴肇于宦
官而以为出于曹叔振铎唐之祖起于陇西狄道而
以为出于老子□陶此何异郭崇韬而拜郭子仪之
墓其不贻笑于君子者几希矣传□陶为士未闻其
为大理而以理为李甚不经矣刘子元以汉为陆终
苗裔因以驳汉之非而高堂隆又以魏为舜之后其
缪尢甚舜为妫氏其苗曰田安有魏氏耶有异姓而
反同者何与韩是也成王母弟唐叔虞之后封于韩
韩既失国子孙离析江淮之音以韩为何遂从其音
以为何氏此退之所以为韩与何同姓而近也至于
以娄为刘是高祖一时之言无所经见娄者姒姓之
后安可与刘为一耶此则高祖之失也有同姓而反
异者则以其姓虽一而所祖不同以杜为氏者有出
于襄阳有出于京兆以王为氏者有出于太原有出
于河东岂可以共谱哉而李义甫不得预于李崇德
之谱乃傅致其罪杜正伦不得齿于城南诸杜乃凿
杜固渠者则天下之罪人也
总论姓氏 前人
周礼小史奠系世辨昭穆左传众仲曰天子建德因
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谥为氏因以为
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礼书曰姓非天子
不可以赐而氏非诸侯不可以命姓所以系百世之
正统氏所以别子孙之旁出族则以氏之所聚而已
然氏谓之姓故大传言系之以姓又言庶姓别于上
则氏与姓一也氏又谓之族故羽父为无骇请族隐
公命以为展氏则氏族一也盖别姓则为氏氏则有
族族无不同氏氏有不同族故八元八凯出于高阳
氏高辛氏而谓之十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商之条
氏徐氏之类谓之六族陶氏施氏之类谓之七族宋
之摰氏谓之戴族向氏谓之威族是族无不同氏也
有因德而赐姓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姜氏曰
吕氏有因土而赐姓陈舜之后妫之受姓也本因舜
之居于妫汭赐姓曰妫有因官而姓者仓氏库氏司
空司马有因邑而姓者诸氏因于宋子召食采于诸
而子孙承之易子为诸有因字之省文而易姓者于
氏出自姬姓之邘去邑而为于乔氏出自姬姓之桥
去木而为乔有声音之相近而易姓者辛本莘也辛
莘相近遂为辛氏郭本虢也郭虢相近虢遂为郭有
因见于丙殿而易姓者丙本李也李陵之裔自匈奴
归魏见于丙殿故赐姓焉有因文在手而易姓者武
氏出自周平王之少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武遂以
为氏有因语音之讹而易姓者宇文出自神农之后
以其有尝草之功自号为俟汾氏其后讹而为宇文
氏有逃自窦出而易姓者窦氏本姒姓也有仍逃出
自窦故少康氏为窦王氏之姓不一王氏出自姬姓
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时人号曰王家故曰王氏太原
王琅邪王其后也又有出自毕公高之后魏信陵君
子孙时人以其故王族号曰王家故为王氏裴氏之
姓不一裴出风姓非子之支孙封乡故为氏至
后世去邑从衣为裴此一裴也晋平公封颛帝之后
于裴中号裴君此一裴也此不可不辨
论不赐姓 前人
汉高祖尝赐娄敬诸项皆以刘氏亦可谓知天子之
职矣然而知其职而未知其义故材陋少文不如元
魏孝文之长于议论也魏孝文赐乔氏则取其高远
改源氏则取其同源后世帝者徒具英主所为意其
驾驭豪杰或出于此于是跋扈之臣与蛮酋贼渠例
皆赐以国姓谓之固结其心而不知取笑贻辱无以
示天下威重夫姓者出于天授于祖宗先圣以神明
之德奄有天下以为神明万物之主而嗣君乃屈帝
尊以下同于三者之贱此当时公卿大臣不学之过
也古之赐姓受氏不然天子之子常为显诸侯诸侯
之子常为名卿士大夫至起于□逖者又一时贤能
才智之士其言行卓卓皆可称道求之于诗则齐之
姜知其前有四岳而后有太公宋之子知其前有成
汤后有微子孟庸孟弋知为卫之世族南方之原知
为陈之名家求之春秋则施臧季孟之氏于字戴武
穆宣之氏于谥中行司马之氏于官郈御秦费之氏
于邑皆可以概见则三代之典礼与后世沿袭之误
较然甚明而魏汉以来赐姓附属籍者不如不赐之
为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