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录焉 刘氏曰使
 共姬避火而全生未足以害其贞也然而不以已
 之可以全其生之故而违天下之常义此安乎性
 命者乃能之故审乎生死之度辨乎荣辱之境知
 礼之重重于生辱之甚甚于死伯夷叔齐饿于首
 阳之下求仁得仁何以过乎左氏曰共姬女而不
 妇女待人妇义事也非也如共姬之守礼死义不
 求生以害仁亦可免矣反谓之不妇乎易曰恒其
 德贞妇人吉共姬恒之矣所谓妇也
  孟子卒
春秋哀公十有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左传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
故不称夫人不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孔子与吊适季
氏季氏不放而拜
公羊传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
同姓盖吴女也
谷梁传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其不言夫人何也
讳取同姓也
胡传孟子吴女昭公之夫人其云孟子云者讳取同
姓也礼取妻不取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厚男
女之别也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
而男女有别矣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而袒免杀
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其庶姓别于上戚单于下□
姻可以通乎缀之以姓而弗别合之以食而弗殊虽
百世而□姻不通周道然也昭公不谨于礼欲结好
强吴以去三家之权忍取同姓以混男女之别不命
于天子以弱其配不见于庙不书于策以废其常典
礼之大本丧矣其失国也宜故陈司败问昭公知礼
乎子曰知礼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
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
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
必知之书孟子卒虽曰为君隐而实亦不可R矣



蔡氏曰同姓不可书曰夫人姬氏薨故曰孟子
 卒 朱子曰讳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 何氏曰
 为同宗共祖乱人伦与禽兽无别 临川吴氏曰
 固是以同姓而不书夫人薨亦以见鲁臣不以夫
 人之礼丧之也昭公君也尚且逐出之而葬不备
 礼况其夫人乎一书卒而三义具焉 汪氏曰或
 谓旧史固书夫人孟子薨春秋不书夫人而书卒
 示天下后世娶同姓之必不可也然小君之薨必
 书夫人某氏当时既鹘突称呼曰孟子则国史必
 不可书夫人孟子薨春秋因鲁史之文而非礼之
实已见矣按传襄二十三年晋嫁女于吴则同姓
之婚非自昭公始春秋于孟子以隐辞书之所以
深责秉礼之鲁欤

 夫妇部总论三
家语
  本命解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人之命与性何谓也孔子对曰
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化于阴阳象形而发
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
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人始生而有不具者五焉
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
微煦然后有见八月生齿然后能食□而生膑然后
能行三年□合然后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后能化
阴穷反阳故阴以阳变阳穷反阴故阳以阴化是以
男子八月生齿八岁而龀二八而化女子七月生齿
七岁而龀二七而化一阳一阴奇偶相配然后道合
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公曰男子十六精通女子
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而礼男子三十而有室
女子二十而有夫也岂不晚哉孔子曰夫礼言其极
不是过也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
许嫁有适人之道于此而往则自婚矣群生闭藏乎
阴而为化育之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子穷天数
也极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桑起婚
礼而杀于此男子者任天道而长万物者也知可为
知不可为知可言知不可言知可行知不可行者是
故审其伦而明其别谓之知所以效匹夫之德也女
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
而有三从之道幼从父兄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言无
再醮之端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
外之非仪也不越境而奔丧事无擅为行无独成参
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昼不游庭夜行以火所以效
匹妇之德也孔子遂言曰女子五不取逆家子者乱
家子者世有刑人子者有恶疾子者丧父长子妇有
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
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盗窃者三不去者谓有所取
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后富贵凡此圣人
所以顺男女之际重婚姻之始也
荀子
  君道篇
请问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临而有辨请问为人
妻曰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
汉班固白虎通
  嫁娶
人道所以有嫁娶何以为性情之大莫若男女男女
之交人情之始莫若夫妇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淳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
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礼保傅记曰谨为子嫁娶必
择世有仁义者礼男娶女嫁何阴卑不得自专就阳
而成之故传曰阳倡阴和男行女随男不自专娶女
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